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PPT课件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PPT课件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斯特鲁米林——30% 舒尔茨——33% 丹尼森——35%
(2)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传播 发展 转化 促进
教育
科学技术
生产力
提高
经济发展
(3)学校实体直接或间接地拉动经济增长
刺激消费、盘活资金 学校各种设施建设 后勤社会化
2.教育的政治功能
赫钦斯(永恒主义者):

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即经历了许多世纪而达到古典著作水平 的书籍,是学校教育内容的中心。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将这些具有永恒价值的 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也即教育要传承经典文化,使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1)传递和保存文化(延续文化的功能)
文化(纵向、横向)
选择、整理、传递、保存
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2)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妇女文化程度越高,生育水平就越低,已是各国共同的事实。 (3)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迁移 劳动者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 通过教育,使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从而具有在社会 生活中流动的可能,进而改变人口的构成。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概念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是指教育按照其价值目标和理想,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 析,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批判的过程也是选择的过程,但批判还具有改造的功能,是选择功能的深化。
教育是按照教育本身的最高理想——“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不断地对现实文化
“古之王者,建国群民,教学为先。”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 ‘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 “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 ——朱熹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清.朱舜水《劝兴》 柏拉图:《理想国》



凯兴斯坦纳:《工作学校要义》
(1)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政治民主
民主意识
教育(前提与保证)
(2)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领导者
管理者 社会公民 教育
3.教育的文化功能


巴格莱(要素主义者):
文化是人类共同努力、分工协作的结果。人类只有掌握了文化,才能避免堕 落和毁灭,所以,学校应成为传授“文化遗产”的机构,要通过学校教育使 这些遗产在新生一代中再生出来,从而使社会健康的发展。
教育 年数 12 16
经济收入 18~24 25~34 35~44 45~54 55~64 64以上 10.04 19.75 24.75 27.01 25.04 13.12 14.81 28.77 38.03 45.60 41.13 21.14

教育与劳动者的无形收入:
——子女学习的收益; ——个人情意特征的转变 ——工作环境的改善;


——家居管理方式的改变;
——医疗支出的节省; ——理财能力的改善; ——消费行为的改变
因此,受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 文化技术水平,改善劳动质量,从 而提高受教育者未来取得较高收入 的能力。

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
教育 (1)熟练劳动力 (2)提高劳动者素质 经济增长
(1)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进行肯定和否定性的评价,对文化的发展进行引导,使之向着“善”的方向发展

(5)融合文化的功能
教育
了解 认识 借鉴 吸收
文化
文化

(6)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教育过程本身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7)教育与文化繁荣

通过教育传递、保存文化,从而保证了文化的“厚” 通过教育传播、交流文化,从而保证了文化的“博” 通过教育选择、净化文化,从而保证了文化的“精” 通过教育创造、更新文化,从而保证了文化的“新”
文化
人们对文化(物质、制度、精神)理解和接受
教育

(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文化 教育 活跃
人的思想、智慧、情感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虽是文化传递的手段,但又不等同于文化传递,它对文化的传播是有选择的 教育的文化选择有两个标准: 一是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 二是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 教育选择文化不只是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更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能力, 促进人的发展

通过教育融合、转换文化,从而保证了文化的“合”
4.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主要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对人口质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是放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放在高等教育上? 义务教育在提高人口质量和民族素质中作用最大 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全民性和全面性,因此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 工程,具有国家之本、民族之本和人生之本的重要地位。

美国1983年发表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指出:
“若想维持和改进我们在世界市场上尚有的一些竞争力,我们必须致力于改革 我们的教育制度。”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斯宾斯:筛选假设理论 皮奥雷、道林格: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教育的个体经济功能:

教育与劳动者的有形收入:
美国不同教育水平男性的平均收入(单位:千美元/年)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经济 2.教育与政治制度 3.教育与社会文化 4.教育与社会人口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经济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