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二章:我国水景旅游资源
第一节:海滨旅游资源
第二节:江河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三S景观概念、旅游价值,了解我国主要海滨旅游胜地。了解我国河流概况,掌握主要江河旅游线。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三S景观概念、长江和黄河基本状况。
教学难点: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历史与意义。
三、道教名山
(一)青城山(二)武当山
四、风景名山
(一)黄山
(二)庐山
讲授与讨论
多媒体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
1、普陀山风景五绝
2、五台山五大禅处
3、什么是佛光
4、峨眉山为什么被称为“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小结:
小结:慎重处理相关佛教知识的讲解。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7 周 第1、2 节
课次
10
授课方式
授课题目:第三节:湖泊旅游资源
第四节:涌泉与瀑布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我国湖泊概况,掌握重点旅游湖泊,了解泉的类型,熟悉在我国分布、名泉与泉城。掌握三大瀑布、着名山岳瀑布名称位置。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旅游湖泊,名泉与泉城。三大瀑布、着名山岳瀑布名称位置。
教学难点:杭州西湖的背景知识。
教学基本内容
二、岩溶地貌.
(一)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
1、成因
2、主要类型:①峰林②溶洞
(二)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
1、桂林山水
2、路南石林
3、主要溶洞.
讲授为主,
多媒体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
1、什么是岩溶地貌在我国有哪些典型分布
小结:
小结:结合图片直观教学对于掌握各种地貌特点很有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二章:我国水景旅游资源
第一节:海滨旅游资源
一、三S景观
(一)概念
(二)旅游价值分析
二、我国主要海滨旅游胜地
第二节:江河旅游资源
一、我国河流概况
(一)数量和主要水系
(二)内外流区差异
(三)南方与北方差异.
二、主要江河旅游线
(一)长江
(二)黄河
(三)京杭大运河
(四)漓江
讲授
多媒体教学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关于旅游地理学
(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1、概念
2、形成与发展
(二)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
2、主要内容
(三)旅游地理学学科性质
1、边缘性
2、应用性
讲授为主
多媒体
作业和思考题:
1、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2、《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小结:
小结:这是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入门知识,所以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作业和思考题:
1、什么是三S景观我国此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
2、我国有哪些江河旅游资源
3、长江、黄河上、中、下游特点、流经省区
4、长江、黄河游览线各有哪些重要景区
小结:
小结:水景旅游资源填图练习很重要,多使用空白图。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7 周 第3、4 节
课次
11
授课方式
实践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第 5 周 第1、2节
课次
7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三节:中国名山
一、五岳名山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五岳名山位置、特点、熟悉其主要风景名胜。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五岳名山位置、特点及其主要风景名胜。
教学难点:一些人文景观涉及的历史背景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三节:中国名山
一、五岳名山
2、谈谈山地实践的体会和收获。
小结:
小结:做导游或从事旅游业工作,没有强健的体魄和吃苦的精神是不行的,学习旅游地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也是不行的。实践课非常重要,但是课时和条件所限,只能在近处实习。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6 周 第1、2节
课次
9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二、四大佛山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评价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二、关于旅游资源
(五)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
1、概念
2、分类:①自然旅游资源,②人文旅游资源
(六)旅游资源特点
1、地域性 2、综合性 3、永续利用性 4、无可代替性
(七)旅游资源评价
1、评价标准:①美学价值②历史价值③文化价值④科学价值⑤环境容量⑥组合状况⑦开发条件⑧适应范围
方法及手段
第三节:湖泊旅游资源
一、我国湖泊概况
(一)数量、类型
(二)主要分布
二、重点旅游湖泊
(一)青海湖
(二)五大淡水湖
(三)杭州西湖
第四节:涌泉与瀑布
一、涌泉
(一)泉的类型
(二)在我国分布
(三)名泉与泉城
二、瀑布
(一)三大瀑布
(二)着名山岳瀑布
讲授
多媒体授课
作业和思考题:1、青海湖、五大淡水湖的名称和位置。
2、具体评价方法:①定性评价②定量评价
(八)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五) 旅游资源赏析
1、旅游资源美感分析
2、如何欣赏旅游资源
三、关于中国旅游地理
(一)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内容
(二)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意义
讲授
多媒体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对旅游资源应该如何进行评价
2、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意义
(一)东岳泰山
(二)西岳华山
(三)中岳嵩山
(四)南岳衡山
(五)北岳恒山
多媒体教学
讨论
讲授
作业和思考题:
1、列表对比五岳。
小结:
小结:一些名山的组合要求学生要做整体把握,要学会列表比较。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5 周 第3、4节
课次
8
授课方式
实践课
课时安排
学时
授课题目:山地的美感及其导游(以中国佛教名山和当地山地为例)
2、杭州西湖十景。
3、湖泊按成因如何分类
4、我国名泉有哪些我国温泉的主要分布地带
5、我国三大瀑布的名称、位置我国有哪些着名的山岳瀑布
小结:
小结:此部分内容重在填图,掌握空间位置。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9 周 第1、2节
课次
13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三章:气象、气候和动植物旅游资源
授课题目:水景旅游资源的美感分析及导游内涵、技巧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实践,使学生对水景旅游资源的美感有直观认识,掌握水景导游技巧。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水景旅游资源的美感
教学难点:水景导游技巧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观看水景教学风光片
二、实地考察锦州笔架山海滨
(学生利用节假日自行游览)
三、集体组织参观水上公园
五、流纹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
(二)主要景点
六、丹霞地貌
(一)成因与特点
(二)在我国的分布
七、其他地貌简介
讲授为主
多媒体教学
看风光片直观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
1、什么是熔岩地貌在我国有哪些典型分布
2、以武夷山为例,说说丹霞地貌的特点。
小结:
小结:注意各种地貌特点、成因的对比。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三、道教名山
四、风景名山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四大佛山的位置及主要名胜,熟悉道教名山的名称,掌握黄山四绝,熟悉庐山位置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四大佛山的位置及主要名胜,黄山四绝,道教名山的名称
教学难点:相关的宗教知识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二、四大佛山
(一)五台山(二)峨眉山(三)九华山(四)普陀山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1 周 第 1、2 节
课次
1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一部分:绪论
一、关于旅游地理学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旅游地理学的概念,了解形成与发展。了解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旅游地理学学科性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地理学概念
教学难点:学科性质
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
一、我国地貌特点是什么对旅游有何影响
小结:
小结:此内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中国地理基础,所以要督促学生复习中学的内容,更要强调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3 周 第 3、4 节
课次
5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二节:我国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实践要求学生领略山地的美感掌握山地导游内涵技巧。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对中国名山的直观理解,实习山地的具体了解
教学难点:掌握山地导游技巧,锻炼吃苦精神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看教学风光片《四大佛山》
二、游北普陀山或锦州南山
多媒体教学
实践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
1、列表对比四大佛山。
教学难点:流纹岩地貌、丹霞地貌成因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三、熔岩地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