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充分理由律
原因
质料因,目的因,动力因,形式因
主要原因和工具原因
有效沟通的原则: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说完整句子;
不要将主观看法当作客观事实;
避免使用双重否定;
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
命题的定义:一个可以做出真假判断的语言表述。
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本体真相和逻辑真相
逻辑上定义术语的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要将定义的术语放在最相近的类别当中;
第二步,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不同的特性。
最有效的论证,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的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是什么。
一个普通命题成立要满足以下条件:
(1)他所陈述的事物是真实的;
(2)适用于整个类别
普通命题有两种形式:
全程命题和特称命题。
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
单称命题和全称命题是对立的。
逻辑推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论证。
论证的成败取决于其所包含的推理的好坏。
每个论证都是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的---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
复杂论证通常包含大量的前提,而且各前提之间往往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关系。
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做简单明了的结论。
逻辑指示词,
对于前提
有因为,既然,由于等
对于结论
有因此,所以,从而等
前提是论证的基础,正确的论证有赖于正确的前提。
所以一个正确论证的第一步,就是要确认前提的正确性。
仅仅因为某些特征适用于整体的某个部分,就声称这些特征也必然适用于整体,这是明显的谬误。
要避免以偏概全。
要对比任何两个事物,特别是庞大复杂的事物像历史事件之类,要谨记不能仅仅因为在比较时我们注意到了很多相似之处,就鲁莽地得出诸如“这两个事件很相似”之类的结论。
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相似特征的多少,起决定作用的是这些相似
特征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性质揭示了事物的本质,那么它就是重要的,它揭示了事物本身的特性。
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相似的特征的多少,而是起决定作用的是这些相似特征的重要性。
一个论证,如我们所见,有两个基本要素:前提和结论。
如果一个经济学家做出了一个预测—比如,通货膨胀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收缩—并且希望不经过任何解释,大家就可以接受他的观点。
此时,这个预测的可信度完全取决于这个专家的权威性。
因发言人的权威性而接受他的观点也不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这么做。
如果某人是某个领域的泰斗,我们都会期待他就他所从事领域的问题发表一些观点,我们相信这些观点是有益的。
但是,论证提供给我们的知识的靠性远远高于权威所能提供的。
这是因为我们领会了一个正确论证时,我们依靠自己知道了一些东西是正确的。
我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代表一个完整命题。
用一个简单例子表示,比如:“安娜是明尼苏达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主修生物学。
” A、B之间的符号“ .”代表的意思是“和",它具有
重要意义,表示A和B都是真的。
这其实是一个连锁反应,在假设其中一个为假的情况下,你不能认为另一个为真。
A.B可以作为一个论证的前提,由此可得出两个有效的结论:
A .
B A .B
所以,A 所以,B
分析:A的逆命题-A同B的逆命题-B (即安娜不是明尼苏达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或者她主修的不是生物学)都是假的,因为它们同论证的前提相矛盾。
关注到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人们常常将两者混淆,事实上它们差别很大。
首先,真实性针对命题的内容,而有效性则针对命题的结构,我们称之为论证。
其次,只要命题反映的事实是真相,它就是正确的。
但一个论证如果想成立,如前文说述,在前提正确的基础上,它的结构也必须能有效支持它的结论。
三种简单的论证形式:
联言论证;选言论证;条件论证
联言论证
联言论证的象征性表示为:A . B。
其中A和B都代表一个完整的命题。
用简单的一个例子表示,比如:“安娜是明尼苏达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主修生物学。
”
A.B之间的符号“ .”代表的意思是“和”,它具有重要意义,表示A和B都是真的。
这其实是一个连锁反应,在假设其中一个为假的情况下,你不能认为另一个为真。
A 可以作为一个论证的前提,由此可得出两个有效的结论:
A .
B A . B
所以,A 所以,B
分析:A的逆命题-A同B的逆命题-B (即安娜不是明尼苏达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或者她主修的不是生物学)都是假的,因为它们同论证的前提相矛盾。
选言论证
宣言论证的象征性表示为;AνB,其中A和B同
条件论证
条件论证是具有前瞻性的,可靠的预言来自于对过去事实的积累。
三段论推理的根据是,首先确定某一部分是属于整体的,然后得出某一部分的组成成员也是属于整体的。
任何一个论证,如果想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必须达到两个基本的要求:
一是它必须有正确的内容,二是它必须有合理的结构。
正确的内容取决于作为前提的命题真实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