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化学肥料
三维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自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学会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敎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情境导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农耕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积肥。
农耕谚语说得明白“早起三日当一工,勤捡野粪五谷丰”“猪多粪多,粪多粮多”。
除了粪肥外,还有品种繁多的化学肥料(如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几种常见的化学肥料
提出问题
1.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营养元素呢?
2.什么是化肥、复合肥?
3.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见到或使用到哪些化肥?
讨论交流
阅读敎材,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归纳,了解氮肥、磷肥、钾肥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复合肥: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在化肥的作用与影响中,氮肥主要影响植物的叶,磷肥主要影响植物的根,钾肥主要影响植物的茎。
课堂讨论
一位老大爷给我讲,70年代刚使用化肥时,生产队里种黄豆,为确保增产,施用了大量尿素。
夏天时,黄豆苗生长非常旺盛,农民很高兴。
结果,到了秋天,黄豆的结实率很低。
相反,漏掉施尿素的地方,黄豆结实率却较高,令人哭笑不得。
同学们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磷、钾肥可促进黄豆籽粒的饱满程度,但氮肥主要促进黄豆的茎、叶生长茂盛。
)
探究点二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利与弊
提出问题
化肥和农药在生产中有哪些利与弊?
讨论交流
阅读敎材,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归纳,了解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利与弊。
归纳总结(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
1.利:化肥、农药对农业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
2.弊:
化肥错误!))错误!
3.处理措施: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合理使用化肥;根据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
律,对症使用,适量用药。
探究点三化肥的简易鉴别
提出问题
如何区分氮肥、磷肥、钾肥呢?
讨论交流
阅读敎材讨论归纳,了解氮肥、磷肥、钾肥的鉴别方法。
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1】取氮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样品观察其外观,并闻一下它们的气味;分别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其溶解性。
【实验操作2】取氮肥(硫酸铵、氯化铵)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看能否嗅到气味。
【实验记录】
归纳总结(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
1.氮肥、钾肥大多数是白色晶体,而磷肥大多是灰白色粉末状。
氮肥、钾肥全部能溶于水,而磷肥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2.氮肥、钾肥中加入熟石灰并研磨,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氮肥,无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则是钾肥。
板书设计
课题2化学肥料
一、几种常见的化学肥料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
2.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1)氮肥、磷肥、钾肥。
(2)氮肥、磷肥和钾肥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3.常见的复合肥:磷酸铵(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二、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利与弊
三、化肥的简易鉴别
1.物理方法:根据化肥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鉴别。
2.化学方法:化肥加熟石灰研磨,根据能否嗅到气味鉴别。
成功之处本节课讲解了化学肥料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所面临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了解科学已经解决的问题,还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化肥的学习,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不足之处学生对农业生产中化肥的知识认识较少,应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
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