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3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五、脑性瘫痪
•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
功能训练:体能运动、生活技能、语言的训练
安全管理:保证环境安全,专人护理
心理关爱:社会、家庭、学校全方位的关爱
健康教育:预防引起脑瘫的各种危险因素
以家庭教育为主
五、脑性瘫痪
脑瘫患儿正确 的抱姿
六、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acute infectious polyradiculoneuritis)
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减慢以致停滞。
六、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
肌张力减退,下肢对称性、迟缓性肢体瘫痪 2~3天扩展到上肢、躯干、胸、颈、面部、头部


颅神经麻痹:面瘫,吞咽困难,进食呛咳
感觉障碍:手套或袜套状分布感觉减退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视物不清,多汗、面色潮红,
腹痛、便秘,尿潴留,血压升高或心律失常
一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神经反射

生理反射
觅食、吸吮、拥抱、握持等反射

病理反射
小于2岁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 熟,巴宾斯基(Babinski)征阳性可为生理现象。
二、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脑膜
炎症,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
五、脑性瘫痪
•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分型
痉挛型(70%)
手足徐动型(20%)
肌张力低下型
强直型 共济失调型 震颤型 混合型
五、脑性瘫痪
痉挛性瘫痪
肌张力低下型
五、脑性瘫痪
强直型
五、脑性瘫痪
• 辅助检查

发育迟缓筛查 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
五、脑性瘫痪
• 治疗要点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实施综合治疗和康复
躯体训练、技能训练、语言训练 针灸、理疗、按摩、推拿等物理学治疗 使用辅助矫形器械或支具 手术治疗以矫正肢体畸形,减轻肌肉痉挛

五、脑性瘫痪
•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生长发育改变 与脑损伤有关。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肢体痉挛性瘫痪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脑性瘫痪造成 的进食困难有关。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慢性疾患,是脑内神 经元反复发作性异常放电导致突发性、暂时性脑 功能失常,临床出现意识、运动、感觉、精神或 自主神经运动障碍。多数癫痫在儿童期发病。
四、癫痫发作和癫痫
•病因

原发性(遗传性)
继发性(获得性)
隐源性

诱发因素
四、癫痫发作和癫痫
•临床表现

癫痫发作
局灶性发作(单纯、复杂)
是由免疫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感染
是启动免疫反应的首要因素。最主要的感染
因子为空肠弯曲菌、巨细胞病毒、EB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肺炎支原体以及免疫遗传等
因素。
六、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创伤、手术等刺激因素改变机 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淋巴细胞对髓鞘敏感,出
现髓鞘损伤和神经脱髓鞘的现象,运动、感觉
– 举例说明小儿脑瘫和癫痫疾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 运用
– 能检索相应的信息,提供系统病例分析的依据 – 对不同疾病的护理问题,采取妥善的护理措施
核心名词
• Purulent meningitis • Viral encephalitis • Seizures • Epilepsy • Cerebral palsy • Acute infectious polyradiculoneuritis
三、病毒性脑炎
•辅助检查

病毒检测
病毒分离及特异性抗体阳性,恢复
期时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
具有诊断意义。
三、病毒性脑炎
•辅助检查

脑电图
早期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慢波背 景活动为特征,少数伴有棘波、棘-慢 综合波。 慢波背景活动提示异常脑功能。
三、病毒性脑炎
•治疗要点

对症治疗与支持疗法
注意患儿安全
积极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健康教育
四、癫痫发作和癫痫
癫痫发作(seizures)
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发作性异常放电引起脑功 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 精神行为异常等,多数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呈 自限性。
四、癫痫发作和癫痫
癫痫(epilepsy)
感染灶致病菌→血流→菌血症→脑膜(多见) 脑的邻近组织感染→局部扩散→脑膜(少见)
二、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
全身性中毒症状 脑功能障碍症状 颅内压增高 脑膜刺激征
二、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

非典型表现
<3个月婴儿;体温升高或降低,甚至 体温不升;面色青紫或苍白;吸吮力差、拒 乳呕吐;黄疸加重;肌张力减弱或不典型性 惊厥发作。
• 化脓性脑膜炎 • 病毒性脑膜炎 • 癫痫发作 • 癫痫 • 脑性瘫痪 • 急性感染性多发
性神经根神经炎
一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脑 • 脊髓
• 脑脊液
• 神经反射
一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脑

胎儿期神经系统最先开始发育。 出生时大脑重量约370g,发育不完善。 3个月时神经活动不稳定,肌肉张力较高。 1岁时完成脑发育的50%。 3岁时完成脑发育的75%。 6岁时完成脑发育的90%。
四、癫痫发作和癫痫
• 辅助检查

典型脑电图
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等癫痫样波。

影像学检查
CT、MRI
四、癫痫发作和癫痫
•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心理及功能障碍治疗
四、癫痫发作和癫痫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有窒息的危险 与喉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癫痫发作时抽搐有关。
全部性发作
强直-阵挛发作 失神发作 肌阵挛发作
失张力发作
痉挛发作
四、癫痫发作和癫痫
•临床表现

癫痫综合征
良性癫痫
失神癫痫
婴儿痉挛
四、癫痫发作和癫痫
•临床表现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
癫痫一次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反复发作 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达30分钟以上者。临床 多见强直-阵挛持续状态,为儿科急症。
潜在并发症 脑水肿、酸中毒、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四、癫痫发作和癫痫
•护理措施

维持气道通畅


安全防护
病情观察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外部刺激 健康教育
五、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
简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以中枢性 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特征,可伴有癫痫、智 力低下、视觉、听觉或语言功能障碍等。脑性瘫痪


控制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控制惊厥发作 抗病毒治疗
三、病毒性脑炎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惊厥有关。
急性意识障碍 与脑实质炎症有关。
躯体活动障碍 与昏迷、瘫痪有关。
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三、病毒性脑炎
•护理措施

及时给予降温处理
六、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
发病第2周后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神经传导功能测试
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 运动神经反应电位波幅明显降低
六、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治疗要点

支持治疗 保持呼吸功能 药物应用
六、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躯体移动障碍 与肢体瘫痪、感觉障碍有关。 低效性呼吸形态 与呼吸肌瘫痪、咳嗽反射消失 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吞咽困难影响进 食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肢体瘫痪、长期卧床、感觉 异常有关。


六、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护理措施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改善呼吸功能 维持足够营养
在基础代谢状态下,脑耗氧量占机体总耗氧量50%。
一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脊髓
腰椎穿刺位臵

婴幼儿以第4~5腰椎间隙为宜。

4岁后以第3~4腰椎间隙为宜。
一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脑脊液

正常小儿脑脊液的量和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室 的发育逐渐增加。

新生儿脑积液的量少、压力低,故抽取脑脊液较困 难。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并发症治疗 对症及支持治疗
二、化脓性脑膜炎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有受伤的危险 与惊厥发作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机
体消耗增多有关

焦虑(家长) 与预后不良有关
二、化脓性脑膜炎
•护理措施

的发病率为2‰,男孩多于女孩。
五、脑性瘫痪
• 病因


母亲妊娠期异常情况
出生时危险因素 出生后感染、损伤 影响胎儿早期阶段神经系统发育,以致围生期
发生缺氧缺血等危险。
五、脑性瘫痪
• 临床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