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句法歧义共性探讨李爱华 陈 桦(南通医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1) 摘 要:歧义是自然语言中的一个普通现象,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语中的句法歧义之间存在的共性进行了一番探讨。
关键词:句法歧义 共性 树形图 概述歧义是自然语言中的一个普通现象。
长期以来,语言学家们对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曾试图对歧义进行探讨,但由于其回避以致排斥语义的深层分析而碰了壁(宋协立, 1985)。
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提出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说,认为歧义是发生在深层语义与表层句法之间的现象,即同一表层句法结构有两个或多个深层语义。
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语言学家们(Ruth.M. K enpson,1977;Parlmer,1981;R.G.Simp2 son,1989;etc)对英语中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者(宋协立,1985;沈家煊,1985;张法科,1995,周言人,1997;袁晓宁,1998;林洪志,2001;尹富林,2002,等)也开始探讨英语歧义成因、类型及其排除方法等。
同时,汉语界权威语言学家们也开展了汉语中歧义现象的研究(朱德熙, 1980;吕叔湘,1984;徐思益,1985)。
但对英汉歧义的对比研究却很少。
虽然英汉与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两者在语音、语法结构、语义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然而,通过大量的研究,人们发现在差异的背后很多相近或相同的特性存在于所有语言之中,也就是说,语言是有共性的(程工,2001)。
不同语言特点的研究和语言的普遍现象的研究,都是语言研究的方向,当前,基于不同语言特点寻求某种共性似乎是一种重要的倾向(赵世开,1999)。
本文以英汉某些典型的句法歧义结构之间存在的共性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现代句法理论的一些分析方法,针对歧义的类型、表现形式及内在结构作一番探讨。
句法歧义(syntactic ambiguity)又称语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或结构歧义(struc2 tural ambiguity),是由于句法结构原因而造成的多义现象。
当同一表层结构或表层结构的一部分具有不同的深层结构时就会产生歧义(徐烈炯, 1988)。
句法歧义的成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第一,层次;第二,语法关系;第三,语义关系;第四,粘合程度;第五,语义辖域和焦点(沈家煊,1985)。
本文将从以上5个方面对英汉句法歧义句的共性进行探讨。
一、多项式定义结构中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定心结构(modification)是指一个名词性中心项和一个或几个修饰项构成的语言结构。
定心结构因修饰项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偏项前置型定心结构(premodification)和偏项后置型定心结构(post modification),由于汉语中偏项后置型定心结构并不常见,本文只比较英汉前置型定心结构中的歧义现象。
在多项式定心结构中,由于一个名词中心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修饰语,因修饰的层次不同,语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释。
如:1.the deep blue sea从树形图1a中可见,deep和blue是并列修饰语,都修饰中心项sea,该短语可以理解为“深的蓝色海洋”。
从树形图1b中可见,deep是副词,首先修饰形容词blue并构成形容词短语7deep blue ,再修饰中心项sea ,这时可解释为“深蓝色的海洋”(树形图参照Andrew Radford ,1981)。
同时汉语中也有类似的结构,如短语:2.红瓦房子我们可以用框式结构来分析该短语: 2a 和2b 分别可以解释为“由瓦盖成的红色的房子”和“由红瓦盖成的房子”。
这种歧义现象是由于修饰层次不明确造成的。
根据修饰项不同词类,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1)形容词+名词+名词 如:红瓦房子/hot evening drink (热的晚间饮料/炎热的夜晚饮用的饮料)(2)形容词+名词所有格+名词 如:年轻的工人的母亲(工人的母亲,母亲年轻/工人的母亲,工人年轻)/a handsome man ’s shirt (一件漂亮的男衫/一个潇洒男子的衬衫)(3)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名词所有格+名词 如:这些孩子的妈妈(这个孩子们的妈妈/这些孩子的妈妈们)/her child ’s face (她那孩子气的脸/她的孩子的脸)(4)名词+名词+名词 如:女子理发店(专门给女同志理发的理发店/职员都是女性的理发店)/nursery school provision (托儿所教育用品/幼儿园的食品)以上我们列举分析的都是含有两个偏项的定心结构。
然而,当定心结构的偏项不止两个时,其内部结构关系则更为复杂。
偏项越多,内在结构关系往往越复杂,歧义存在的可能性就越大,试看下面两例:3.genuine gold coincontainer84.“两个长头发的老师的孩子的小伙伴”同样也有多种义项。
由此可见,在多项式定心结构中,当某个偏项既可修饰另一个偏项,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偏项一起作用于中心项时,往往会产生歧义现象。
但应该指出的是,在多项式定心结构中,具体存在着几个义项,不仅仅取决于语法结构,还取决于结构中各项的语法及语义特征,这些特征的相互作用对歧义结构的语义起到制约作用。
二、体词化结构中语义关系不同所造成的歧义在英、汉语中,语句体词化(nominaliza 2tion )种类很多,本文仅对与歧义有关的结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即英语中的[Verbal/action N +of +N ]和汉语中的[V +“的”+N ]两种结构形式。
在体词化的结构中,其原有的清晰语法结构关系被隐去,但这种依稀可辨的句法和语义关系仍起一定的潜在作用,在[Verbal/action N +of +N ]和[V +“的”+N ]这两种结构中,通常隐含着两种不同的谓语序列。
例如:5.shooting of the lion (X shooting the lion )6.打伤的小孩(X wounding the child )“the lion ”和“小孩”是受事者(recipi 2ent ),该体词化结构内部隐含着动宾结构关系,但有时此结构也可隐含主谓关系。
例如:7.the arrival of the guests (The guests ar 2rive )8.正起飞的飞机(The plane is taking off )“the guests ”和“飞机”在上例中是施事9者。
但并不是在所有的体词化结构中名词的语义关系如此确定,有时名词既是动词性名词所含动作的施事者,也可是该动作的受事者,例如:9a.It is the love of G od which inspires men to work for their fellows .(是上帝对人们之爱,激励人们为他人工作。
(G od 是施事者)9b.是(人们)对上帝之爱激励人们为他人工作。
(G od 是受事者)同样,汉语中类似例子也不少。
例如:反对的是少数人/援助的是中国/关心的是他母亲/扮演的是有名的演员“反对的”、“援助的”、“关心的”和“扮演的”可以指“反动者”、“援助者”、“关心者”和“扮演者”(施事),也可以把“被反对者”、“被援助者”、“被关心者”、“被扮演者”(受事)。
以上歧义的产生有一定的句法和语义的限制。
首先,这些句子的多义是代表这些句子的句式所固有的。
其次,动词是“双向”的(朱德熙,1980)。
再者,组成这些短语或句子的词的语义特征最终决定了这种句式的歧义性。
由此可见,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对歧义的产生都是重要的,两者缺一不可,它们在互相呼应、互相协调中共同导致歧义的产生。
三、并列结构中粘合程度不同所造成的歧义本文所说的并列结构指由一个并列连词连接两个等同构成成分的结构。
英、汉语中都有不少的并列连词,限于篇幅,本文只选择英汉语中最有代表性的同“and ”和“和”构成的并列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从歧义的角度作一番探讨。
英语中由“and ”和汉语中的“和”所构成的并列结构中由于粘合程度不同,往往存在一个“联而且合”(combinatory coordination )和“联合不合”(segregatory coordination )的语义结构关系。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同一并列中有时“联而且合”和“联而不合”的结构语义关系模棱两可,从而出现歧义。
如:10.Joe and G eorge bought two pounds of meat.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Joe 和G eorge 合买了两磅肉,也可以理解为Joe 和G eorge 各自买了两磅肉。
汉语中类似的句子也不少,例如:11.老王和老赵是看他们的老朋友去了。
同样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老王和老赵一起去看望他们的老朋友了,也可以理解为老王和老赵分别去看他们各自的老朋友了。
有时,并列结构中名词前存在修饰语,即当并列结构与定心结构组成更大的语言结构时,往往也会产生歧义。
如:12.Male students shouldn ’t grow long hair andbeard.1 从Tree 12a 和Tree 12b ,我们可以看到NP 构成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意义。
Tree 12a 表示“男学生不应该留长头发和长胡子。
”Tree 12b 表示“男学生不应该留长头发,也不应该留胡子。
”同样地,“重要的书籍和文件”也存在着歧义。
四、否定结构中语义辖域和焦点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在英汉结构中,否定式通常都是在句子结构中插入否定词构成的,英语中主要是插入“not ”或“no ”,汉语中则多用“不”或“没有”。
近年来,人们发现数量词、情态动词和副词都有一个语义辖域问题。
否定词的辖域通常指某一语段中位于否定词后面的那一部分,由于否定词的影响范围不同会造成英、汉语否定句式的歧义现象,否定的范围可以为局部否定和全部否定。
13.His object is not to eat.“not ”否定不定式“to eat ”,是局部否定,意思为“他的目的在于不吃饭。
”“not ”否定谓语动词“is ”,是全部否定,意思为“他不在吃饭。
” 14a.我没有一次/看完。
“没有”修饰“一次”,表示每次都没有看完。
14b.我没有/一次看完。
“没有”修饰“一次看完”,表示是分几次看完的。
11英语否定词否定范围通常是从否定词本身开始到句子的末尾。
如果句子中带有后置状语从句或宾语从句,它的否定范围则可以从主句延伸到从句。
如大学英语精读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15.I didn ’t teach because teaching in easy forme. 根据上面的树形图,我们可以将15a 解释为“因为教书对我来说很容易,我没有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