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东营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伫立(zhù)讪笑(shàn)叱咤风云(chà)B.滑稽(jì)繁衍(yǎn)妇孺皆知(rú)C.祈祷(qí)苍穹(qióng)苦心孤诣(yì)D.荒谬(miù)呜咽(yàn)根深蒂固(d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诅咒逞强略胜一畴B.劫难挑畔迫不及待C.畸形忌讳巧妙绝伦D.震憾褴褛面面相觑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第十四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一筹莫展,默默无闻,令人失望。

B.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严重。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华南虎照片遭到网友和各方面专家质疑之后,那些曾经力挺的有关部门却如土遁了一般,全部销声匿迹。

4.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猴王为能够长生不死,远离花果山去寻仙访道。

在一位樵夫的指引下他来到灵台方寸山,菩提祖师收他为徒弟,赐名孙悟空。

(《西游记》)B.花和尚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都是他的故事。

C.“譬如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这是徐庶赞誉曹操的话。

(《三国演义》)D.丫头傻大姐无意将宝玉与宝钗要成“金玉良缘”的消息透与黛玉,黛玉终于病倒,卧床不起,并在薛宝钗闺成大礼时,坟诗稿,断痴情,香魂一缕随风散。

(《红楼梦》)5.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改正后的语句写在相应的横线处。

进入二十一世纪,①电脑对人们已不再陌生,电脑使用率呈上升趋势。

可是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望子成龙的家长为发展孩子的智力,②纷纷为孩子购买电脑,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我认为学生用电脑,就必须用到正道上,否则将适得其反。

语句①应改为:。

语句②应改为:。

6.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轮悬在苍穹的太阳,一天天迸发出灿烂的希望;,。

真诚是心灵美的体现,是人格美的标志,。

7.感动冰城的203路公交车司机何国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坚守了一名平凡的公交车驾驶员的职责,牢牢把稳了手中的方向盘,保证了乘客的安全,他用平凡的举动感动了冰城市民。

假设你是一台晚会的主持人,请写一段评价何国强的话,来表达内心的感动。

8.按课文原文填空。

(1)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2), 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长歌行》)(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4)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处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7)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对人的心里承受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请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来评价现代人所具备的心理素质:,。

二、阅读(45分)(一)阅读《曹刿论战》,回答文后9—12题。

(10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 (2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牺牲玉帛公将鼓之10. (2分)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一项:()又何间焉既克,公问其故间故遂与外人间焉故克之登轼而望之曹刿请见之请故逐之战则请从11. (4分)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2. (2分)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二)阅读《“脑疲劳”是怎么回事?》,回答文后9—12题。

(10分)“脑疲劳”是怎么回事?张景臣①“脑疲劳”这种说法虽然比较新鲜,但这种现象早已有之。

“脑疲劳”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患者尤以脑力劳动者和在校学生为多。

据专家调查分析,我国青少年群体当中,大约有50%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脑疲劳”。

令人忧虑的是,这种现象还有逐步蔓延的趋势。

许多家长与教师不明白这个道理,还误以为孩子不求上进。

殊不知患有“脑疲劳”的孩子能维持原有的状态已属不易。

一般来说,“脑疲劳”通常表现为心理紧张、精神不振、思维紊乱、情绪波动、反应迟钝、记忆衰退、注意力分散和头晕头痛等。

一旦出现“脑疲劳”,必须及时调整与治疗。

否则,任其发展,轻则降低学习、工作的效率,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危及健康,引发多种身心疾病,甚至遗憾终生。

那么,“脑疲劳”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②从“身”的角度来看,有两个原因:一是用脑过度,导致物极必反,久而久之,大脑“疲劳”容易而“恢复”却十分缓慢;二是护体不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毛病严重影响了脑功能的正常发挥,比如颈部气血不畅,便会造成营养物质向脑部输送困难。

③从“心”的角度来看,也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时代更强调既拼体力又拼脑力;二是家庭、学校、个人面对严峻升学与谋职形势,被迫人为地加大了大脑的工作强度。

消耗过大而摄养不足,自然会导致“脑疲劳”。

④伴随着科技的猛烈发展,人类已进入揭示生命奥秘的历史阶段。

就人类“脑功能”而言,至少有两大课题亟待研究:一是如何避免或消除“脑疲劳”或“脑萎缩”(近年来已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大脑潜力,更好的造福于社会人群。

现代青年学生自强、勤奋、好学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和方法。

否则,不仅违背善良的初衷,反而会导致大脑长期超负荷运转,诱发典型的“脑疲劳”现象。

在这方面,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不过,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出现了轻微的“脑疲劳”现象,也不必过分紧张。

应该放松身心,学会科学用脑,做到劳逸适度,让大脑保持最佳状态。

同时,还要注意饮食与睡眠,也可以适量的脑部运动。

⑤只要方法科学,持之以恒,消除大脑疾患,挖掘大脑潜能,就决不是镜花水月的痴心梦想。

但愿每一位青年朋友都能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最终战胜“脑疲劳”,进而追求“脑轻松”的理想境界!13. (3分)概括选文的说明中心。

14. (2分)指出下面语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⑴大约有50%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脑疲劳”。

()⑵还要注意饮食与睡眠,也可以做一些适量的脑部运动。

()15. (2分)第④段加线的“善良的初衷”指代什么?16. (3分)结合本文内容与生活实际,提出几条消除大脑疲劳、发觉大脑潜能的建议。

(三)阅读《爱,从不卑微》,回答17—21。

(13分)爱,从不卑微①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

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是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富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②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的孩子们募捐的纸箱。

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来的教室里。

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的望着前方。

③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的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

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老头。

④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

他佝偻着身子吃力的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的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

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⑤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的、或新或旧的捐款。

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我的面前,一只枯黑的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⑥我惊讶的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子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⑦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

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⑧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⑨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的丢掉。

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17. (2分)如何理解⑧段加点的“消瘦”一词的含义。

18. (2分)为什么说老人的生命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的血脉”?19. (4分)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就有了答案”。

请问“我”为什么而“困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20. (2分)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后面却说“我”对老头的行为赶到“惊讶”、“震撼”,并产生了“敬意”。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1(3分)有人常常抱怨这个世道的势力和冷漠,但人性的光辉却在汶川大地震中熠熠闪耀,每时每刻都有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发生。

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爱,从来不卑微”的理解。

【连接】材料一:报道称:企业家们一掷千金,出资亿元,为灾区孩子建“震不垮的学校”;明星大腕成龙、李连杰慷慨解囊,捐赠千万,并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

材料二:爱心传递中感人画面:一位残疾姑娘坐在轮椅上高举善款投向捐款箱;一个头发花白的乞丐将讨来的零钱换成大钞票捐给灾区。

(三)阅读《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回答22—26。

(12分)假如人生没有磨难①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淘汰不了劣者,筛选不出强者,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