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ppt
其
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名→动,订立盟约 而告以成功 形→名,成功的消息 函梁君臣之首 名→动,用盒子装 一夫夜呼 名→状,在夜里 乱者四应 数→状,从四方 仓皇东出 名→状,向东面 忧劳可以兴国 使动用法,使…兴盛 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使…灭亡 祸患常积于忽微 形→名,细微的地方 智勇多困于所溺 形→名,有智有勇的人
内容总结
《伶官传序》
总 提出论点: 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 起 分 正面 后唐庄宗得天下 忧劳可以兴国 说
总 结
分 反面 后唐庄宗失天下 逸豫可以亡身 说
祸患常积于忽微 得出结论 智勇多困于所溺
启 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 示 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
文章主旨: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 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 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 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 励精图治。
分析第四段
重点字词: (1)、故方其盛也:正当 (2)、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下面1、2题是什么特殊句式: 1、为天下笑 被动句 2、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词结构后置句 被动句 下面1、2题有什么词类活用现象: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形作名,微小的事 2、智勇多困于所溺 有智有勇的人 形容词作名词
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第二、三段讲的是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具体经过, 请用第三段中的一句话概括出得、失天下的原因。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第二、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具体说明。 (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答:正反对比。二段正面叙说得天下(盛),三 段反面叙说失天下(衰)。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 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 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 座前,把报仇成功的消息告诉晋王时。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这是自然的道理。
蝶恋花 欧阳修
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 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 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伶 官 传欧 序阳
修
欧阳修:字 永叔 ,号 醉翁、六一居士 , 史学家 , 北宋 中叶的 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 、 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 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 、 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 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 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 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 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 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 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 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 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分析第三段
重点字词: 1、泣下沾襟:眼泪 2、抑本其成败之迹:探求,考察;原因 下面1、2题是什么特殊句式,怎么翻译: 以组系燕父子 介词结构后置句 1、系燕父子以组 2、告( )以成功 以成功告(之) 省略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下面1、2题有什么词类活用现象: 用木匣子装 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 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在夜晚 在四面 向东 名词作状语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
分析第二段
重点字词: 1、燕王,吾所立:统治者的确立或即位 2、此三者,吾遗恨也:留下的遗憾 3、与尔三矢:给 下面1—4题是什么特殊句式,怎么翻译: 1、燕王,吾所立。 判断句 2、梁,吾仇也。 3、此三者,吾遗恨也。 4、盛( )以锦囊。 以锦囊盛(之)省略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下面有什么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动词 订立盟约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庭院深深深几许,②杨柳堆烟,③帘幕无重数。玉 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⑤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 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⑥
[注释]:②几许:多少。③堆烟:形容杨柳浓密。④玉勒:玉制的 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游冶处:指歌楼妓院。⑤章台:汉长 安街名。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后因以章台为 歌妓聚居地。⑥乱红:落花。 [赏析]:此词写暮春闺怨,叠用三个“深”字,写出其遭封锁,形 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沉、 怨恨莫诉之感。 “玉勒雕鞍”以下诸句,逐层深入地展示了现 实的凄风苦雨对其芳心的无情蹂躏:情人 薄幸,冶游不归;春 光将逝,年华如水。篇末“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花不语, 也非回避答案,“乱花飞过秋千去”,不是比语言更清楚地昭示 了她面临的命运吗?
失天下
郭崇韬劝他说:“和陛下您一起打天下的,都 是些忠诚勇猛的英雄。现在天下刚刚创立,还 没有封赏一个功臣,就先把伶人封为刺史,恐 怕失掉天下人心。不能这么做!”于是没有执 行命令。 一年后,伶人多次向庄宗进言,庄宗 对崇韬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你还不执行的 话,会使我见到这三人很惭愧。你的话虽然正 确,但是为了我,就委屈执行吧。”最终,任 命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
而皆背晋以归梁 归附,依附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返回 而其归书也必速 归还 若水之归下也 归聚,汇聚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禀告
告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 chénɡ,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 强盛
请结合下面的重点字词独立快速翻 译第一自然段。
然后以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下面两道 题,并选好代表,准备展示。
理: 道理 原:推究 人事:人力 所以:……的原因
1、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论点)? 用原文回答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作者得出此论点的依据(论据)是什么?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考察 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吧?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有 勇有谋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 推究庄宗取得天下,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就可以明白这道理了。 4、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 纳之。 恭敬地取出箭来,用丝织的口袋装着,背着 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就把箭收藏到 宗庙。
知识归纳 ——特殊句式
1、梁,吾仇也。 判断句 2、此三者,吾遗恨也。 判断句 3、盛以锦囊。 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4、系燕王父子以组。介词短语后置句 5、而告以成功。 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 7、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词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8、燕王,吾所立。判断句
失天下
当年他在胡柳一带作战,他宠爱的伶人周 匝被梁人俘获。后来他灭掉梁进入梁的都城汴 京,周匝来到他的马前拜见他,庄宗见到他很 是高兴,赐给他金银钱物,慰劳他的艰辛与忍 辱负重。周匝对庄宗说:“我被梁人擒获,能 够活到现在,多亏了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 储德源帮忙。请陛下赐给我两个州报答这两 人。”庄宗答应封这两个人为刺史。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与尔三矢 给。动词 无乃尔是过与 yú,通“欤”,语气助词 尝与人佣耕 为,给,替。介词 与其所以失之者 和,连词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交好,亲近。动词
与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容易。形容词 易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轻易。副词 以乱易整,不武 交换。动词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归
得天下
经过十多年的交战,李存勖基本完成父亲遗命, 于公元923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四月,在 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不久 迁都洛阳,年号“同光”,史称后唐。
失天下
李存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不惜生命,是 员勇将;但在政治上,却是一个昏暗无知的蠢 人。称帝后,他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 再进取,开始享乐。他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 乐,能自己谱曲,直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 往往能听到人们唱他谱写的歌,所谓“庄宗亲 自谱写”的曲子到处都能见到。他小名叫亚子, 当时也有人叫他亚次。他还常常用戏子名字自 称,叫自己为李天下。从他继承父业,到统一 天下,常常和戏子在庭院排练演戏,伶人因此 掌握朝政大权,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格 言 警 句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联系个人实际: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许有很多像 “伶人”那样的角色。
如网络是我的“伶人”,它让我对课堂失去 了原有的兴趣,整天沉溺于此的我成绩直线下 降;现代小说是我的“伶人”,我开始的时候 对它不在意,以为这样的东西能对我产生什么 影响呢,谁知一发而不可收,它在一天一天腐 蚀我原本坚强的意志等等。
失天下
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 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 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皇帝的 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乘机率部士兵作乱,结 果庄宗被乱箭射死,后唐灭亡。
课 文 朗 读
读一读
qì chéng 契丹 盛以锦囊
xì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fà
誓天断发
yú
欤
分析第一段
解题
伶官
序
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叫做伶官 。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伶官传》
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 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 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 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 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 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 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 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 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 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 行讽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