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效率改善案例
四、目标设定:
为使目标达成,我们查阅了现代管理书籍和借鉴丰田汽车的生产管理案例,进行新的生产方式探索
五、新生产方式的探索
1、传统生产方式在理想的稳定状态下的产能结果
7/23
15秒
15秒
15秒
15秒
特点: 在作业人员的素质相等的理想的稳定的状态下所发生的结果,产能为4个/60秒
2、传统生产方式下在作业员有素质差异下的产能结果
12/23
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问题对象 问题点 问题原因 单一工序作业 多工序作业 节拍控制作业速度 单独作业台作业 问题对策 上下工序相互学习交流培养多 能作业员 生产状况看得见的管理
方法转变不适应
人
作业散慢
对策实施:
>多能作业员的培养,生产状况看得见的管理
效果:
能率% 15 0% 12 0% 9 0 % 6 0 3 % 0 %
流水式: 26人
产量:1,700 PCS
“一个流”:7人×3组=21人
节省: 26-21=5人 产量:1,920 PCS 产能UP: 1,920-1,700=220 PCS
“一个流”生产方式的优点:
根据产量灵活调配人员
消除瓶颈 提高品质意识 结构简单 占用空间小 竞争力强
持继改善
从初回的效果看,改善效果明显,但人方面还存在缺陷!
成 品
对策 优点
效果确认:
比较项目 生产方式
能率% 150%
UP40.6% 142.8% 102.2%
11/23
基准工数/分 生产人数 生产数/PCS 7.5 7.5 26 7 1,700 640
能率 102.2% 142.8%
120% 90% 60% 30% 流水线式 “一个流” 式
流水线式 "一个流"式
(2)“一个流”生产方式的再探 索
通过阅读相关单元生产方式的资料, 再次检讨现状存在的问题点
流水式
“一个流” 式
探索分析: 1. 面板准备后,作业员要在组立工程间频繁搬运,时间浪费严重! 2. 工程异常不能及时发现,致未及时处理。 对策:重新调整生产布局,醒目的异常发生标识牌使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处理
2> 现有CELL生产方式
CR500 & A1D8机种的生产特点为复杂的PWB结构,组立部品多,工艺要求高,订单数量少。
5/23
组 立 1
组 立 2
组 立 3
组 立 4
组 立 5 检 查 1
捆 包
外 观
检 查 3
组 立 6
检 查 2
缺 点 发 现
a b c d
沿用了传统流水线工艺的单元生产方式,不能充分体现CELL的灵活弹性; 细分化作业,不利于内建品质管理; 不能创造更高的生产力,个别作业员的能效,将影响整体的能效。 产品体积大且笨重,搬动不方便,易造成作业性不良。
10/23
“ 一个流”生产流程
1 1 1 1
改善后的“一个流”生产布局图
4组单人完成一个制品
制品听音 检查 螺纹检查 制品贴 标签 (2组同时 作业)
单人完成制品组立 2 听音检、贴标签、检查螺纹 3 外观、捆包
1、发挥了人的最大制造力,消除了投入至捆包的等候时间53.2分。 2、较小的生产空间能发挥最大的生产灵活弹性。 3、一个组的局部异常,不影响整体,避免了工数浪费。 4、工数的节约,使作业人数削减成为可能。
4、 分割作业的“一个流”生产方式
2.14个/60秒
14秒 15秒
1.66个/60秒
18秒
8/23
13秒
特点: (1) 能避免时间浪费和提升能效,产能达3.8个/60秒;
(2) 能训练出有多种技能的作业员。
5、 单人作业的“一个流”生产方 式
13秒
14秒
15秒
18秒
1.15个/60秒
1.07个/60秒
(1)“一个流”作业方式的引入初 期
初期对策
14/23
CR500 “一个流”初期布局图
第一部分 (生产方式革新 准备-分割 作业)
机检1
3a
机检2
机检3
4a
5a
后盖组 立 6a
外观检 查 7a
制品捆 包 8a
1a 准备
第二部分合并为3人作业
组 立 2c 第一部分合并为三组作业 2 组 立 2b 2a 1 组立2 组立1 组立2 组立1
13/23
原因分析
CR500 改善前流水式CELL生产流程
前面 板胶 纸 前面 板装 支架 前面 板装 支架 组立 附属 品 前面 板组 立
组立 镜片
组立 基板
机检1
机检2
第一部分
捆包
外箱 准备
制品 包胶 袋
贴标 签
外观
外观
后盖 组立
机检3
第二部分
缺点 发现
1、引用传统生产方式的CELL流程,同样具有传统生产方式的缺点 2、生产流程虽有改善,但仍没能发挥真正的生产灵活弹性。
> 生产方式的缺点探究
1>现有无源小音箱生产方式
4/23
NX-P270小音箱的生产特点为结构简单,组立部品少,无AMP,来自艺要求低听音检查 成 品
一个制品经过24个作业员完成,移动动作 多,出现等待的浪费
缺 点 发 现
1、作业员的素质差异,需进行工数平衡,而造成等候时间发生。 2、生产线较长,使投入到首件产出中存在等候的工数浪费,以工序递减的方式。 3、局部的异常发生,影响生产整体,致不必要的工数浪费。 4、生产占用厂房的空间大,使生产弹性不足。 5、每工序作业简单,员工感到枯燥无味,积极性低。
3> 生产现状
项目 机种
102.2%
基准工数(分) 7.5 46.3 110 生产人 数 26 16 22
90.6%
生产数pcs/天 能率( %) 1,700 100 87 102.2% 60.3% 90.6%
6/23
60.3%
NX-E270 CR500 A1D8
NX-E270
CR500
A1D8
要达成42期生产性UP50%的目标和解决现状的生产方式存在的缺点,就 必须要进行方式革新,寻找提高能率的新出路
D6高难机种改善小组
第13组
1/23
(第 9 回 )
一、小组简介
1、改善方针:
2、小组构成:
※ 指导者:陈镜标 杨新荣 彭跃春
※ 组 长: 陈凤山 发 表:玉凤玲
※ 翻 译: 张红鹦
※组 员
龙梅燕、高秋梅、吴美观、张丽群、刘晴晴、代翠平、吴世容、杨声芬、何先柳、何绍云 彭先银、洪小灵、林小龄、谭雪玲、郑显红、罗红兵、陈燕平、黄甫康、彭堂锋、桑立位 刘月萍、甘秀金、彭晓琴、黄少珍、张荣义、陶明明、潘金莲、郑 东、陈 鹃、陈 燕
二、报告课题及选题理由:
现今市场日趋个性化产品需求,怎样改变传 统 大 批 量 生 产 方 式 中 存 在 的 人 力 、时 间、空 间 、搬 运 和 不 良 等 浪 费 现 象来满 足个性化、小量生产、短周期的市场需求,有 没 有 一 个能 有 效 克 服 这 些 缺 陷 的 生 产 方 式 呢?
142. 8% 147.4% 102. 2% 期 “
流 水 线 式 一 个 流 ” 初 改 善 后
努力成果立时体现,改善士气,获得更高的工作成就感与满意度
2、方式二:分割作业的“一个流”
产品特点: 1.组立难易度适中, 组立部品多、工序复杂、且有上下盖、LCD、操作按键及 4块基板和1个CD刻录机芯组成 2.单人生产方式影响能效较大,机检工位多,机检步骤繁琐。
13秒
15秒
18秒
14秒
特点: 传统的生产方式,因人的素质差异,使工序发生时间浪费,产能为3.3个/60秒
3、 复合(单人+分割作业)的“一个流”生产方式
18秒
15秒
14秒
13秒
特点:(1) 产能有一定提升,为3.66个/60秒,
(2) 能根据产品的结构和工艺复杂程度,进行多种组合,以消除缺点,发挥各自的优势。 (3) 能训练出有多种技能的作业员。
总 结
六、生产方式的革新计划
为配合革新方案的实施,特制定此计划
日 项 目
2/15~ 2/28 3/1~ 3/10 3/11~ 3/20
9/23
期
3/21~ 3/31 4/1~ 4/10 4/11~ 4/20
担当者 彭跃春、郑 东 陈凤山 郑 东、陈凤山 甘秀金、杨新荣 郑 东 郑东、陈凤山 陈镜标 彭跃春 甘秀金、潘金莲 彭晓琴 彭跃春、杨新荣
2/23
何谓“一个流”呢? “一个流”就是由一个流程中的人员、机器设备或工作站组合而成的紧密安排。
三、现状调查
>在制产品种类介绍
3/23
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和工艺要求,可略分为以下三种类: >产品结构简单,组立部品少,工艺要求低,能一人组装完成的无源小音箱、A1G5、A271~A273等 >产品结构及工艺要求一般的有源音箱和功放。如CR500、A289、A1E9等 >产品复杂,组立工艺要求高、体积大且笨重的复合产品,如A1D8、PY048/49、A1F4等
改善1: 重新调整生产布局 CR500 “一个流”生产布局图
第一部分调整 调整前:
机检1
16/23
1a 准备
2a
机检2
机检3
3a
4a
后盖组 立 5a
外观检 查 6a
制品捆 包 7a
组 1c 立 第一部分准备工程与组立合并 2 1a 组 1b 立 组立2 组立1 组立2 组立1 1
2a 2b 2c 三组双人分割完成制品组立
1.00个/60秒
0.83个/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