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学《推理与证明》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一、选择题1.比利时数学家Germinal Dandelin 发现:在圆锥内放两个大小不同且不相切的球,使得它们分别与圆锥的侧面、底面相切,用与两球都相切的平面截圆锥的侧面得到的截面曲线是椭圆.这个结论在圆柱中也适用,如图所示,在一个高为10,底面半径为2的圆柱体内放球,球与圆柱底面及侧面均相切.若一个平面与两个球均相切,则此平面截圆柱边缘所得的图形为一个椭圆,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 .3B .23C .6513D .5 【答案】D【解析】【分析】如图,作出圆柱的轴截面,由于AOB OCD ∠=∠,所以sin sin AOB OCD ∠=∠,而由已知可求出,,OB AB OD 的长,从而可得3a OC ==,而椭圆短轴的长就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得2b =,由此可求出离心率.【详解】对圆柱沿轴截面进行切割,如图所示,切点为A ,1A ,延长1AA 与圆柱面相交于C ,1C ,过点O 作OD DC ⊥,垂足为D .在直角三角形ABO 中,2AB =,102232BO -⨯==, 所以2sin 3AB AOB BO ∠==,又因为22sin sin 3r AOB OCD OC OC ∠=∠===,所以3a OC ==.由平面与圆柱所截可知椭圆短轴即为圆柱底面直径的长,即24b =,则可求得c ==,所以c e a ==, 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的定义和椭圆的基本概念等知识,属于基础题.2.已知点(10,3)P 在椭圆222:199x y C a +=上.若点()00,N x y 在圆222:M x y r +=上,则圆M 过点N 的切线方程为200x x y y r +=.由此类比得椭圆C 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为( )A .13311x y += B .111099x y += C .11133x y += D .199110x y += 【答案】C【解析】 【分析】 先根据点在椭圆上,求得2a ,再类比可得切线方程.【详解】因为点(10,3)P 在椭圆222:199x y C a +=上, 故可得21009199a +=,解得2110a =; 由类比可得椭圆C 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为:103111099x y +=,整理可得11133x y +=.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由椭圆上一点的坐标求椭圆方程,以及类比法的应用,属综合基础题.3.用“算筹”表示数是我国古代计数方法之一,计数形式有纵式和横式两种,如图1所示.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在《测圆海镜》中记载:用“天元术”列方程,就是用算筹来表示方程中各项的系数.所谓“天元术”,即是一种用数学符号列方程的方法,“立天元一为某某”,意即“设x 为某某”.如图2所示的天元式表示方程10110n n n n a x a x a x a --++⋅⋅⋅++=,其中0a ,1a ,…,1n a -,n a 表示方程各项的系数,均为筹算数码,在常数项旁边记一“太”字或在一次项旁边记一“元”字,“太”或“元”向上每层减少一次幂,向下每层增加一次幂.试根据上述数学史料,判断图3天元式表示的方程是( )A .228617430x x ++=B .4227841630x x x +++=C .2174328610x x ++=D .43163842710x x x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算筹”法表示数可得题图3中从上至下三个数字分别为1,286,1743,结合“天元术”列方程的特征即可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题图3中从上至下三个数字分别为1,286,1743,由“元”向上每层减少一次幂,向下每层增加一次幂.可得天元式表示的方程为2174328610x x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是以数学文化为背景,考查数学阅读及理解能力,充分理解“算筹”法表示数和“天元术”列方程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4.已知数列{}n a 满足132n n a -=⨯,*n N ∈,现将该数列按下图规律排成蛇形数阵(第i行有i 个数,*i N ∈),从左至右第i 行第j 个数记为(),i j a (*,i j N ∈且j i ≤),则()21,20a =( )A .20932⨯B .21032⨯C .21132⨯D .21232⨯【答案】C【解析】【分析】 由题可观察得到第i 行有i 个数,当i 为奇数时,该行由右至左i 逐渐增大,()21,20a 表示第21行第20个数,即为第21行倒数第2个数,则先求得前20行的数的个数,再加2即为()21,20a 对应的数列的项,即可求解.【详解】由题可知,第i 行有i 个数,当i 为奇数时,该行由右至左i 逐渐增大,()21,20a 表示第21行第20个数,即为第21行倒数第2个数,则前20行共有()1+2020=2102⨯个数,即第21行倒数第1个数为211a , 所以()21121221,2032a a ==⨯,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合情推理,考查归纳总结能力,考查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5.甲、乙、丙三人中,一人是工人,一人是农民,一人是知识分子.已知:丙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甲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农民的年龄比乙小.根据以上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是工人,乙是知识分子,丙是农民B .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农民,丙是工人C .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工人,丙是农民D .甲是农民,乙是知识分子,丙是工人【答案】C【解析】“甲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和“农民的年龄比乙小”可以推得丙是农民,所以丙的年龄比乙小;再由“丙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可知甲是知识分子,故乙是工人,故选C.6.已知0x >,不等式12x x +≥,243x x +≥,3274x x+≥,…,可推广为1n a x n x+≥+ ,则a 的值为( ) A .2nB .n nC .2nD .222n - 【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归纳推理得到a 的值即可.【详解】由题意,当分母的指数为1时,分子为111=;当分母的指数为2时,分子为224=;当分母的指数为3时,分子为3327=;据此归纳可得:1n a x n x+≥+中,a 的值为n n . 本题选择B 选项.【点睛】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由归纳推理所得的结论不一定正确,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7.《九章算术》“少广”算法中有这样一个数的序列:列出“全步”(整数部分)及诸分子分母,以最下面的分母遍乘各分子和“全步”,各自以分母去约其分子,将所得能通分之分数进行通分约简,又用最下面的分母去遍乘诸(未通者)分子和以通之数,逐个照此同样方法,直至全部为整数,例如:2n =及3n =时,如图:记n S 为每个序列中最后一列数之和,则6S 为( )A .147B .294C .882D .176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步骤进行计算,由此求得6S 的值.【详解】依题意列表如下:上列乘6上列乘5 上列乘2 1 630 60 123 15 30 13 2 10 201432 152 15 1565 6 12 161 5 10 所以6603020151210147S =+++++=.故选:A【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合情推理,考查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属于基础题.8.小正方形按照下图中的规律排列,每个图形中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构成数列{}n a 有以下结论:①515a =;②{}n a 是一个等差数列;③数列{}n a 是一个等比数列;④数列{}n a 的递堆公式11(),n n a a n n N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D .①④【答案】D【解析】 由图形可得:a 1=1,a 2=1+2,…∴()1122n n n a n +=++⋯+= .所以①a 5=15; 正确;②an −a n −1= n ,所以数列{a n }不是一个等差数列;故②错误;③数列{an }不是一个等比数列;③错误;④数列{a n }的递推关系是a n +1=a n +n +1(n ∈N ∗).正确;本题选择D 选项.点睛: 数列的递推关系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根据给出的初始值和递推关系可以依次写出这个数列的各项,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有:①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再归纳猜想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②将已知递推关系式整理、变形,变成等差、等比数列,或用累加法、累乘法、迭代法求通项.9.我国南宋数学家杨家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记录了一个由正整数构成的三角形数表,我们通常称之为杨辉三角.以下数表的构造思路就来源于杨辉三角.( )从第二行起,每一行中的数字均等于其“肩上”两数之和,表中最后一行仅有一个数a ,则a 的值为( )A .100820182⨯B .100920182⨯C .100820202⨯D .10092020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每一行的第一个数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第一行第一个数为:0112=⨯;第二行第一个数为:1422=⨯;第三行第一个数为:21232=⨯;第四行第一个数为:33242=⨯; L L ,第n 行第一个数为:1n 2n n a -=⨯;一共有1010行,∴第1010行仅有一个数:10091008a 101022020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数表探究数列规律的问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0.已知()sin cos f x x x =-,定义1()()f x f x '=,[]'21()()f x f x =,…[]1()()n n f x f x '+=,(*n N ∈),经计算,1()cos sin f x x x =+,2()sin cos f x x x =-+,3()cos sin f x x x =--,…,照此规律,2019()f x =( ) A .cos sin x x --B .cos sin x x -C .sin cos x x +D .cos sin x x -+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归纳推理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sin cos f x x x =-, 1()()cos sin f x f x x x '==+,[]1'2()()sin cos f x f x x x ==-+,[]'23()()cos sin f x f x x x ==--,[]'34()()sin cos f x f x x x ==-,L照此规律,可知: []'201923()()co )s (s in f x f x x x f x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值的计算,利用归纳推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某校实行选科走班制度,张毅同学的选择是物理、生物、政治这三科,且物理在A 层班级,生物在B 层班级.该校周一上午选科走班的课程安排如下表所示,张毅选择三个科目的课各上一节,另外一节上自习,则他不同的选课方法有( )A .8种B .10种C .12种D .14种【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进行逻辑推理一一列举即可.【详解】张毅同学不同的选课方法如下: ()1物理A 层1班,生物B 层3班,政治3班;()2物理A 层1班,生物B 层3班,政治2班;()3物理A 层1班,生物B 层2班,政治3班;()4物理A 层3班,生物B 层2班,政治3班;()5物理A 层3班,生物B 层2班,政治1班;()6物理A 层2班,生物B 层3班,政治1班;()7物理A 层2班,生物B 层3班,政治3班;()8物理A 层4班,生物B 层3班,政治2班;()9物理A 层4班,生物B 层3班,政治1班;()10物理A 层4班,生物B 层2班,政治1班;共10种.故选:B【点睛】本题以实际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思想;属于中档题.12.已知数组1()1,12(,)21,123()321,,,…,121(,,,,)121n n n n --L ,…,记该数组为1()a ,23(,)a a ,456(,,)a a a ,…,则200a =( )A .911B .1011C .1112D .910【答案】B【解析】【分析】设a 200在第n 组中,则()()1120022n n n n -+≤<(n ∈N *),由等差数列求和得:a 200在第20组中,前19组的数的个数之和为:19202⨯=190, 再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得:a 20010102010111==-+,得解. 【详解】 由题意有,第n 组中有数n 个,且分子由小到大且为1,2,3…n ,设a 200在第n 组中,则()()1120022n n n n -+≤<(n ∈N *), 解得:n =20,即a 200在第20组中,前19组的数的个数之和为:19202⨯=190, 即a 200在第20组的第10个数,即为10102010111=-+, a 200101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及等差数列求和与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能力,属中档题.13.观察下列等式:12133+=,781011123333+++=,16171920222339333333+++++=,…,则当n m <且m ,*n N ∈时,313232313333n n m m ++--++++=L ( ) A .22m n +B .22m n -C .33m n +D .33m n -【答案】B【解析】【分析】观察可得等式左边首末等距离的两项和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 313232313333n n m m ++--++++L 项数为2()m n -, 首末等距离的两项和为313133n m m n +-+=+, 313232313333n n m m ++--++++L 22()()m n m n m n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和数列的求和,属于中档题.14.数列{}1212:1,(2)n n n n F F F F F F n --===+>,最初记载于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1202年所著的《算盘全书》.若将数列{}n F 的每一项除以2所得的余数按原来项的顺序构成新的数列{}n a ,则数列{}n a 的前50项和为( )A .33B .34C .49D .5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n a 为{}n F 除以2的余数,依次写出{}n F 的各项,从而可得{}n a 是按1,1,0的周期排列规律,即可求出结论.【详解】依次写出{}n F 的各项1234561,1,2,3,5,8F F F F F F ======L , {}n a 为{}n F 除以2的余数,依次写出{}n a 各项为1234561,1,0,1,1,0a a a a a a ======L ,{}n a ∴各项是按1,1,0的周期规律排列,1234950162234a a a a a +++++=⨯+=L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推理、猜想能力,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属于中档题.15.在“一带一路”知识测验后,甲、乙、丙三人对成绩进行预测.甲:我的成绩比乙高.乙:丙的成绩比我和甲的都高.丙:我的成绩比乙高.成绩公布后,三人成绩互不相同且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那么三人按成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A .甲、乙、丙B .乙、甲、丙C .丙、乙、甲D .甲、丙、乙【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逐一验证的方法进行求解.【详解】若甲预测正确,则乙、丙预测错误,则甲比乙成绩高,丙比乙成绩低,故3人成绩由高到低依次为甲,乙,丙;若乙预测正确,则丙预测也正确,不符合题意;若丙预测正确,则甲必预测错误,丙比乙的成绩高,乙比甲成绩高,即丙比甲,乙成绩都高,即乙预测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将数学知识与时政结合,主要考查推理判断能力.题目有一定难度,注重了基础知识、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16.已知()()2739nf n n =+⋅+,存在自然数m ,使得对任意*n N ∈,都能使m 整除()f n ,则最大的m 的值为( )A .30B .9C .36D .6【答案】C【解析】【分析】依题意,可求得(1)f 、(2)f 、(3)f 、(4)f 的值,从而可猜得最大的m 的值为36,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详解】由()(27)39n f n n =+⋅+,得(1)36f =, (2)336f =⨯,(3)1036f =⨯,(4)3436f =⨯,由此猜想36m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1n =时,显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