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 杭西高2019年12月高二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

A.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B.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C.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 D.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新式武器 2.1916年,德军在某地发动了一场战役,试图将其作为“碾碎法军的磨盘”。该地位于下图中的

A. ①处 B. ②处 2

C. ③处 D. ④处 3.世界在进入二十世纪时出现了新的特点:既不是美国建国之初还处于弱小时期的世界,也不是英法老牌帝国主义当年称霸一时的世界。这是一个复杂而又需要重新认识的世界。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的威尔逊政府需要为美国制订一个与时代相适应的外交战略。下列有关威尔逊的言行按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①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②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③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④回到美国后,他就陷入了一场与参议院就批准《凡尔赛条约》以及国联问题的斗争中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③②① 4.德国“施里芬计划”的主要战略计划是:先在西线集中主要兵力,短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迅速结束战争。这个计划的最大缺陷是 A. 速战速决 B. 两线作战 C. 对自己估计过高,对对手估计过低 D. 与德国国情不符 5.一个西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这种观点 A. 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 B. 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 C. 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 D. 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 6.1921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日本是英国的旧友,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当今英美关系极为和谐,我认为首先应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这表明英国的主要意图是 A. 维持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B. 调和美日之间的矛盾 C. 极力维护英日同盟 D. 加强与美日的友好合作 3

7.1930年,希特勒在一次演说中说,“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那他2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德国)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对希特勒所谓的“空间理论”出台的背景理解正确的是 A.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B. 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C. 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 D.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 8.出于保密需要或者是为了彰显某种意图,战争中军事行动往往都有一个代号。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关行动描述错误的是 A. 巴巴罗萨计划:企图动用规模空前的兵力对苏联实行“闪电战” B. 曼施坦因方案:主攻方向放在德法边境的阿登山区,以达到奇袭效果 C. 海狮计划:最终被迫不定期推迟,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D. 霸王行动:执行德黑兰会议决议,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 9.如图所示战役发生时,二战其它战场正在进行的是

A. 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战 B. 日本正加紧对中途岛的进攻 C. 意大利宣布投降并退出二战 D. 苏德在库尔斯克地区展开激战 10.下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4

A 一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国宣战 独占了中国山东和东北的市场 B 英法美日签订《四国条约》 日本取得与欧美列强平等地位 C 德国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法西斯的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 D 美英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A. A B. B C. C D. D 11.《日本侵华的铁证:日本记者镜头下的九一八事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了日本记者镜头下的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料,图片来源均是当时日本记者所拍,因此史料价值及其重要,同时编者提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十四年抗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 B.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军民开始了全面的顽强抵抗 C.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D.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12.张伯伦相信,通过一场重要的外交活动,他为他的同家已经赢得了一个重大胜利。刚下飞机,这位喜形于色的首相面对着昂扬的人群宣称:“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并称这是“一个全面且彻底的失败”。张伯伦的这场外交活动是 A. 凡尔赛会议 B. 慕尼黑会议 C. 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 D. 缔结《非战公约》 13.下图所示为二战初期法国战场形势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5

①法军对马奇诺防线的迷信 ②德军在后方实施合围 ③法军的战争经验主义 ④维希政府的软弱无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4.1940年9月,丘吉尔在演讲中说:“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他所赞誉的事件是 A 敦刻尔克大撤退

B. 不列颠空战 C. 美国通过《租借法》 D. 百团大战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美、英三国举行波茨坦会议,并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此公告声明 A. “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B. “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C. “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战役相配合。”

.6

D.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16.“到了11月中旬,隆冬来临,德国坦克乘务员发现,坦克推进装置上……的油已经凝固。……12月初,一场大雪使气温突然下降到华氏零度以下,……希特勒的军队陷入绝望的境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在下列哪一战役中出现 A. 莫斯科战役 B. 柏林战役 C. 库尔斯克战役 D. 阿拉曼战役 17.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斯大林发表讲话:“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红场阅兵所显示的信心和意志鼓舞着苏军战士,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据此判断,这次战役的意义在于 ①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 ②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④迫使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读图漫画。下列对它所反映的战役表述正确的有

①巴巴罗萨计划顺利推进中 ②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7

③德军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 ④苏德战场发生根本性转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进行的两次重大军事行动,不仅逆转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而且加速了盟军的反攻和胜利的到来。请观察下面示意图,选出这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地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0.下图是二战中一次军事行动路线图,此军事行动后

.8

A. 中国战场开始进入局部反攻 B. 日本关东军遭受毁灭性打击 C. 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D. 盟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21.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今包头市九原区),抵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一举措 A. 加强北部边防 B. 使“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 C. 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D.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 22.御制《至圣先师孔子赞》碑在陕西富平县被发现。碑文载:“集厥大成,序书删诗,定礼制乐,上召往绪,下示来型,道不终悔,秩然大经,孔子之道,千圣所同。……康熙二十五年七月初四日。”康熙帝制此碑旨在 A. 说明“六经”是儒家宝贵遗产

B. 宣扬孔子追求礼乐文明的一生 C. 打击分裂势力,完成国家统一 D. 推崇儒家文化,缓和民族矛盾 23.中国自秦代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机构中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相关的是 ①秦代的道 ②唐代的鸿胪寺 9

③唐代羁縻府州 ④元代宣政院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③ 24. 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粤岭限南天设险 秦通舟楫凿嵯峨。”该诗句所反映的水利工程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 A. 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 B.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C. 基本解除黄河水患 D. 便于秦始皇平定岭南 25.《资治通鉴》记载,温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以下做法体现温彦博观点的是 A. 把突厥置于边疆,但散居各州县,各使耕田,变其风俗,使之“化而为汉”

B. 尊重突厥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给予突厥族以某种限度的自治权 C. 内迁突厥,但保全各旧部,把游牧民变成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D. 分而治之,分散突厥各部在其旧地,设都护府管辖 26.“或许因为他(太宗李世民)本身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之故,因此无论胡汉,都能一视同仁。这种作风对有唐一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体现唐太宗“这种作风”的是 A. 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 B. 选其(突厥)酋长,使入宿卫 C.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D. 对宗教一体扶植,“示存异方之教” 27. 唐朝诗人胡曾有诗:“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该诗中所说的“胡”主要指:( ) A. 西突厥 B. 东突厥 C. 匈奴 D. 蒙古 28.21世纪中国提出了伟大的“一带一路”思想,“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5000年中国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山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