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光的传播》教案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光的传播》教案

第一节光的传播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及本节内容,本节课重难点确定为“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由于光线比较抽象,本节又是光学知识的第一节,如果处理不好,可能造成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很难真正理解,不利于后续教学。

因此,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本节课在教学中首先设置了三个学生小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光在透明的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径迹,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本节课在教学中设置了多个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探索精神,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通过亲历探究过程,使学生知道射击瞄准、整队看齐、激光测距、激光准直、日晷、手影游戏、皮影戏、日食月食、无影灯、小孔成像等的原理,从而可以判断日食、月食等的成因,加深了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从本节开始,学生进入光学知识的学习。

本节课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研究对象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整队看齐、射击瞄准、日晷、手影、皮影戏、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无影灯等。

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知道光线,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有关现象。

2.学生情况分析
首先,学生接触物理的时间不长,对物理知识有兴趣,学习物理有积极性。

光在学生的认知中是一个具体而又模糊的存在,学生知道光但不知道光所具有的特性,所以学生很有兴趣去了解有关光的知识。

第三,本节课都是生活中的实例,更加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第四,本节课的实例基本上是学生平时接触过、看到过、听说过的现象,对于这些知识,学生有的了解、有的了解不深,所以学生更加急于解惑。

因此,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及知识的掌握是水到渠成的。

3.教学方式
探究式、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

4.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示;分组实验器材(半透明水盆、激光发射器、玻璃砖、油、手电筒;带薄膜的纸杯、蜡烛、火柴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了解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

(3)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兴趣。

(2)通过设计、观察实验,知道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设计实验能力以及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计、观察实验及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切身感受物理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3)通过了解小孔成像现象、日食月食现象,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问题4: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沿直线传播吗
实验4:激光穿过水后斜着穿过玻璃
大量实验表明: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我们为了表示光传播的路径,用光线来描述光的路径与方向。

2.光线:带箭头的直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引导学生知道如何用光线表示平行光;发散光,科普太阳光为什么是平行光。

师: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
和应用呢
3.光的直线传播应用
介绍:日食、月食、无影灯的原理光发生了偏折
观察并理解平
行光线、发散光
线。

举手回答:激光
准直、队列看
齐、射击瞄准、
皮影戏、手影、
日食月食
学生分析日食
月食成因
分析:无影灯
培养学生
的质疑精

知道光在
同种均匀
介质中沿
直线。

知道光
线、学会
画光线。

掌握生活
中光的直
线传播的
实例
知道影子
是因为光
的直线传
播形成
的;知道
日食月食
形成是因
为光的直
线传播
了解无影
灯原理
我国古代《墨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小孔成像现象的文字材料。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

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2)小孔成像:
分组实验:
①器材:自制带
薄膜、小孔的纸杯
②学生探讨如何做小孔成像的实验
③让学生观察窗外的景物,和看到物体像的特点。

学生分析看到的现象:在屏上观察到倒立的(缩小的、等
大的、放大的)蜡
烛火焰
像:这种在屏上观
察到的,不是真实的物体,叫作像。

能够呈现在屏上,有实际光线过来——实像。

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
小孔成像实例应用:在茂密树林中的光斑是什么形状的
A.树叶形状
B.树枝形状
C.圆形的
D.各种形状
问题:以下现象中,哪些能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A.皮影戏
B.激光准直挖隧道
C.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
D.黑板上用直尺画线
给出闪电的视频,提出问题:打雷时,学生分组实验:
探究小孔成像
的特点
学生掌握小孔
成像特点
圆形:太阳的像
学生:先打闪
电、后打雷。

培养学生
实验操作
能力、观
察能力、
探究能力
使学生掌
握小孔成
像特点及
成因
会应用小
孔成像解
释有关问

知道光的
直线传播
的应用
让学生感
受光速与
声速的大
小关系
是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见闪电
引入光速:光速非常快,光在真空中传
播速度最大——用c来表示,在真空中
的速度c=3×108 m/s,空气中的光速近
似等于这个值。

这个速度是目前我们知道的速度极限,
相当于每秒钟绕地球七圈半。

清晨的第
一缕阳光其实经过了大约8分20秒才从
太阳到达你的眼中。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 m/s,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 m/s,光
在空气中约为3×108 m/s。

光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有何区别
(1)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

(3)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思考:运动会上,如果你是一名等待起
跑信号发出的运动员,你会选择何时起
跑1.听到枪声后2.看到扳机按下后。

思考、并得出结

通过表格分析
并归纳出光速
与介质的关系
知道光速
很大;知
道不同介
质中光速
不同;知
道光的传
播不需要
介质
小结引导学生谈谈今天的收获和体会。

谈体会与收获培养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