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1.目的性 2.针对性 3.增强性、
4.调整性 5. 整体性 6.可接受性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2 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四、专业符号语言与计算机语言 (1)专业符号语言:唯一性、更严谨、
更精确、更清晰
(2)计算机与程序语言:机器语言,汇 编语言,高级程序语言 模糊理论应用于:自然语言之间的机 器翻译,口语和文字的机器识别,人- 机对话
四、非语言符号在教育传播中的应用
(一)教育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 教师课堂教学的非语言符号
直观形象教材的非语言符号 1.标本、模型与演示实验 2.插图、挂图与简画 3.电子教材
教育传播环境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4教育活动中的符号互动原理
四、非语言符号在教育传播中的应用
(二)教育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原则
第一节 教育传播信息 3-1-1信息概述
四、狭义信息和广义信息
狭义信息及其度量
狭义信息:信息是用来减少或消除通信者 不确定的东西。
香农的信息度量公式:
如率果分,别某为系P(统xi具) ,有并几且种可能n状P态(xxi)i
,每一状态出现的概
1
i 1
那么,某个状态所具有的信息量为: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2 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二、语言符号与意义沟通
(3)语言的失当现象
一个抽象层次上使用语言 ——死线抽象 “如果你看见了一棵树,你就看到了一
片林。” ——忽视差异 “我不会再相信别的女人了。”——忽视
差异 “报上说的都不能相信。”——非此即彼 “统计数字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第三章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学习目标
名词解释:信息、消息、信号、符 号、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
分析信息的本质与特征 阐述信息的类型与特性、来源 阐释传播符号的本质意义 分析非语言符号的特性,并能举例
说明 阐述在教育传播中的常用的语言符
号、非语言符号,及其有效运用的 方法
第一节 教育传播信息
1.语言对动态事实的描述只能是暂时的
2.语言是有限的,而事实是无限的。 爱因斯坦:“我们对任何事情知道的还不到
它的几亿分之一。”
3.语言是抽象的,而事实是具体的 在最低的抽象层次上,没有忽略细节,这是
一个物理现象的层次;第二个层次是我们可以 用感官感觉到它;第三个层次是第一个口语层 次,该层次包含了词汇的使用。一次类推,层 次越高,忽略的细节越多。
非此即彼 “这里的风景很美。”——主观倾向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2 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三、语言符号在教育传播中的运用
(1)教育传播活动中的语言符号及其作 用
教科书中的语言符号 教师语言:教学语言、教育语言、交际
语言
1.教学语言 2.提问与讨论语
3.评价语
校园广播语
(2)语言符号在教育传播中运用的原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2 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一、语言的特性
语言的社会本质 1.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传播 工具 2.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语言随社会的分化而分化,随 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2 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二、语言符号与意义沟通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1 符号概述
二、符号的本质意义
符号的发展性 1. 人们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符号,以适 应日益丰富的生产及生活实践。 2. 人们旧有的符号也在不断地被改造和 淘汰。
符号的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外延意义: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 是客观性的。 内涵意义: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 质属性的概括。是主观性的。
语言意义的经验性理论:语言会强烈 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经验,同时人们 的生活与经验也影响语言的形式。
语言意义的使用性理论:语言的生命 在于也只在于它在作为社会实践的交 流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2 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二、语言符号与意义沟通
(2)普通语义学:讨论语言与现实的关系, 语言影响我们思维的方式。
h(xi)=-log2P(xi) i=1,2,… n 因此,概率越 大,不确定性越 ,小则信息量就越 。小
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量是各个状态所具有的信息量的平均不
确定值:
n
n
h(x) P(xi)h(x) P(xi) log 2 p(xi)
i1
i1
系统紊乱无序, 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就越大,熵值就越大。
符号是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基元,表现 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1 符号概述
二、符号的本质意义
符号的指代性 指符号是指出事物,而不是事物本身, 符号与它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须联系。 一个符号在甲方脑中代表一意义,若为 乙方接受,在乙方也会代表某一意义。
符号的意义来自经验 符号的意义来自经验。 一种符号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经过历 史的积累而创造、发展与丰富的,符 号具有社会性,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 有的。 符号的意义因人而异。
(1)语义学的基本理论
语言意义的象征性理论:语言的意义不 是语言符号所固有的,而是使用这些语 言符号的人赋予它们的,只有当人们把 语言符号与特定的对象联系起来的时候 语言符号才有意义。
符号的意义
事物的意义
个人理解的意义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2 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二、语言符号与意义沟通
音乐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3 非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1.传播态度和感情 2.补充与强化语词 3.代替词语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3 非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三、非语言符号的特性
普遍性、重要性
形象性、相似性、通义性:非语言符 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 因为它是把客观事物符号化。
多维性、协同性:除了单幅图片,现 实中的非语言符号都是协同传播、同 时送出的。
即时性: 语言符号总是经过一定的思 考方才输出,非语言符号往往未经思 考就立即作出条件反射式的传播。
整体性:除非训练有素的演员,一般 人很难以非语言符号骗人。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4教育活动中的符号互动原理
第一节 教育传播信息 3-1-2 教育信息的来源与特性 三、教学信息的特性
科学性 目的性 系统性 共享性 多样性
第一节 教育传播信息 3-1-3 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机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声像信息的记录与重现 2.声像信息的远距离传送 3.事物特性的数量化显示和定量化研 究——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 4.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
三、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1 符号概述
一 、符号概述
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但表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语言、 文字和图像等就是表征信息的符号。
符号是用来代表其他事物的标记,它 承载着一定的内容(概念、意义),是 传播活动的基本要素,能脱离参加传 播活动的双方而独立存在。
第一节 教育传播信息 3-1-1信息概述
四、狭义信息和广义信息
狭义信息:信息是用来减少或消除通信 者不确定的东西。
熵是对系统的无序或不确定状态的度量。
信息量是任何一个系统确定性、组织性、 有序性、复杂性的度量 。实质上就是负 熵。
冗余:不成为信息的那部分消息。
由于噪音的存在,熵和冗余应保持平衡, 抵消噪音。(怎么处理?)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1 符号概述
三、符号的类型
语言符号
1.自然语言:口头语言(声音语 言)、书面语言 2.人工语言:专业符号语言(∑ ≌ ⊥ Fe)、计算机程序语言(IF…Else, Function)
非语言符号
1.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2.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3.其他的非语言符号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2 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CAI
CMI
第一节 教育传播信息 3-1-3 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实践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实践教学包括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社 会实践、参观活动 实践教学活动是学生直接接触客观事物 的教学环节。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教学、科研、 生产三结合。 开发实践教学资源要遵循的原则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信息符 号系统,是人们用来进行传播和思维活 动的有效工具。
一、语言的特性
语言的结构本质
1.语言是一种传播的符号系统 语音、语义、语法
2.语言符号的多层次结构:语素、音素 汉字的一般结构:音素、笔画、字、词、 句、段、章
3.语言符号的线性特点、符号关系 说话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无法几个 字一快迸出来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3 非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一、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1.动态的视觉非语言符号(动作性符 号)
身体动作:姿态、眼神、面部表情、 物件
运动画面
时间与空间:例如时间观念, 坐在一 起时保持的距离。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3 非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2.静态的视觉非语言符号(目视符号)
问题——“你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会有几种 不同的场景和结果
讨论——应如何表演出合适场景和结果
实践——各小组进行表演,充分运用非语言 符号传情达意,诠释“你是什么意思”几种 不同场景和结果
辅助性 准确性 适宜性 稳定性 情感性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5教育活动中的多符号传播系统
一、教育传播中的多符号系统的特性
二、多符号教育传播系统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