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3-1 教育传播信息
3-1-1 信息概述
一、信息的含义
“信息”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
是 指解释、陈述。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 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认识也不断 加深,对信息含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 和发展。
一、信息的含义
(一)信息是指消息、知识和 情况
1.信息是一种传播的消息 2.信息是可以被运算、加工和 处理的 3.信息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知识。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是减少或消除某种情况不 确定性的东西
在信息论上,信息被定义为是减少或消除 “不 确定性” 的内容,这是美国数学家兼通讯工程师克 劳德· 香浓在通讯理论的研究中所揭示出来的。他把 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 信息或关于该事物的确定状态。总之,只要是能减 少或消除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信息的含义
对信息与消息来说,信息是消 息的内核,消息是信息的外壳。
平时,我们常听人说:“这则消息没有
多 少信息”或者说:“这则消息包含有很丰富 的信息”。实际上,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 了信息与消息的区别与联系。
一、信息的含义
对信息与信号来说,同一个 信息既可以用这种信号表示,也 可以用别的信号表示,并且同一 种信号可用来传递各种信息。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 信号所表示的内容。
(一)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1.直接与事物接触获取信息 (1)实践 (2)实验 (3)参观 2.从信息体间接认识事物
二、教育信息的来源
(二)教育信息的主要来源
1.教师 2.客观事物 3.教学信息体
三、教育信息的特性
(一)科学性 (二)目的性 (三)系统性 (四)共享性 (五)多样性
3-1-3 教育信息资源开 发与利用
自然物信息体 机器信息体 人类信息体
信息的形态:
自然信息 机器信息 人类感知信息 人类思维信息
四、狭义信息和广义信息
(一)狭义信息及其度量
1.关于狭义信息 只考虑信息的形式,排除信 息的语义因素,继而建立数学方 法对信息进行度量,这是研究狭 义信息度量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一)狭义信息及其度量
2.狭义信息的度量
一、关于符号的定义
从传播学研究角度出发,施拉姆对 符号的界定是:符号是人类传播活动的 要素,符号代表事物,它能脱离参加传 播活动的双方而独立存在。符号是负载 或传递信息的基元,表现为有意义的代 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 表情等。
二、符号的分类
口头语言 自然语言 语言符号 书面语言 人工语言
狭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用来减少或消除 通信者不确定性的东西,因此信息就是不确 定性的减少。 不确定性是与多种结果的可能性相联系 的。在数学上,这些可以用概率来度量。信 息源产生的信息是一种随机的现象,在简单 的场合,可以用随机变量来表示,在复杂的 场合,则要用随机过程来描述。
(二)广义信息研究的前景
1.揭示了信息的普遍性 2.揭示了信息的重要性 3.揭示了信息对物质与能量的依赖性 4.揭示了信息对物质与能量的独立性 5.信息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信息的特征
(一)信息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 (二)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 (三)信息可以传输和存储 (四)信息可以提取、加工变换
三、信息的产生和形态
(一)信息的产生
一、信息的含义
(三)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规律的 表征 “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和控制 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内 容的名称。” “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 我们把信息定义为:“信息是关于事物运 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
一、信息的含义
这个定义指出的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一切运动的信息共同 构成了普通意义上的信息,它揭示出了信 息的本质。
一、信息的含义
对信息与知识来说,人们通过感知外界的事 物现象可以得到一定的信息,在经过思维的加工 处理便可以获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既不 等同于事物现象,也不等同于知识。信息与事物 现象的区别在于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因此不是 所有的事物现象都具有信息,只有使人们获得新 知的事物现象才具有信息。信息与知识也是不同 的,一般来说,从事物现象获得的信息还只是知 识的毛坯,只有经过大脑的思维、科学与系统的 加工,才能成为科学的知识。
(二)广义信息研究的前景
对信息论的研究的三个不同范畴:
(1)狭义信息论,即通信的数学理论,主要研 究狭义信息的度量方法,研究各种信源、信道的描 述和传输关系——编码定理。 (2)实用信息论,即狭义信息论方法在调制解 调、编码译码及检测理论等领域的应用。 (3)广义信息论,包括信息论的新的应用,如 模式识别、机器翻译、自学组织系统、心理学、生 物学、遗传工程学、医学、生物学、语言学、数理 语言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切与信பைடு நூலகம்问题有关的 领域。
(1)狭义信息度量的方法
用概率论作为数学工具去定量描述信息,是香农 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另一个关键。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很多千差万别的 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在一定条 件下必然发生的现象,称为必然现象;第二类是在一 定条件下必然不会发生的现象,称为不可能事件;第 三类是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 称为随机事件。随机事件具有偶然性,是不确定的。
三、符号的本质
符号牵扯到的三个问题: 一是作为“代表”的符号;
二是被代表的事物; 三是符号所蕴含的意义。
三、符号的本质
(一)符号代表事物
符号乃是一切用以在意义上替代 他物的东西。不管是语言符号还是非 语言符号,归根结底它都不是真实事 物的本身,它只是某种事物的代表。 符号并不等于事物,一种符号只 是一种事物状态和规律的代表。
符号 非语言符号
二、符号的分类
(一)语言符号 1.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在社 会成员的长期生活交际中逐渐形成的各种民 族语言。 (1)口头语言 (2)书面语言
2.人工语言
人工语言是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 人为编制的符号系统。
二、符号的分类
(二)非语言符号
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除了语言符号外, 人们还使用大量的非语言符号传递信息,用施 拉姆的话说:“传播不是全部通过言辞进的。” 非语言符号在传播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和作用,语言传播代替不了非语言传播。
学习目标
8.说明传播符号的本质意义。 9.阐释语言符号的特性。 10.阐释象征性理论、经验性理 论、使用性理论、普通语义学等语言 符号的意义理论,举例解释语言符号 的误用情况。 11.陈述教育传播中的符号体系。 12.说明教育传播中语言符号的 运用原则。
学习目标
13.说明专业符号语言与计算机语言 的产生原因。 14.说明非语言符号的类别、功能和 特性。 15.陈述教育传中常见的非语言符号。 16.阐释教育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运 用原则。 17.说明教育活动中的多符号传播系 统及其特性。 18.阐释各种多符号教学传播系统。
(三)对人类传播过程的影响
首先,广义信息的发展,将使信息的加工 处理工作实现机械化、技术化,代替了人类大 脑的部分功能,使人类不但能够从许多笨重的 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也能够从一部分脑力劳 动中逐步获得解放。 另一方面,广义信息论的发展,将使人们 对自身的器官——大脑的功能作进一步探究, 从而加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科学化过程, 使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进程中实现彻 底的变革。
(二)广义信息研究的前景
2.广义信息论的雏形
广义信息论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在信息的应用研究 领域有了重要进展。 广义信息论是应用现代数学、物理方法来研究信 息的性质,研究信息的检测、交换、存储、传递、处 理、加工和利用的一般原理及方法的科学。 广义信息论是研究广义信息的性质及其数学描述, 因而它的发展和完善,将成为一切与信息有关的学科 的基础理论,促进这些学科的综合化和科学化。
3-1-2 教育信息的 来源与特征
一、教育信息的概念
从狭义的角度考虑,教育信息主要指教育 内容,如知识、技能、观念等;从广义的角度 分析,则还包括与传递教育内容有关的其他所 有信息,如教育管理信息、评价性信息、干扰 信息等。从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范畴来看,对教 育信息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前者。
二、教育信息的来源
第3章 教育传播 信息和符号
教育传播信息
教育传播符号
学习目标
1.说明信息的含义。 2.阐释信息的特征、产生和形态。 3.阐述狭义信息的度量方法。 4.阐述狭义信息论的局限性和广义信息 论的发展前景。 5.阐释教育信息的含义、来源和特征。 6.阐述各类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 现状。 7.说明符号的定义与分类。
3-2 教育传播符号
3-2-1 符号概述
一、关于符号的定义
英语用来指称符号的词语有Sign和Symbol。 汉语中符号又称记号、指号、符码、代码等,通常指代表 事物的标记。 美国人类学家莱斯利· A· 怀特认为,“符号是事物,因为符 号可能具有各种物质形式:如物体、颜色、声音、气味、物体 运动等。” 苏联学者连尼科夫认为,“符号是物质被感知的对象(现 象、作用),它是在认识和交往过程中充当另一个对象(或一 些对象)的代表(代替者),并为获得、存储改变和传递关于 这一对象的信息而使用的。” 美国哲学家、符号学先驱皮尔士解释说,“一个符号 (Sign), 或者说象征(Representation),是某人用来从某一方面或关系 上代表某物的某种东西。”
1.信息是在物质相互作用中产生 2.相互作用的方式
物质直接作用方式;物质场的作用方式; 发射与接收方式。
3.作用的痕迹——信息
三、信息的产生和形态
(二)信息的形态
信源物 信息体 树 气候的变化
作用于
痕迹 年轮 水银柱刻度变化 感觉到冷热
木
温度计
人的皮肤
三、信息的产生和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