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内容】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 )不亦说乎()不愠(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不惑( )不逾矩( )(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好之者( )笃志(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3.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 编撰而成。
它以 体为主,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
宋代把《论语》与 、 、 并称“四书”。
论语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国人, 末期 的 家、 家、 家, 思想学派的创始人。
【评价方式】1.在课前预习部分,通过识记课下注释,查阅资料,检验学生的整合能力。
2.通过小组内交流学习讨论,落实注音和重点字词。
【练习内容】一、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二、按要求默写句子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三、此文哪些句子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些又是论述自身道德品质修养的?试作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选择其中一句或以上,谈谈你的理解何体会?【评价方式】1.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锻炼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而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课堂总结环节,检验学生是否达成本课的知识目标,是否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
【测评内容】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饭疏食饮水水:热水B.传不习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C.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D.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辍耕之垄上B.学而不思则罔则有去国怀乡C.其不善者而改之其真不知马也D.于我如浮云皆朝于齐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孔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创始人。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
如温故而知新、任重而道远、舍生取义等。
4.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2). 吾日三省吾身5.请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在《〈论语〉十二章》中选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
【评价方式】 1. 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再次检验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课前预习反馈】教师给出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口头翻译,并朗诵其中的章节。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感知内容。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反复诵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诵读,大声朗读2. 整体感知默读圈点:圈出课下标注的重点字词。
小组讨论:文章论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设计意图】1. 朗读成诵,为下一步感知内容蓄势。
.2.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学会有效的倾听和理性的表达。
【 疏通文义,感知内容】口头翻译全文,并按照内容分为哪几方面?小组竞赛。
【设计意图】小组竞赛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快速有效梳理,及对知识点的巩固。
【品读文章,深入探究】1.颜回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和他的关系如何?2.此文哪些句子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些又是论述自身道德品质修养的?试作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选择其中一句或以上,谈谈你的理解何体会?【设计意图】1. 通过品读,培养学生的联系思维、辩证思维和探究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能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本文给自己的启示。
1. 教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并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回顾,反思。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利用本堂课所学知识对文章进行赏析,并完成练习。
【优点与特色】1.教学设计对教材理解深刻到位,符合学科素养要求,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2. 教学设计中包含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环节,师生、生生互动穿插其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N.基于学生刚入初一的学情,把说和写结合起来,更好地创设了学习情境。
【问题与建议】1.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须加强评价设计。
2.课前准备也需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评课教师:松泉实验学校 张芳)【自我反思】1.在设计这堂课之前,我想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授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如何调动学生的热情,如何摆脱以往陈旧的授课方式推陈出新是我重点考虑的问题。
可能因为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在文义疏通上,所以对于时间的考虑有所欠缺,学生在课堂的小组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评价的各个环节并没有尽善尽美的落实到位。
【优点与特色】1.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使用幻灯片可以大大节省板书时间,把这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朗诵,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2. 抓住普通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提前预习并且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感知内容,课堂上的成果展示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N.【问题与建议】1. 应该给学生再长一点的朗诵时间,争取能让学生熟读成诵,最好当堂完成背诵的任务,这样能使他们找到自信。
2. 今后应多思考一下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真正做到有声有色有效果。
3.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概括能力,有许多学生心里明白但无法用精美、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自我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整体感觉是内容太满,学生可能来不及及时消化,课堂预设时间是一课时,但是要在40分钟内落实熟读成诵,翻译全文,感知内容,理解探究几个环节还是太过紧迫,其中感知内容和翻译全文环节又需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时间落实消化,时间预留不够就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不能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我应该在一课时内详略得当的分配时间,不能什么都是重点都要详讲,最后反而导致重点不突出了。
【优点与特色】1.教师有效开展课前学习指引,学情分析、教材研读、有效地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每一个环节都一一对应教学目标,目标清晰明确。
2.通过创设情境,多种形式朗读,小组合作探究,生生互动等方式相结合,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真实有效。
N.【问题与建议】1. 课程内容安排太满,应该详略得当,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是重点,每个环节都详细展开,学生不易抓住重点,课堂的有效性降低。
2.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的时间不够充分,并且教师点人回答问题时无法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因此还应课后继续花时间落实到每位学生。
(评课教师:松泉实验学校陈岩)【自我反思】1.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符合考纲要求的,符合学科素养的。
在教学设计环节的时候,我也尽量把每一个目标落实到位,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教学环节安排的比较丰富,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时间掌握欠佳,所以这直接影响了我最后的拓展环节。
考虑到时间因素,我把课外拓展放到了课后作业当中,以此来落实和巩固知识点,当让这样必然也影响到学习的有效性,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有效的开展教学,如何最合理的分配每一个环节的时间,这将是我应该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