正比例的意义授导型教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授导型教案
学科数学授课年级 六年级学校厦格小学教师姓名:张兴禄
1、正比例的意义:
2、用字母表示真比例的关系;
3、举例;
4、判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1、学生已经具备比的有关知识;2、比的意义;3、比的本性质;4、商不变的规律。
课程标准:理解、应用、掌握。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种相关联的量;
用字母表示正
比例的意义
X、y、k表示的
量
判断两个量是
否成比例
学会准确判断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主题引入
主题图
2
我们已经学习
过比例的有关
猜一猜,高度和
水会怎样变化。
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商不变
的规律,课本
上的小朋友正
在探究体积和
高度的变化规
培养学生的交流学习能力。
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2、
3、
提出问题
主题引入
质量:2、时间
速度;3、单价
班总人数一
定,男生人数
和女生人数;6
圆的周长和直
数量;4、六
径。
定,路程和
定,总价和
注重知识的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
要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多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4、
2、理解两种量的变化;
3掌握两种量的变化规律;
5、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体验两种量的变化规律;
2、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3、通过交流学,总结正比例的意义;
4、应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会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养成学会分析数据的思维品质。
10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明白
学习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会根
题进行解决
导,和学生
起解决问题。
1、是两种相关
联的量;2、高
解决上述问
作业练习
10
11
度随体积的变
化而变化;
它们的比值一
定。
判断下列各题
中的两个量是
否成正比例:
1、水的体积和
交流。
提问,归纳总
结。
独立练习,教师
指导。
据问题进行解决。
重点:1、正比例的意义;
2、用字母表示正比例的关系;
2、用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比值一定;
3、用实例说明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4、用数据代入的方法,理解字母表示正比例;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
施
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解决措施:用举例的方法,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1、
主题图引入;
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
交流学习;
律。教师用教
具演示体积和
高的变化。
正比例的有
2、提出问题
关问题
1、水的体积和
咼度有关系?
2水的体积怎
样随高度变化
的?3水的体
积和高度变化
有什么规
律?4、怎样用
字母表示正比
例的意义。
3、根据问题进
根基上述问
教师巡视指
记住问题,开始
自主学习。
自主练习,同桌
行自主学习,交
流学习。
4、归纳总结。
5、巩固提高。
总结归纳;
判断练习;
巩固提高。
1、
使学生系统学习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依据的理论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辅导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正比例的意义
理解正比例的
意义
多媒体教学课件
使用投影显示 演示文稿的内 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 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了学生 的思维,使学生能以最佳的学习 状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学生通 过观察直观、生动的演示,由生 动形象的感性知识逐步过度到对 抽象法则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