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派纪弦
11
新詩派別---藍星詩派
„ 開創者:一九五四年三月 覃子豪(前期)、余光中(後期) (羅門是現代派的跳槽。) 余光中自格律的枷鎖掙脫開來以後,造成了一種唯美與 新古典派,唐詩宋詞的陰影到處可見。 如蓉子,余光中等。 為反對紀弦『橫的移植』。
„ „
酒德日以高,詩心猶未老。
問君復何求?晚節須自保。
12
9
得獎紀錄
• 1969年前往菲律賓,出席第一屆「世界詩 人大會」,被舉為中國傑出詩人,獲馬可 仕總統大綬金牌獎。 • 1974年,紀弦獲得第一屆「中國現代詩獎」 特別獎 。 • 1981年,紀弦出席舊金山第五屆「世界詩 人大會」,獲得「世界文化藝術學院」贈 予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10
新詩派別
• 1.現代詩派社:紀弦、楊喚、鄭愁予、蓉子 • 2.藍星詩社:覃子豪、余光中、周夢蝶、 羅門、蓉子 • 3.創世紀詩派:張默、洛夫、瘂弦 • 4.笠詩派:林亨泰、詹冰、陳千武、白萩、 • 5.龍族詩派:蕭蕭、陳芳明、蘇紹連、陳黎 • 6.大地詩派:陳芳明 (請參考小粉紅P.43XD)
新詩派別---藍星詩派
„1、詩的再認識:詩的意義在於注視人生本身, 表達嶄新的人生境界。 „2、創作態度應重新考慮:撻伐「難懂」的詩。 „3、重視實質及表現的完美。 „4、尋求詩的思想根源:新思想的產生來自對人 生的理解及生活體認。 „5、從準確中求新表現:詩的創作必須精微嚴密 „6、風格是自我創造的完成。
4
紀弦創作
從前我真傻, 沒得玩耍, 在暗夜裡, 期待著火把。
紀弦稱古詩為「豆腐乾子體」
如今我明白, 不再期待, 說一聲幹, 劃幾根火柴。 ---八行小唱(1933--揚州)
5
紀弦創作
(請參考小粉紅P46) 煩憂是一個不可見的 天才的雕刻家。 每個黃昏,他來了。 他用一柄無形的鑿子 把我的額紋鑿得更深一些; 又給添上了許多新的。 於是我日漸老去, 而他的藝術品日漸完成。---雕刻家(1950—台北)
紀弦說:「詩是我的宗教。 詩是我的一切。」
組員: 09李美儀、 14胡芷宣、18林慧婷、 24張嘉讌、25莊愉婷、43蕭琇文 >﹏<
1
紀弦資料
„ 本名:路逾 是台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之一(另兩位為覃子豪與鐘鼎文) „ 出生年:1913 „ 出生地:河北清苑縣 „ 1928年春開始發表詩作 „ 1934年創辦《火山》詩刊。 „ 1953年獨資創辦《現代詩》季刊。 „ 提倡現代詩運動。 „ 主張寫“主知”的詩,強調“橫的移植”。 „ 1956年與臺灣主要的優秀詩人, 成立「現代派」,提倡 「新現代主義」, 發動「新詩的再革命」。
紀弦創作
別瞧不起我們這些昆蟲小小的,扁扁的! 我們會飛,會爬,也會游泳;蟑螂說: 不吃,不喝,禁得起長期飢餓的折磨; 而且,還是而我們卻繼續存活下來。
五十年代自畫像(素描) 作於台北成功中學大宿舍
如今,我們又和你們這些萬物之靈同時代了, 但是我們並不喜歡你們,毫不引以為榮, 無論你們文化程度有多高,因為你們太壞。 ---(節錄)蟑螂恐龍與人類 (1996—聖馬太奧)
7
紀弦創作
一隻大眼睛的蒼蠅 停歇在含苞茉莉花朵上, 不時用牠的兩隻後腳刷刷牠的一雙翅翼, 非常愛好清潔和講究體面的樣子。 也許這是對於美的一種褻瀆, 應該拿DDT來懲罰。 但是誰也不能證明牠不是上帝造的, 誰也不能證明牠在上帝眼中是一個 醜惡的存在。---蒼蠅與茉莉(1961—台北)
*90年學測國文科考題 8
14
書目---詩集
《摘星的少年》(1929~1942) 《飲者詩鈔》 (1943~1948) 《檳榔樹甲集》(1949~1953) 《檳榔樹乙集》(1954~1958) 《檳榔樹丙集》(1959~1963) 《檳榔樹丁集》(1964~1968) 《檳榔樹戊集》(1969~1973) 《晚景》 (1974~1984) 《半島之歌》 (1985~1992) 《第十詩集》 (1993~1995) 《宇宙詩鈔》 (1996~2000)
以「雕刻家」喻煩憂, 以「黃昏」喻低潮或生命黯淡的時刻, 以「鑿子」喻煩憂的無情、尖銳, 以「藝術品」喻日漸老去的軀體和日益成熟圓融的心境
6
紀弦創作
---牠名叫「金門之虎」,因它是金門產。 我的貓,把牠沒吃完的半個小老鼠 很慷慨地放在我的案頭的一隻餅乾碟子裡── 大概是留給我做消夜的吧? 這教我氣得把牠拖過來重重地揍了一頓, 而且使我的房間立刻充滿了D.D.T.的氣味。 但是顯然牠是不服氣的; 牠用牠的橄欖形的眼睛向我提出抗議: 「如果波特萊爾的狗是對的, 那麼你也就沒錯了。」 ---貓 (1960—台北)
13
新詩派別---五四時期
五四時期的主要詩派及重要作家 „ 1.自由詩派:擺脫舊詩的格律,形式可以自由, 只要分行,內容可以隨意書寫。 → 劉半農、魯迅、朱自清、冰心。 „ 2.新月詩派:主張新詩要有格律、新月之美。 → 徐志摩、梁實秋、聞ㄧ多。 „ 3.象徵詩派:注重詩歌意象的象徵性。 →李金髮、戴望舒。 „ 4.現代詩派:主張無產階級革命文學, 要以詩為生命,更以生命為詩。 → 郭沫若、郁達夫。
3
紀弦創作
• • • • 十六歲寫詩,筆名路易士,成名於1934年 。 1933年,以筆名路易士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易士詩集》 1935年出版了第二部詩集《行過生命之事》。 1936年往日本,在東京第一次用超現實派手法創作新詩。 回國後和徐遲、戴望舒等人集資創辦《新詩》月刊 。 • 曾用筆名路易士。出版的詩集有 《易士詩集》(1934)、《火災的城》(1937)、 《三十前集》(1945)、《摘星的少年》(1954)、 《隱者詩抄》(1963)、《晚景》(1985)、 《半島之歌》(1993)
2
現代詩派
„ 紀弦主張學習波特萊爾以來的西方現代詩,認為新詩是 「橫的移植」非「縱的繼承」,反對浪漫派,提倡「知 性」。 „ 現代派詩社的詩論「六信條」 1. 接受西方的經驗及影響。 2. 新詩為「橫的移植」,重現世,輕傳統。 3. 刻意求新的創造精神。 4. 反浪漫主義、重知性。 5. 對文學本體的追求和精英式美學觀念。 6. 追求民主自由。 „ 代表詩人:紀弦、楊喚、方思、鄭愁予、林泠、林亨泰、 商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