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 急性鼻旁窦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细菌性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血常规:WBC正常或减少,分类正常或淋巴细 胞相对增多
• 病原学检查: • ① IFA法检测鼻黏膜印片抗原; • ② RT-PCR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RNA; • ③ 病毒分离:起病3天内标本接种于鸡胚 • 血清学检查:分别测急性期及两周后血清中抗
流行性感冒
• 由流感病毒引起 •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潜伏期短,传染性强
• 临床表现特点:急起高热、全身症状 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病原学】
• 正黏液病毒科RNA病毒
依据核蛋白 (NP)分甲、乙、丙型,血凝 素(H)和神经氨酸酶(N)分亚型
• 病毒最大特点——极易发生抗原性变异
①抗原漂移:亚型内部发生小量变
• 传播速度、广度和人口密度有关
•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获短 期同型免疫力,不同亚型无交叉免疫。
• 流行特征:常突然发生,迅速蔓延, 发病率高和流行过程短; 流行以冬春季节为主; 大流行主要由甲型引起
【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 • 导致局部炎症、病毒血症 侵袭全呼吸道,导致流感病毒性肺炎
预防接种流感疫苗
• 我国目前使用三种疫苗: • 全病毒灭活疫苗 • 裂解疫苗---常用 • 亚单位疫苗
• 接种后2周左右可发挥作用。 • 接种时间:每年9~11月。
②抗原转变:H和(或)N都发生较大的 变异,产生新的亚型(质变)
• 病毒分离:鸡胚培养
• 病毒不耐热、酸,对乙醇、紫外线等 敏感。
【流行病学】
•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自潜伏期 末到发病后5天内,以病初2~3天传染性 最强。
•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通过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 2、肺炎型流感:起病相似,但于发病 1~2天内迅速加重,分轻型和重型
轻型:症状较轻,无明显体征,X线呈 肺炎,1~2周后恢复。
• 重型流感:全身衰竭、剧烈咳嗽、咯 血性痰、呼吸急促,抗菌治疗无效。 双肺呼吸音低,满布干湿罗音。
痰液分离出流感病毒,细菌培养阴性
X线:肺部絮状阴影
【并发症】
• 继发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临床表现】
• 潜伏期1~3天 • 各型流感病毒所致症状基本一致,但
轻重不同。
1、单纯型流感:分普通型和轻型
轻型类似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 普通型(典型):
全身症状重:高热、头痛、肌痛、乏力 呼吸道症状轻:部分病人有鼻塞、流涕 和干咳等。 急起高热,于1~2天内达高峰,3~4天内 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

【诊断要点】
• 流行季节、流行区 • 呼吸道症状轻而全身中毒症状重 • 血WBC减少,病原学、血清学阳性
【治疗要点】
• 按呼吸道隔离病人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 失
• 对症支持治疗 • 早期给予抗病毒治疗: • 金刚烷胺、奥司他韦、中药
• 继发细菌感染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预 防】
• 疫情监测,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病例 • 隔离治疗病人,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房间空气流通 • 锻炼身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