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中的用韵

诗经中的用韵


大家好
34
• (三)雙聲疊韻構詞法 • 1、双声叠韵聯綿詞。 • 以形容詞居多:
(1)雙聲:
• 參cēn差cī、 踟chí躕chú、 栗lì烈liè、 觱bì發bo、 繽bīn紛fēn、侘chà傺chì (失意而神情恍惚的样子)、
• 突tū(定)梯tī(圆滑貌)(透)、
• 猶yóu豫yù(疑)、便pián(並)嬖bì(幫) (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
诗经的用韵
大家好
一、《詩經》的韻例
(一)幾種詩體
1古體詩
就是 “古風”。它產生最早,形式多變,沒 有規則的限制,比較自由。主要指汉魏六朝时的诗。
2舊體詩、近體詩、今體詩
萌芽与南朝齐梁时代,形成于唐朝初年的具有 严谨格律的诗体。都是指“格律詩”而言,主要分 五絕、七絕、五律、七律、排律等。
3詩餘
指“詞”而言,有長調、小令、慢、引等不同 格式,用“詞牌”作為格式的標誌。
(2)從一章所用韻數來看,可分一韻到底和換 韻兩類。
以《静女》为例:
第一章“姝”“隅”“躇”押韵,押侯韵, 是一韵到底。
第二章“孌”“管”押韵,押元部。 “炜”,是微部,“美”是脂部。 “微”“脂” 合韵,而且中间换一次韵。
大家好
13
• (3)從韻腳的距離看,可分三種:
• A.句句押韻
如《静女》二章:
大家好
25
从文学创作角度说,双声叠韵被广泛地 应用到诗文创作中去,可以使语言富有节奏 感,读起来音韵铿锵。《诗经》大量使用双 声叠韵词
从语言研究角度说,今天还可以利用双声 叠韵关系,在甲方言区具有双声叠韵关系的 字,在乙方言区未必就有这种关系。双声叠 韵要以当时当地的语音为准,判定上古字音 相同相近,自然要以上古音为准。
大家好
22
王力先秦古韵三十部
大家好
23
三、雙聲疊韻和古音通假
雙聲疊韻
1.古音:(1)古代漢語語音。 (2)專指上古(周秦兩漢)音。
2.今音:(1)現代漢語語音。 (2)專指《切韻》為代表的中古音。 (3)專指現代漢語普通話語音。
3.音類:聲母、韻母和聲調的類別。 4.音值: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實際讀法。 5.字母(1)拼音文字或注音符號的最小的書寫符號。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職部)
• 现代音 推测古音 结论
• 得 de
பைடு நூலகம்
• 服 fu e/u/? -ek
• 侧 ce
大家好
18
•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 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 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 食兮!(職部)《伐檀》
•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 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 得我直?(鼠女女,魚部)(麥德國國直, 職部)《硕鼠》
大家好
19
• 1、主要採用系聯法:
• 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詩經》韻字和 《說文解字》的諧聲偏旁,兼及先秦兩漢 韻文、重文、異文、通假、讀若、音訓等。
• 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聯《詩經》韻字,歸 納韻部。然後根據諧聲關係,擴大韻部範 圍,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韻系統, 並將漢字分別歸入各韻部。
大家好
20
• 2.研究者:
• 宋代吳棫著《韻補 》,開始探求古韻面貌。
• 明代陳第著《毛詩古音考》等書,考訂古音, 徹底廓清唐宋人以今音改讀古韻的“叶韻” 說的謬誤,提出了古今音異的觀點。
• 清代顧炎武著《音學五書》,分古韻為10部。
• 江永著有《古韻標準》,分古韻為13部
• 段玉裁著有《六書音韻表 》,分古韻為6類 17部
大家好
7
《柏舟》
•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 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歌部) 母也天只,不諒人只!(真部)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髧彼兩髦, 實維我特。之死矢靡慝。(職部) 母也天只,不諒人只!(真部)
大家好
8
伐檀
•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 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 獵,胡瞻爾庭有縣獾兮?彼君子兮,不素 餐兮!(元部)
• 2、中古的韻:《廣韻》206韻,韵腹、 韵尾相同,區別聲調,而不区别韵头。
大家好
33
• 《廣韻》的產生 :
• 北宋初年,陳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詔令 據《切韻》及唐人的增訂本對《切韻》進 行了修訂。修訂本于真宗景德四年(西元 1007年)完成,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 1008年)改名為《大宋重修廣韻》,簡稱 《廣韻》。這是第一部官修性質的韻書,是 《切韻》最重要的增訂本。
大家好
27
(一)雙聲 • 1、定义:即兩個字的聲母相同。 • 2、古代的聲母:
• 三十六字母:中国传统音韵学的概念。 表示中古聲母系統的36個代表字。唐末 守溫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益6母而 成36字母。36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時代共 同語標準音的聲母系統。
大家好
28
• 傳統的三十六字母與上古三十二聲母: (红色部分爲中古聲母)
大家好
21
• 清戴震著有《聲韻考》及《聲類表》,分古 韻為9類25部
• 孔廣森著有《 詩聲類》,分古韻為18部, • 王念孫分古韻為21部 • 江有誥也分古韻為21部。 • 章炳麟分古韻為23部,晚年又主張冬侵合為
一部,為22部 • 黃侃分古韻為28部。 • 現代學者王力,主張脂微分部,确定周代
《诗经》韵29部,战国楚辞韵30部 。
•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杜甫)
大家好
4
(三)《詩經》的格律
• 1、韻例:即關於用韻的格律:也就 是關於什麽地方用韻,什麽地方不用, 怎樣用韻的一些規則。
• 2、《詩經》的韻例 • 韵母:韵头+主要元音+韵尾 • 韵:主要元音+(韵尾)
大家好
5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之部)
大家好
2
• (二)格律要素: • 1平仄 •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句)
• 構成七言律詩的其中一個標準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2、押韻
大家好
3
• 3、對仗
• 對仗的要求,相對的兩句必須句式相 同,詞性一致,平仄根據體裁不同也 要符合各自的規律。
•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遍的形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踯躇。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大家好
11
b.另有句中韻,主要是因爲句尾是代詞 或語氣詞。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大家好
12
妻妾(清)、肯kěn綮qìng(溪)
• (2)涕tì泗sì、經營、貪婪、剛強
大家好
38
古音通假
• 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 面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 一、本有其字的假借:
• 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时写了一个 音同音的字。
• “剥”字的本义是剥开,假借为“击”,《诗 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
yī威wēi(虫名)(影) • (2)疊韻: • 崔cuī嵬wéi、芣fú苢yǐ、 • 倉cānɡ庚ɡēnɡ、蠨xiāo蛸xiāo、 • 薜bì荔lì、鎡zī基jī(農具名)
大家好
37
• 2、也有不是聯綿詞而有雙聲疊韻關 系的合成词。
• (1)玄xuán黃huánɡ(匣)、 • 說yuè懌yì(疑)、灑埽、 • 饑(見)饉(群)、親戚(清)、
大家好
26
从语音角度研究复音词的构成。判定 上古字音相同相近,对研究先秦双音词也 有要重要作用——双声叠韵和上古汉语构 词法有密切关系。
先秦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 但也有一些双音词。那时的双音词有一种 特殊的构词法,即双音词的两个字存在双 声叠韵关系。古人称双音节单纯词为联绵 字(联绵词),在联绵字中百分之九十以 上都有双声叠韵关系。
大家好
35
• (2)疊韻: • 窈yǎo窕tiǎo、虺huī隤tuí、 • 窈yǎo糾jiǎo、夭yāo紹shào、 • 懮yǒu受shòu(形容步态优美)、 • 須臾、嬋chán媛yuán、觳hú觫sù
• (3)雙聲兼疊韻:輾zhǎn轉zhuǎn
大家好
36
• 也有名詞: • (1)雙聲: • 蝃dì蝀dōnɡ、蒹jiān葭jiā(見)、伊
•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 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 得我直?(鼠女女,魚部)(麥德國國直, 職部)
•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 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 之永號!(苗勞郊郊號,宵部)
大家好
10
總結: (1)從韻的位置看: a.从韵在句中的位置看,句尾韵是最普
大家好
15
C.交韻: 一般是奇句與奇句押,偶句與偶句押。
• 如《静女》第三章: 自牧归荑, —奇句,韵脚是“荑” 洵美且异。 —偶句,韵脚是“异” 匪女之为美,—奇句,韵脚是“美” 美人之貽。 —偶句,韵脚是“貽”
“荑” “美”属于脂部—奇句相押。 “异”是职部, “貽”是之部。职、之合韵—偶句
相押。
• 喉音:影 晓 匣 • 喉音:晓 匣 影 喻(古读营如环,羽如扈)
• 牙音:见 溪 群 疑 • 牙音:见 溪 群 疑
• 舌音:端 透 定 泥 余(古读余如荼,渝如偷) • 舌头:端 透 定 泥 • 舌上:知 徹 澄 娘(大家章好 太炎:娘日归泥) 29
• 半舌:来 • 半舌:来
• 齿音:精 清 从 心 邪 • 齿头:精 清 从 心 邪
•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 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 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 食兮!(職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