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纵隔淋巴结分组及2017肺癌TNM分期
纵隔淋巴结分组及2017肺癌TNM分期
多个、单一部位远处转移的MST分别为5个月、6个月 (p=0.006),1年生存率分别为20%和23%,多个部位 远处转移者预后更差。
Postmus, Pieter E, et al. J Thorac Oncol. 2007,2(8):686-693.
2017肺癌TNM分期
5. 定义肺部多发结节的诊断标准和分期
新分期中提出,对于肺部多发结节的病例,需要根据影
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来区分是转移灶还是多原发,若为多原
任何T,任何N,M1a,b
纵隔淋巴结 分组
1组锁骨上淋巴结 与2组淋巴结的分 范围,仍属N2 。 10L组淋巴结的 范围扩至左主肺 动脉处 也属N2
2R和2L、4R和4L 的分界不再是气管 中线,而是气管左 侧缘。
4组和10组淋巴结 的分界不再是胸膜 反折处,右侧是奇 静脉下缘,左侧为 肺动脉上缘。
(5~7cm) (4~5cm)
(4~5cm)
STAGE IIA T2b N0 M0 (4~5cm)
右肺门淋巴结 属N1 ? N2 ? IIB T2a N1M0? IIIA T1a–c N2M0 ?
? STAGE IIB ?
第8版肺癌TNM 分期标准于 2017年1月1日 正式开始实施
T1a–c N1M0
2. 缺乏淋巴结大小的数据 头颈部肿瘤的研究提示淋巴结放化疗后,2年内≤3cm3的淋巴结控 制率为91%,>3cm3的淋巴结控制率下降至64%(p=0.021) [c] 。
a. De Langen AJ, et al.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6;29(1):26-29. b. Berghmans T, J Thorac Oncol,2008,3(1):6-12. c. Vergeer MR, et al. Radiother Oncol 2006;79(1):39-44.
7组的下界:在 右侧扩至中间 段支气管的下 缘;在左侧达至 左下叶支气管 的上缘。原先 的10R,10L属 N1的范畴,现 均归入 N2。
M1a(胸腔内的转移: 包括双肺/胸膜/心包结 节、恶性胸腔/心包积 液;) STAGE IIIC T2 N3 M0, IVA期
任何T,N,M1a,b
STAGE IVA T4 N2 M1b,
纵隔淋巴结分组
两侧纵隔胸膜、下肺韧带与动脉韧带
4组和10组淋巴结的分界不再是胸膜反折,而是由更具影像和手术操作识别 度的标志性解剖结构,即右侧为奇静脉下缘,左侧为肺动脉上缘。
右肺动脉远端可以见 到一条纵行的脂性密 度的线状影,这是右 侧纵隔内外的分界线, 此线外侧有正常的10R 组肺门淋巴结、脂肪 组织等集聚称为―右肺 门软组织集聚征‖ ( right hilar soft tissue collection), 不可误认为右肺动脉 栓塞或病理性右肺门 肿大淋巴结
TNM分期
IASLC第8版TNM新分期标准
The IASLC Lung Cancer Staging Project: Proposals for Revision of the TNM Stage Groupings in the Forthcoming (Eighth) Edition of the TNM Classification for Lung Cancer Goldstraw et al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2016,11(1):39-50
多个肿瘤位于单一肺 叶时定义为T3,累及 同侧另一肺叶时定义 为T4
M1a(胸腔内的转移: 包括双肺/胸膜/心包 结节、恶性胸腔/心包 积液;)
IVA期
任何T,任何N,M1a,b
STAGE IIIC? T2 N3 M0
M1a(胸腔内的转移: 包括双肺/胸膜/心包结 节、恶性胸腔/心包积 液;)
IVA期
1. 缺乏相关FDG-PET数据 一项meta分析显示NSCLC在直径≥16mm的FDG-PET阴性的淋巴 结中,有21%的淋巴结转移 [a] 。 欧洲肺癌工作组 (ELCWP, European Lung Cancer Working Party) 综合了13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原发肿瘤SUV最大值为2.27 (95%CI 1.70-3.02) [b] 。
左侧纵隔内外的分界 线不如右侧有一条纵 行的脂性密度的线状 影作为分界标志,而 是以左肺动脉第一支 近端和左上叶支气管 开口处作为左侧纵隔 内外的分界线。
Ashida C et al. CT demonstration of prominent right hilar soft tissue collactions. JCAT.1987,11:57-59
采用更为积极的治疗手段。
Rami-Porta . R: Lung cancer staging changing the clinical practice . 2016 WCLC. Asamura H. : What’s new in 8th ed of TNM classification for lung cancer . 2016 WCLC
3.
4组和10组淋巴结的分界不再是胸膜反折,而是由更具影像 和手术操作识别度的标志性解剖结构,即右侧为奇静脉下缘, 左侧为肺动脉上缘。 5组淋巴结缩小范围。 下界— 左主肺动脉的上缘,仍属N2。 10L组淋巴结的范围扩至左主肺动脉处 也属N2 。
4.
5.
7组的下界:在右侧扩至中间段支气管的下缘;在左侧达至左下 叶支气管的上缘。原先的10R,10L属N1的范畴,现 均归入 N2。
纵隔淋巴结分组及2017肺癌TNM分期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张国桢
纵隔淋巴结分组
7区(zones):①锁骨上区(1组);②上纵隔区(2R、2L、3a、3p、4R、4L组); ③主肺动脉AP区(5、6组);④隆突下区(7组);⑤下纵隔区(8、9组);⑥肺门/叶 间区(10、11组);⑦周围区(12、13、14组)。
2.
鉴于上纵隔的淋巴引流主要以右侧气管旁区为主,且延伸超 过气管中线故而2组和4组淋巴结左右侧亚组(2R和2L、4R 和4L)的分界不再是气管中线,而是气管左侧缘。
既然2R,4R与2L,4L的分界线是气管左侧缘。 新概念是: 左侧肺癌处中线的淋巴结 由原来的 N2 划入 N3 的范畴;右 侧肺癌越过中线的淋巴 结 由原来的 N3 归入 N2 的范畴。
T1N2M0(IIIA)
? STAGE
STAGE
IIIC?
IIIB T1a–c N3M0, T2a–b N3M0, T3 N2M0, T4 N2M0 (7cm)
IIIC期 T3 N3 M0,T4 N3 M0
STAGE IIIB T1a–c N3M0, T2a–b N3M0,
IIIC?
T4 N3M0
属IB期 ;T2b (4~5cm)N0 M0属IIA;III期细分为IIIA-C,例如T3-4N3患
者属IIIC,因为这类患者和T1-2N3患者预后不同。新的分期将不同分期患者的
预后进行不同的区分。
原发性肺癌与淋巴结转移的位置关系
上叶肺癌有最高频率的淋巴结转移(1385/2538例):
N1 53%,N2 59%; 右中叶肺癌最少见; 单站纵隔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
Tis, carcinoma in situ; T1a(mi), 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2017肺癌TNM分期
第8版肺癌TNM分期标准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
施。其中T分期变化最为明显,N分期及M分期也有改
变。其内容比第7版更为精准、详细,现解读如下。 1.依据2011年肺癌新病理分类,将AIS、MIA归入相应 T分期并规范部分实性结节的肿瘤大小测量 结合2011年的肺腺癌病理分期,原位癌(Tis)细分为
胸腔外远处转移
① 恶性胸腔或心包积液之 T4 肿瘤定义为M1a(胸腔内转移) ② 累及对侧肺时定义为M1a ③ M1b 远处单发转移者(除外肺内/胸膜为M1b)
④ M1c 远处多发转移者 多发(43%)、骨(24%)、
肝(10%)、脑(9%)、肾上腺(6%)、皮肤(<1 %), 其他部位远处转移(7%)。 MST为6个月,1年生存率为22%。
原位腺癌[Tis(AIS)]和原位鳞癌[Tis(SCIS)]定义为0期;
微浸润腺癌(MIA)定义为T1a(mi)期。
SMPLC 曹xx 男59y 左上叶前段及左下 叶前段各有一个处 GGN,不作增强CT 及图像后理是无法 解决微小肺癌的影 像诊断问题的。
0期TISN0M0 AIS原位腺癌
15岁杭州高一女生,6mm半实性GGN,有家族史,抗炎无效,MPR MIP CPR 明确诊断 手术病理 证实
最大限度切除肿瘤, 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 IA1期 T1a(mi)N0 M0 (≤1cm)
2017肺癌TNM分期
2.按照肿瘤(T)的大小界限确定T分期
新的T分期中,肿瘤大小的测量尤为重要。不同于第7版T分期,将肿瘤大小 1cm作为新的分界值。3cm是T1和T2的分界值,5cm和7cm分别为T3和T4的分界值 。依据患者T分期的大小,IA期进一步细分为IA1-3。例如T1b(1~2cm) N0 M0 属IA2期 ;T1c (2~3cm)N0 M0 M0 属IA3期;T2进一步细分为T2a (3~4cm)N0
2017第8版肺癌TNM分期标准
T4 N0M0, T4 N1M0(>7cm)
T3(5~7cm)N1M0
STAGE III A
3. 提出对N转移的数目,转移的站区,以及 阳性淋巴结比例的新标准与规范部分实性结节 的肿瘤大小测量
在新的N分期中,依据淋巴结转移数目将N1和N2细 分为5类,预后分析显示,除N1多站转移和Skip N2(N2 淋巴结转移但N1淋巴结为阴性的情况称为跳跃性N2)的 生存无差异外,其余各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因 为细分的N分期仅能在病理分期中实现,临床分期很难 做到,尚未被第8版TNM分期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