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汉语史的对象和任务汉语史的对象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研究现代汉语是怎样形成的,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词汇是怎样形成的,古代汉语经过了三千多年的渐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现代汉语。
汉语发展的历史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先秦汉魏隋唐宋元明清现代语言各构成部分----语音的发展语法的发展语汇语义的发展汉语史的任务通过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研究汉语的特殊的内部发展规律。
特殊规律: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由具体语言的构成特点制约。
汉语史的性质汉语史是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是汉语发展的历史,研究任务是发现规律,汉语史的性质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
与汉语史密切联系的学科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包括共同语和方言普通语言学(一般规律)中国史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发现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
了解现在,更彻底地了解现代汉语,为现代汉语规范寻找历史的根据。
把握发展方向,促进现代汉语有规律地健康发展汉语史的根据1.现代方言语言在不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代表某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发展阶段,我们正可以从地域上的差别去探索有关现象的发展过程。
粤方言保留中古入声韵尾,赣方言合并,北方话入声消失,可以考察入声从有到无的发展过程。
2.亲属语言用历史比较法考察亲属语言的差异,可以证明古汉语在语音语法语汇各方面的情况。
3.历代的字书,古书的注解,记载古音、古义4.甲骨文、金文借助这些文物,方能接触三千多年前的汉语。
5.汉字的结构。
表意字,分析字形探求本义,从本义分析引申义。
形声字,造字之初,同声符的字读音相同相近,现在读音相去甚远,这是语音演变的结果,考察声旁和整字的读音差异,或者同声符的字的读音差异,考察语音演变。
假借字和本字,音同音近,现在读音相去甚远,语音演变的结果。
6.韵书、韵图汉语语音史的主要依据。
7.韵文,从诗文用韵看到古韵的痕迹,考察韵母系统。
8.姓氏、地名保存古音。
逢丑父阿房宫费县古无轻唇音名和字的联系中看出古代的词义。
例如:屈平,字原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曾皙,字点晏殊,字叔同9.古代的借词古代借词保留汉字古音,可和今天的读音进行比较。
外语中的汉语借词隋唐时期,日本、朝鲜等国从汉语借去大量词语,仍不同程度保留当时汉语的语音特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饥ki 鸡kai 说明隋唐时期两字韵母不同,声母和现代不同。
汉语中的外语借词用当时的汉音去对译梵音,可以从拼写中知道汉字的古代读音,把这些读音和今天的读音进行比较,可以找到音变的线索。
佛bud 古无轻唇音天竺印度古无舌上音10.散文,特别是接近口语的作品,考察某一时代的语法语义。
论语,可能是孔门弟子所记录下来的当时口语。
还有其他许多接近口语的作品。
汉代,许多作品还是接近口语的,魏晋的文章也和口语距离不远,自从南北朝骈文盛行以后,书面语和口语才分了家。
只有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少数散文作品接近口语。
汉以后,诗歌比散文更接近口语。
唐变文,宋元的话本,明清的小说,都是汉语史的极宝贵的材料。
汉语史的分期分期的作用是使历史发展的线索更加分明,是使历史上每一个大关键更加突出,因而使读历史的人们更能深刻地认识历史的面貌。
分期的标准必须从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去定出语言的历史分期。
语言的发展是渐进的,过渡阶段是很长的。
以语法作为主要的根据。
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特点的本质。
如果语法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可以证明语言的质变了。
语音和语法有密切的联系,语音的演变也可以作为分期的标准。
汉语史各时期的主要特点上古,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在疑问句里,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入声有两类。
中古,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须的句子成分;处置式的产生;完整的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词缀“了”“着”的产生;去声字的产生。
近代,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消失;-m尾韵在北方话里的消失;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现代,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大量地增加复音词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过程汉族的文学语言自始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
北方是汉语的策源地,北方的汉语无论在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都发展地最快。
中国政权统一的时候,一向建都北方,政治中心同时也是经济文化的中心。
北方话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影响很大,把普通话的词汇和语法基本上肯定下来了。
五四运动的文学革命,确立了白话文在书面语言中的合法地位。
六百年来,全国都承认北京的语音是正音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汉语的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代表。
字形的变迁,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章节教学内容分析第2章语音的发展语音、语汇、语法三者是密切联系的,我们举例说明这种联系。
汉语的双音词(语汇)有一种特殊的构词法(语法),它们多数是由双声叠韵(语音)构成的。
什么是双声叠韵词?举例说明。
参差望洋仿佛崔嵬苍茫辗转语音:双声,声母相同;叠韵,韵相同,即不论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
词汇:双音节词,连绵词。
语法:双声叠韵构词法,一个语素构成词,单纯词。
中古的语音系统一、中古语音系统的标准以切韵音系为标准。
二、为什么以切韵音系为标准?1代表中古文学语言的语音系统。
2古代书面语言基本遵守这一语音系统。
3例如律诗依照这一系统押韵。
三、切韵音系的性质中古文学语言的语音系统,参照古音和方音来规定。
切韵音系的研究材料:反切和韵目1.反切什么是反切?反切是中国古代的拼音法。
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如东,德红切。
毛,莫袍切。
拼写出下列反切的现代普通话的读音:莫袍切奴案切素姑切古到切当孤切反切在语音研究上的作用?反切是用双声叠韵的原理创造出来的。
连绵词大多是由双声或叠韵构成,如“仿佛、参差、安稳、崔嵬、苍茫、逍遥”。
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同声母,是双声,考察广韵里双声字有几类,就可以推知有多少声母。
考察下面有几类双声字,推知有多少声母东,德红反钟,职容反江,古双反脂,旨夷反之,止而反皆,古谐反真,职邻反歌,古俄反蒸,诸膺反董,多动反肿,之陇反纸,诸氏反旨,职雉反止,诸市反等,多肯反至,脂利反质,之日反职,之翼反德,多则反东德董多等多德多钟职真职旨职脂旨至脂之止肿之蒸诸纸诸止诸质之职之江古歌古皆古三类双声字,三个声母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相同,是叠韵,考察广韵里叠韵字有几类,可以推知有多少个韵母。
清末陈澧《切韵考》研究反切的方法是系联法,根据广韵的反切来考求广韵的声韵系统。
2. 韵目一个韵不一定只有一个韵母,因为押韵不需同韵母,不论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
不同声调不同韵东董送,韵母相同,三个韵把同韵的字排在一起,标上一个韵目。
韵目就是韵书里韵的标目,也就是韵的代表字。
韵目实际上和韵是一致的。
如“东、同、红、中”,东韵注出下列两首诗的韵脚,并以它们为例,说明韵、韵母的异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韵母:裳,狂,乡,阳aŋ iaŋ uaŋ韵:只包括韵腹、韵尾,不区别韵头,区别声调。
阳韵,平声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韵母:上,敞,响,赏,想aŋ iaŋ韵:不论韵头,但要区别声调。
养韵,上声中古音的语音系统一)声母系统介绍声母的语音特点,声母的分类。
发音部位:五音、七音;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送气不送气,擦音,鼻音,清、浊(释义)清浊也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不过古代学者所用词语紊乱。
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讲,全清声母声带不振动,不送气,次清声母声带不振动,送气。
全浊声母为塞音,塞擦音以及擦音,声带振动,送气与否无所谓。
而次浊声母也声带振动,但次浊声母为响音(包括鼻音,边音,闪音)和半元音。
2.舌音:舌头音:端t透t …定d泥n舌上音:知彻澄娘端t透t …定d,舌尖音(舌尖和齿龈),塞音,知彻澄,舌面前音(舌面前和硬腭),塞音3.齿音:齿头音(舌尖前)精ts清ts …从dz心s邪z精ts清ts …从dz,舌尖塞擦音,心s邪z ,舌尖擦音正齿音(舌面前)照tſ穿tſ …床审ſ禅照穿床,舌面塞擦音,审禅,舌面擦音隋切韵35声母,后人根据广韵考察出来的。
宋三十六字母古代没有音标,古人用一个汉字代表一个声母,称为字母。
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
字母的产生,起初是唐末守温和尚提出30字母,到宋代增为36字母。
“三十六字母”如下:1.唇音:重唇音(双唇音):帮p滂p …并b明m轻唇音(唇齿音):非f敷f…奉v微帮滂并,塞音。
帮,全清不送气。
滂,次清送气。
并,全浊。
明,鼻音次浊。
非组,和帮组发音部位不同,发音方法相同。
半齿音:日半舌音:来l这两个称呼多少有些误会的成份。
原本两者分别被放在齿音(日)和舌音(来)里,但由于某些原因(下面就要提到),音韵学家将它们从各自的位置取出来,合成了一个新的音种,后人不明此理,以为两者和舌音齿音发音部位有所不同(不过确实也不同),便分别称之为半齿音和半舌音。
不过将日来二母单独列出也是有其根据的。
按照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日来二母属于无擦通音,音色接近元音,而与其他声母的情况不同。
4.牙音:见k溪k …群g疑η第四行“见溪群疑”称为牙音,此名较为怪异,许多人搞不清楚牙音和齿音有何区别。
其实这里牙指的时舌根处的大牙,就是臼齿。
古人审音不细,将舌根音的发音部位误认为是臼齿,于是就有了这个不确切的名字。
5.喉音:影0晓x 匣喻j“晓匣”的发音位置其实与舌根音相同,但由于它们是擦音,故没有和是塞音的牙音放在一起。
喻基本上是一个半元音,类似英语的yes中的[j]。
而影是声门擦音。
这些发音位置歧异的声母,古人未加细审,皆归为一类,后人分析鉴别之,何其辛苦也?各组内部声母的排列也不是随意的。
除齿音外,每种音都由四母组成。
这四母的排列正好是按照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来排列的。
齿音略有不同,因为齿音没有次浊,排列方式为全清,次清,全浊,全清,全浊二)广韵的韵母共206韵,除了声调的分别不算,61个韵类,92个韵母。
韵母包括韵头、韵腹、韵尾。
韵不论韵头,东韵:uŋ ĭ uŋ,但分声调,不同声调不同韵,东董送,声调不同,三个韵韵目:从同韵的字中选取一个作为代表,这个代表字就叫做“韵目”,如”东同童忠弓宫风“等字皆为同韵字,音韵家们选用了”东“字作为代表,这些同韵的字称作”东韵“。
韵目是韵的代表字。
韵类:如果不区别韵头,不区别声调,韵腹相同,韵尾相配,即发音部位相同,属于同一韵类。
东董送屋uŋ ĭ uŋ \uk ĭ uk依据韵尾的不同,又把古韵分为三大类:阴声韵(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收尾的)阳声韵(鼻音韵尾m、n、ng)入声韵(塞音韵尾p、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