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腰三角形中的常见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中的常见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中做辅助线的八种常用方法几何图形中添加辅助线,往往能把分散的条件集中,使隐蔽的条件显露,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作“三线”中的一线或平行线证线段相等,利用截长补短证线段和差关系或求角的度数,利用加倍折半法证线段的倍分关系等,将不在同一个三角形的线段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或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然后运用等腰(或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方法1 等腰三角形中有底边上的中点时常作底边上的中线
1.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1)DE=DF.(2)DE⊥DF
方法2 等腰三角形中没有底边上的中点时常作底边上的高
2.如图,△ABC中,AC=2AB,AD平分∠BAC交BC于D,E是AD上一点,且EA=EC,求证:EB⊥AB.
方法3 等腰三角形中证与腰有关联的线段时常作腰的平行线或垂线
3.如图,在△ABC中,AB=AC ,点P从点B出发沿线段BA移动(点P与A,B
不重合),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AC的延长线移动,点P,Q移动的速度相同,PQ与直线BC相交于点D.
(1)试说明:PD=QD
(2)过点P作直线BC的垂线,垂足为E,P,Q在移动的过程中,线段BE,DE,CD中是否存在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请说明理由.
方法4 等腰三角形证与底有关的线段时常作底的平行线
4.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边AC延长线上一点,延长BC至E,使CE=AD,
DG⊥BE于G,求证:BG=EG.
方法5补形法构造等腰三角形
5.如图,AB∥CD,∠1=∠2,AD=AB+CD,求证:(1)BE=CE;(2)AE⊥DE;(3)AE平分∠BAD.
方法6 倍长中线法构造等腰三角形
6.如图,△ABC中,AD为中线,点E为AB上一点,AD,CE交于点F,且CE=EF,求证:AB=CF
方法7 延长(或截长)法构造等腰三角形
7.如图,在△ABC中,∠BAC=2∠B,CD平分∠ACB交AB于D,求证:AC+AD=BC.
方法8 截长补短法构造等腰三角形
8.如图,在△ABC中,∠BAC=120°,AD⊥BC于点D,且AB+BD=DC,求∠C的度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