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四、瀑布旅游资源
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
作业及课外训练:列举出四川主要的水资源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3周,第1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五节 我国海岸带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我国主要的海岸带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北方与南方主要的海岸带资源
难点:我国北方与南方主要的海岸带资源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7周,第1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八节 我国古代墓葬第九节我国宗教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我国古代主要的墓葬、主要宗教建筑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古代主要的墓葬、主要宗教建筑
难点:我国古代主要的墓葬、主要宗教建筑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四)、我国山地旅游资源1、体育探险登山旅游地型2、风景观赏山岳旅游地型
作业及课外训练: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2周,第2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四节中国的水资源与旅游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中国主要水资源的分布,四川水资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中国主要水资源,
难点:四川主要水资源
5、冰川
作业及课外训练: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2周,第2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六节 中国的气候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的气候类资源,掌握四川主要的气候资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四川主要的气候资源
难点:四川主要的气候资源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内容:一、我国特种工艺品资源
旅游纪念品开发的方针:纪念性、实用性、艺术性和中国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
教学内容:一、旅游开发
1、旅游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2、旅游开发的历史发展
3、旅游开发的条件
4、旅游开发的原则
5、旅游开发的类型
6、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
7、我国旅游开发
二、旅游业规划
1、规划的目的
2、规划的步骤
作业及课外训练: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2周,第1次课
编写时间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内容:一、我国的民族和民俗旅游资源
1、我国的民族
2、我国的民族和民俗旅游资源
二、我国的膳食和烹饪技艺
1、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
2、小吃城
3、饮食流派
作业及课外训练: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4周,第12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八节 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第九节 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活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
难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2、长城在旅游业中的价值及重点游览地段
三、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四、补充:茶马古道
作业及课外训练:补充:茶马古道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5周,第2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四节著名的水利工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都江堰、坎儿井、灵渠、京杭大运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都江堰、坎儿井、灵渠、京杭大运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难点: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内容:古代园林
1、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简史
2、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3、特色
4、组成要素
5、构景方法
作业及课外训练:补充:中西方园林的对比;园林的发展趋势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丝绸之路的路线
难点:丝绸之路的路线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内容:一、人文类旅游资源的特点:
1、历史性
2、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3、有力的生命力
4、活跃性
二、万里长城
1、历史上长城修筑简况
教学内容:一、我国的风景名胜区
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保护
三、《世界遗产名录》
四、自然保护区及其建立
五、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
作业及课外训练: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5周,第1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二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第一节人文类旅游资源的特点第二节万里长城第三节丝绸之路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教师姓名
所在系部管理系
授课专业景区管理专业
课程代码
总 学 时60学时
教材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2013年9月1 日
课程名称
中国旅游地理
授课专业
景区管理
年级
2013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一、葬俗与灵魂观念
●万物有灵
●丧葬礼仪
二、葬俗与旅游
三、陵墓(陵寝)的演变
四、陵园的建筑布局
五、我国宗教旅游资源
1.宗教旅游资源的内容
2、我国的宗教旅游资源可以分类
作业及课外训练:补充:唐乾陵的赏析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7周,第2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十节革命纪念地和纪念物第十一节我国古文化遗存旅游资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国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以中国特定地域为研究对象的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明确发展旅游业与我国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技能;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我国古建筑的主要特点,六大古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古建筑的主要特点,六大古都
难点:我国古建筑的主要特点,六大古都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内容:一、我国古建筑旅游资源
古建筑的特点
1、名楼伟阁
2、亭、水榭和游廊
3、古代石拱桥遗存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我国主要的革命纪念地和纪念物,了解我国的古文化遗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主要的革命纪念地和纪念物
难点:我国主要的革命纪念地和纪念物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内容:一、革命纪念地和纪念物
二、我国古文化遗存旅游资源
作业及课外训练:
章节名称
项目二中国旅游地理总论 第二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第二节中国旅游地理区位环境的评价 第三节地貌及其旅游价值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难点: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难点:都江堰、坎儿井、灵渠、京杭大运河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内容:著名的水利工程
1、京杭大运河
2、都江堰水利工程
3、灵渠
4、坎儿井
作业及课外训练: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6周,第1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五节我国古建筑旅游资源第六节我国的古城与城市旅游资源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8周,第2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十四节我国特种工艺品资源第十五节博物馆建设与旅游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主要工艺品资源,掌握四川主要的工艺品资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四川主要的工艺品资源
难点:四川主要的工艺品资源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内容:一、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旅游地理学
1、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二、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含义
2、旅游资源的类别
3、旅游资源的特点
4、旅游资源的保护
作业及课外训练:作业:
论述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多寡、种类、赋存状况,影响着这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教学内容:一、 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冬季南北温差大。
1、气温2、降水
二、气候与旅游的关系
三、大气构景及其观赏
四、我国的气候旅游资源
1、自然美景:云、雾、雨奇景; 冰、雪、雾凇奇景; 日出、日落与霞之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