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亭序 说课

兰亭序 说课

说课题目是: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艺术浅析,我的说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为文章的《兰亭集序》和作为书法作品的《兰亭集序》可谓“双绝”,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由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登峰造极、震烁古今,所以在《兰亭集序》这一课的教学中,以“书法”来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好奇心,同时又可以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识”比照课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死生亦大矣”的人生感慨。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书法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书法基本技法及运用以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为例,通过对《兰亭序》的介简、浅析及相关信息等介绍,使学生在认识、赏析《兰亭序》的同时对行书的书法风格、技法等有个初步了解,并引起学生学习行书的兴趣,以便今后行书技法课程的开展,作一个导入教学。

作为文章的《兰亭集序》和作为书法作品的《兰亭集序》可谓“双绝”,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由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登峰造极、震烁古今,所以
在《兰亭集序》这一课的教学中,以“书法”来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好奇心,同时又可以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识”比照课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死生亦大矣”的人生感慨。

1.知识和技能目标: 介绍王羲之《兰亭序》作品整体的艺术价值及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并引入相应背景资料。

通过书法的艺术之美,视觉美感、形式美感的赏析,
引导学生认识书法的线条组合之美是基本的造型艺术语言之一,进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兰亭序》的结构及章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基本赏析方法的能力,并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审美能力和主动创新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艺术之美,培养学生对中国书法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兰亭序》的浅析,体会到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并对行书的基本特点有所认识和对《兰亭序》的章法及结构特征加以研究。

教学难点:对每个字要彻底掌握它的技法
四、教法学法
1.教法:先以临摹字帖为主,在对每一个字进行研究学习
2.学法:先简后难、初学者以临摹字帖为主,在临摹之前先读贴,多用眼勤用手,要持之以恒,要有练纸千万的决心。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应时代的需要,“书法”作为一门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了一定的位置。

开设书法课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对我国固有传统学科的继承;另一方面为传统遗产提供了一个整理发扬、使之更能焕发光芒的机会;为当代的文化事业添上新的光彩。

提及中国古代的名篇,一定漏不了《兰亭集序》;说到书法名作,《兰亭集序》更是独占鳌头。

如果说,《兰亭集序》是一件精美的玉雕,那么这篇文章本身就是温润的玉料,而书法则是精湛的雕工。

文美字美,相得益彰,这世上唯有这一篇。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

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流传至今王羲之的故事有20多个,最有名的就是“东床坦腹”、“入木三分”。

2、【兰亭来龙去脉】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

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风雅集会,这些名流高士,有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子、凝之、涣之、玄之等四十二人。

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

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这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

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

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

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也被罚了酒。

清代诗人曾作打油诗取笑王献之。

“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


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
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3、《兰亭序》章法:《兰亭序》全帖共二十八行,三百多字,布局上纵有行,横无列,长长短短,错落有致。

单字体势纵长,左低右高,行草相间,变化多端。

整幅揖让顾盼,掩映情飞,朝向偃仰,疏朗通透。

其布白亦合理精妙,虚实相生,疏密相宜。

后世名贴临摹者虽难免渗入各自的笔性,但无人稍变其章法布白。

六、板书设计
一、《兰亭序》解析
1.兰亭来龙去脉 2 .《兰亭序》章法
二、《兰亭序》的基本风格
1. 用笔细腻2.从粗到细,从疏到密
3.结构多变
4. 从大概到精密,从拙朴到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