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A.都实行王位世袭制 B.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C.都由部落联盟发展而 D.都由部落联盟首领担任最高统治者2.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这三次“革命”是指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3. 有人认为,唐代“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和谐在政治制度上的突出表现是A.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建立了军镇制度D.实行三教并行制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历程。

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对应的是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会打洞”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5.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抽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

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自波斯的商人6.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新中国在这一外交方针指导下的外交实践有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②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③参加万隆会议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7.某博客的一个帖子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绘制了一个示意图(如图)。

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一超多强”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A.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B.法国、德国、英国、日本C.亚洲、非洲、拉丁美洲D.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8.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

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分封制 B.实行了内阁制 C.设立了军机处 D.郡县制受到挑战9.“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以‘个人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0.“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会议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巴”。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君主派最终推翻了共和政体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共和制的确立不符合法国国情11.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 秦、唐、元B. 汉、宋、明C. 秦、元、清D. 秦、唐、明12.右图是大西洋塞内加尔海域的戈雷岛,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警示世人的世界文化遗产,展现的是非洲黑人的悲惨命运和殖民主义的罪恶,是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

15~19世纪,至少有xx万黑人从戈雷岛被转卖出去,有500万死于途中。

你认为下列遗址中,可以与戈雷岛并列的是A.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B.长城、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C.北京的圆明园遗址 D.河南安阳的殷墟13.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提高到权力的顶峰。

”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14.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15.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16“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A八七会议 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17、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②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③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④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③18.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下列有关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A“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B两次分离都是因为外侵略造成的C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 闻一多在诗中所指的分离曾长达19、《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 B. 中华民国建立C. 抗日战争爆发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xx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第Ⅱ卷(50分)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1、(24分)材料一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英佬把家当。

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

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材料三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

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

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

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

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材料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材料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3)结合这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3)(3)材料四中说“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此前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什么?(2)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2)(4)材料五中这次“远征”指哪一历史事件?(2)说明材料六中“天翻地覆”的含义。

(2)22、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周宣王的时候,无力决定鲁君的继承人。

……周平王东迁洛邑时,自己的地位就等同于诸侯了。

从那以后,问周天子传国九鼎轻重的事情出现了,用箭射伤天子肩膀的事情出现了,天下大乱,再没有把天子看作天子的了。

于是周王朝的统治权分散到十二个诸侯国,后又合并为七个强国,最后被很晚才封为诸侯的秦国灭掉。

——《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

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

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2)为解决材料一出现的问题,材料二中的统治者在地方实施了什么政治制度?(2)这在当时有什么意义?(3)(3)元政府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3)元朝设置行省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

(3)23.(10分)材料一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力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材料二西欧……是美国有力的竞争对手。

……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导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