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某古镇周边环境图示及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A. 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B. 街区的挡风防寒C. 街区的通风散热D. 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2. 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A. aB. bC. cD. d【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该地纬度低,气温高,根据该地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冬、夏季分别盛行西北风和东南风,街道走向与盛行风基本一直,有利于通风散热,据此选C。

2题详解】根据题目要求,要保护古镇的原有风貌,所以不能在a处,A错。

要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不能在c、d处,影响湖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C、D错。

只有b处是凹岸,水流较深,可以发展港口运输,有利于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不影响古镇的环境,据此选B。

青海湖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汇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

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附近最为集中(如下左图,黑色区域为水域),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如下右图),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大趋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关于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湖沉积物B. 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有关C. 沙丘东坡缓西坡陡D. 沙丘向湖心移动4. 据图推测,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因素有①西北风②湖陆风③地壳隆起④河流⑤地形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④⑤5. 推测近年来青海湖边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A. 气候干旱B. 过度放牧C. 过度开垦D. 水资源利用不当【答案】3. A 4. C 5. B【解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青海湖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东岸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湖沉积物,A正确。

湖泊东部没有河流注入,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无关,B错误。

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西坡是迎风坡,坡度缓,沙丘东坡是北风坡,坡度陡,C错误。

沙丘向湖岸移动,D错误。

【4题详解】据图推测,图示西岸沙丘的西北部有黑山阻挡西北风,西北风不是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因素,①错。

地形是,⑤对。

湖陆风中湖风吹向陆地,将湖泊中泥沙吹上岸边堆积形成,②有关。

地壳隆起影响整体区域,不仅影响西岸,③错。

河流携带泥沙沉积,是主要沙源,④对。

C对,A、B、D错。

【5题详解】青海省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主要人类活动是利用草场资源放牧。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青海湖边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过度放牧,B对。

气候干旱不是近年来的特点,A错。

高原上以牧业为主,没有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问题,C、D错。

【点睛】湖泊东部没有河流注入,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无关。

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西坡是迎风坡,坡度缓,沙丘东坡是北风坡,坡度陡。

西岸沙丘的西北部有黑山阻挡西北风,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因素是地形,不是西北风。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

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

下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A. 交通拥堵的困境B. 人口集聚带来的就业困难C. 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D. 房价昂贵导致的住房紧张7. 步行化城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 满足城区居民的多种需求B. 尊重传统独特的建筑风格C. 密布商业网点,发展中心商务区D. 减少环境污染【答案】6. A 7. D【6题详解】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据材料可知,步行化城区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

高密度、紧凑布局,说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向郊区的无限度蔓延。

故选A。

【7题详解】本题考查现代交通运输与通信的相关知识。

D项:步行化城区以公交站点为中心,通过公交出行的方式,避免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A项:公共交通存在固定的线路,且属于客运,不能满足城区居民的多种需求,A错误;B项;发展公共交通与尊重传统独特的建筑风格无关,B错误;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步行化城区是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没有中心商务区,C错误。

故选D。

8.为了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许多家庭却并不打算生育第二个孩子,与此现象关系不大的是A. 子女生养和教育成本高B. 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高,对子女依赖程度低C. 部分70后父母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D. 部分育龄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观念有所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全面二孩政策后,由于子女生养和教育成本高,影响许多家庭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打算;部分70后父母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也影响许多家庭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打算;经济的发展,部分育龄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观念有所改变,不想生育影响二孩的生育率;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不高,对子女依赖程度高,家庭负担较重,与不生二孩关系不大。

选B正确。

我国最早以冬至日不少于两小时的日照标准对住宅建筑间距进行了规范,但有些地区达到要求难度较大,后来修订使用了冬至日和大寒日(1月20日前后)两级标准,部分城市也改成了以大寒日为标准规划住宅间距。

有学者提出可结合不同地区住宅的垂直墙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作为住宅规划的参考依据。

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大寒日南墙面直接辐射最大2小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影响表中广州到哈尔滨大寒日南墙直接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太阳高度角B. 云量C. 日照时间D. 地形10. 表中拉萨大寒日南墙直接辐射最高的主要原因是A. 天气晴朗B. 太阳高度角大C. 大气透明度高D. 墙体颜色深【答案】9. A 10. C【解析】【9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寒日太阳仍然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

广州到哈尔滨纬度逐渐升高,太阳高度角减小,故影响表中广州到哈尔滨大寒日南墙直接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故选A。

其它选项说法错误。

【10题详解】大寒日为我国冬季,我国冬季降水少,晴天多,故A错误;广州、昆明太阳高度角比拉萨大,故B 错误;墙体颜色深对直接辐射影响较小,D错误;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C正确。

故选C。

甘肃省乌江镇位于黑河中游,盛产“乌江贡米”。

乌江贡米种植始于唐代,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

上世纪80年代,乌江镇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贡米种植面积逐年萎缩。

2013年乌江镇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育种基地,并大力推进节水农业,“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

2016年,乌江镇建起“乌江贡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恢复“乌江贡米”的生产。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 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乌江贡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A. 夏季高温,热量丰富B. 光照充足,有机质积累多C.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D. 历史悠久,种植技术较高12. 上世纪80年代后,导致“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的主导因素是A. 气候B. 市场C. 政策D. 技术13. 2016年,乌江镇恢复“乌江贡米”生产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粮食产量B. 保护传统品牌C. 发展绿色农业D. 推进农业产业化【答案】11. B 12. C 13. B【解析】【11题详解】“乌江贡米”产于甘肃省乌江镇,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乌江贡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位于西北干旱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多,B正确。

我国各地水稻种植技术差异不大,A错。

水源、热量不如南方有优势,C、D错。

【12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乌江镇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育种墓地,并大力推进节水农业,“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

导致“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的主导因素是政策使该地种植作物转变,市场、气候、技术不是几乎销声匿迹的主导因索,C正确ABD错。

【13题详解】2016年,乌江镇恢复“乌江贡米”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传统品牌,提高收益,B正确。

引进的外地品种产量高,“乌江贡米”产量较低,A错;建立标准化栽培示范墓地,增加稂食产量发展绿色农业、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是主要目的,C、D错。

2017年6月全球最大的海上风能展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与会人员参观了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它位于英国东南距海岸20公里之外的泰晤士河口,但海上风电场基建、维护、并网等投资成本要远高于陆上风电场。

下图为风电场内单个风电机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场的原因是A. 陆地风能资源匮乏B. 海上风力大C. 海上发电成本低D. 海上风能稳定15. 英国海上风电场的建立,给英国带来的影响是A. 使年降水量减少B. 影响民航飞行C. 使陆地风向发生改变D. 影响海底生物及鸟类飞行16. 目前我国风力发电已向海洋进军,但还没有大规模商业应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 市场B. 技术C. 资金D. 政策【答案】14. B 15. D 16. C【解析】【14题详解】英国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A错误;但海上摩擦力小,风力更大,B正确;海上发电站的建设需克服更多自然环境的限制,因而建设成本更高,C错误;虽然海上风能较陆地稳定,但风能发电受风力大小变化的影响,不管是陆地还是海上都不稳定,D错误。

【15题详解】英国的降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上风电场位于英国东南部海域,对英国盛行的盛行西风(西南风)不产生影响;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单个风电机组伸入海底,对海底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风电机组的叶片最高仅110米,不会影响到民航飞行,但对鸟类飞行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本题D正确。

【16题详解】目前我国风力发电已向海洋进军,说明我国已经掌握了海上风力发电的技术;风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量大,而海上发电靠近市场;海上风力发电要大规模商业开发,需要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且大规模开发,投资巨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