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专项训练:湖泊

2020届高三专项训练:湖泊

高三专项训练:湖泊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成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往往成群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玛珥湖一般具有四周封闭完好、湖水较深、湖面平静、生物较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下图为玛珥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 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变质作用B. 岩浆活动C. 地壳运动D. 流水堆积2. 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于A. 雨水和地下水B. 地下水和河流水C. 冰川融水和河流水D. 冰川融水和雨水3. 玛珥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A. 生物残体B. 河流携带的泥沙C. 早期喷发的火山灰D. 风力沉积物【答案】1. B 2. A 3. C【解析】本题组考查火山形成的湖泊地貌及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解读能力。

学生需要关注材料中的“喷发前发生爆炸形威洼坑并积水而形成”、“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等字眼,并注意图示中湖泊沉积物中多火山灰及伴随火山喷发产生的沉积物等。

1.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威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多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因此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火山喷发即岩浆活动,选B。

2. 根据材料,玛珥湖中多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地势低凹可以收集雨水,地下水丰富,因此,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于雨水和地下水,选A。

3. 根据图示信息,玛珥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火口沉积物、爆发角砾岩、火山筒位居中间,因此火山喷发物如火山灰将会是最早的沉积物,据此选C。

羊卓雍错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一个封闭型内陆湖,湖面海拔约4450m,湖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较大,近年来羊卓雍错水位逐年呈波动下降趋势。

读下图完成4~5题。

1974--2009年羊卓雍错水位年内变化特征4. 羊卓雍错流域A.北部支流比南部支流长B.湖泊北部盐度高于南部C.湖水主要来自冰川融水D.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5. 下列月份中,羊卓雍错流域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A.二月B.五月C.八月D.十月【答案】4. B 5. C【解析】4.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北部相比,湖泊南部支流较长,数量较多,入湖水量较大,盐度较低,故B正确,A错误;湖泊处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温低,为高原山地气候,降水较少,主要为冰川融水,自然带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CD错误。

5. 从图中可以看出,羊卓雍错水位在九、十月份最高,水位升高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降水最多的月份比九月份稍早,故答案C正确。

的的喀喀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湖面海拔3821米,面积约8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平均水温13℃,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船可通航的高山淡水湖。

湖中有52个岛屿,其中太阳岛上有印第安人的古迹。

从普诺到瓜基之间有定期的轮船,便于游客往来。

下图示意的的喀喀湖位置。

据此完成6~8题。

6. 湖中岛屿上的印第安人早期应主要从事A. 畜牧业B. 旅游业C. 捕捞业D. 采矿业7. 的的喀喀湖大船可通航的有利条件是A. 湖面广,湖水深B. 淡水湖,不结冰C. 内陆湖、水位高D. 风景好、游客多8. 前往的的喀喀湖旅游的最佳的时段是A. 3月至5月B. 6月至8月C. 9月至11月D. 12月至次年2月【答案】6. C 7. A 8. D【解析】6. 湖中岛屿面积较小,位于高原的下陷盆地上,气候干旱,草场面积小,不适宜发展畜牧业,A错。

旅游业出现较晚,早期印第安人应以原始农业为主,B错。

附近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D错。

由于湖泊面积大,水深,且位于低纬度地区,湖泊内的渔业资源丰富,最早有可能主要从事捕捞业,C对。

故选C。

7. 由材料可知,“面积约8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湖泊面积大,水深,通航能力强,所以可以通航大船,与湖水的性质及旅游业无关,A对,BCD错。

故选A。

8. 根据的的喀喀湖的位置来看,位于南半球,四周被高大山脉包围,降水少,湖泊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每年12月-次年2月,为南半球夏季,气温高,此时冰雪融水多,湖泊水位高,适宜大船通航,为旅游最佳时间段,故选D。

乌尔米耶湖(下图)位于伊朗西北部阿塞拜疆地区巨大的中央低地底部,没出水口,最长为140千米,最宽为55千米,海拔1275 米,湖水深度春季为4~6 米,夏季仅1~2 米。

据此完成9~11题。

9. 该流域降水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其原因主要是冬春季节A.受西风带影响B.利于水汽凝结C.空气对流旺盛D.湖面宽广10. 导致该湖夏季水深变小的原因是①泥沙淤积②蒸发旺盛③入湖水量减少④引湖灌溉用水增加A.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1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湖面临的变化最可能是A.湖面上升B. 面积缩小C.生物多样性增加D.湖风增强【答案】9. A 10. C 11. B【解析】9. A项,由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整体位于大陆内部,气候较干旱,但由于冬季风带南移,所以受西风带影响,带来一定的降水,所以该流域降水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

B项,任何季节地形抬升均有利于水汽凝结,伊朗地势复杂,可以形成地形雨,所以冬春季节地形上利于水汽凝结。

C项,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空气对流并不旺盛。

D项,湖面宽广度在冬春季节和夏秋季节基本是没有变化的。

10. 导致该湖夏季水深变小的原因主要是当地大致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且夏季降水少,入湖水量少,所以②③对。

冬季降水多,流量大,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更多,①错。

根据材料可知,该湖没有出水口,可以判断水为咸水湖,不能引湖水灌溉,④错。

11. 该地气候干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更加旺盛,湖水减少,湖面于是就会下降,湖泊面积缩小,进一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湖泊面积减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减小,湖风减弱。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

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

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

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

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完成12~14题。

12. 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A. 地壳断裂下陷B. 河流改道C. 褶皱凹陷D. 冰川作用13. 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B. 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C. 气温高,蒸发旺盛D. 太阳高度角小14. 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主要是由于A. 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B. 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C. 湖岸沿线水质好D. 湖岸沿线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答案】12. A 13. B 14. D【解析】12. 由材料可知,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与东非大裂谷一样是由于强烈的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是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凹陷,加上该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汇入积水成湖,A正确;B、C、D都错;故选A。

13. 12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南移,该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处于一年中的湿季,降水丰富,入湖水量大,入湖径流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湖水透明度降低,同时还给湖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湖中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也会降低透明度,B正确;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有利于泥沙沉积,不会降低湖水透明度,A错;气温对湖水透明度影响较小,太阳高度角与湖水透明无直接因果关系,C、D错。

14. 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湖水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有利于慈鲷鱼的生长,也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为慈鲷鱼提供充足的饵料,从而导致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D正确;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慈鲷鱼生长,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河流入湖,A错;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B错;水质差别不大,C错;故选D。

二、综合题。

1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凡湖为高山淡水湖,盛产鱼类。

湖面海拔1916m,蓄水量约585 亿m3,湖水由拉兹丹河经阿拉斯河注入里海。

入湖水量约13 亿m3/年,出湖水量约1 亿m3/年,湖水蒸发旺盛,损耗大。

20 世纪30 年代,当地对拉兹丹河进行梯级开发,人为将出湖水量增加到12 亿m3/年。

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禁止引用湖水、冻结湖上一系列动力和农业工程等措施。

左图示意塞凡湖地理位置,右图是 A 城市(海拔907m)的气候资料。

(1)归纳 A 城市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塞凡湖湖水蒸发旺盛的原因。

(3)说明拉兹丹河梯级开发所产生的主要效益。

(4)推测当地政府提出禁止引用湖水的原因。

【答案】(1)特征:年降水量小,不到300(或280 左右)毫米;冬春季(或3~5 月)降水多,夏秋季(7-9 月)降水少。

(原因: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年降水量少;冬春季节西风从海洋带来一定的水汽,降水略多(2)流域降水量少,气侯干旱,空气干燥;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气温较高;湖泊蓄水量大,多大风(3)拉兹丹河落差大,水能丰富,梯级开发可获得廉价的水电;增加灌溉面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4)湖泊水位下降,面积减小,气候更加干早;湖泊水量锐减,水质恶化;湖中鱼类数量减少等【解析】(1)降水特征要从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分配进行描述分析。

该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年降水量不到300(或280 左右)毫米,年降水量小;冬春季季节由于风带气压带南移,该地受西风影响,从海洋带来一定的水汽,降水略多;夏秋季(7-9 月)降水少。

(2)塞凡湖湖水蒸发旺盛的原因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塞凡湖为高山淡水湖, 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年降水量少,气侯干旱,空气干燥,蒸发旺盛;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气温较高,降水少,太阳辐射强,湖水蒸发旺盛;入湖水量大,出湖水量小,湖泊蓄水量大,昼夜温差大多大风天,加剧的湖水的蒸发。

(3)河流的梯级开发主要是以发电,带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拉兹丹河落差大,水能丰富,梯级开发可获得廉价的水电;梯级开发可增加灌溉面积,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 近年来, 因为引水发展农业、发展经济而导致湖泊水位下降,面积减小,气候更加干早;湖泊水量锐减,水质恶化,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湖中鱼类数量减少等;政府提出禁止引用湖水,有利于恢复塞凡湖的生态。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查干诺尔湖是位于内蒙古中部的封闭型内流湖,由咸淡分明的东、西两湖组成。

雨季时,其中一湖的湖水会越过两湖间的天然土坝向另一湖泄水。

20世纪90年代,人们为了引用东湖水源,在土坝上修筑水闸,队断了两湖间的水体交换。

受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西湖不断姜缩,至2002年几乎干涸,湖区盐碱尘暴多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