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采工作面搬家回撤规程(DOC 40页)

综采工作面搬家回撤规程(DOC 40页)

综采工作面搬家回撤规程(DOC 40页)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1)第二章需拆除设备 (5)第三章准备工作 (6)第一节运输准备6第二节通风系统7第三节绞车布置及选型8第四节其他9第四章回撤工艺和方法 (10)第一节工作面设备撤除顺序10第二节拆除方法10一、设备分解 (10)二、移动变电站 (10)三、煤机 (11)四、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12)五、转载机 (13)六、胶带运输机撤除方法 (15)七、液压支架 (15)第五章施工组织 (18)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19)第一节一般规定 (19)第二节顶板管理23第三节一通三防23第四节车辆掉道处理规定26第五节运输安全技术措施27第六节起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29第七节大平板装封车及安全运行管理规定31第八节绞车司机操作规定32第九节抽架拖架安全技术措施35第七章避灾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6)第一节避灾路线 (36)第二节事故发生后的处理程序 (37)第三节应急救援的方针及原则 (37)第四节发生事故时的处理程序 (38)第一章概况10201工作面已回采推进至停采位置,为安全、及时地撤除工作面综采设备,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地质情况一、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二、煤层情况三、煤层顶底板附图: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四、水文地质工作面涌水量:无五、瓦斯与煤尘:依据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得知:该工作面相对涌出量为1.27m³/吨,绝对涌出量为0.55m³/min。

六、巷道规格:二采区回风巷,巷道规格(净):4×2.8 (11.2 m2),支护形式:锚喷、架棚,倾角3-7°;用于二采区回采工作面行人、回风。

运输顺槽规格(净):4×2.6 (10.4 m2),支护形式:锚网索;倾角3-7°,长度34m;用于工作面运煤、行人、回风。

材料顺槽规格(净):4×2.6 (10.4 m2),支护形式:锚网索;倾角3-7 °,长度34m;用于工作面进料、行人、进风。

工作面规格(净):6.07×2.2 (13.34m2),支护形式:双层铁丝网,液压支架;倾角3°,长度81.2 m;用于工作面回撤。

回风联巷规格(净):4×2.6 (10.4 m2),支护形式:锚网索,倾角3-5°,长度120m;用于工作面行人、回风。

第二章需拆除设备第三章准备工作第一节运输准备一、运输路线支架运输路线:工作面——10201运输顺槽——10201回风联络巷——二采区回风大巷南段开关列车、运输联络皮带运输路线:工作面——10201运输顺槽——10201回风联络巷——二采区回风大巷——一甩道——一采区轨道巷——副井底——副井——地面其他设备运输路线:工作面——10201运输顺槽——10201回风联络巷——二采区回风大巷——一甩道——一采区轨道巷——副井底——副井——地面二、巷道要求1、轨枕排列整齐、平行,靠外帮煤墙保持一条直线,轨枕和轨道中心线垂直,轨枕的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每根道轨(长6m)按要求摆放12根木轨枕,曲线段轨枕间距可根据轨道曲率半径,适当增加木轨枕数量。

3、轨枕间距为中对中500mm,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

4、直线段部分两股钢轨接头对接,相对错距误差不应大于5mm。

5、摆放木轨枕,摆木轨枕时要拉好线,轨枕摆放要符合要求,铺上钢轨,上齐扣件。

6、扣件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差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7、道床铺设的中心位置允许偏差≤50mm。

8、轨道间距为600mm,直线段或曲线段加宽后,轨距偏差为: +5mm-2mm。

9、曲线连接轨的曲率半径误差不超过5%。

连接轨与辙岔接头间隙不大于5mm。

10、轨距拉杆的安装:曲线段每3m安装一根,直线段每5m安装一根轨距拉杆。

11、轨道必须呈平、直、缓状态,严禁出现高低不平现象。

12、轨道必须每隔20m设置一个地滚,每个弯道必须设置有导向地滚。

13、斜巷运输必须设置好挡车器、阻道器、防跑车装置。

14、敷设道岔,严格按照道岔敷设要求施工。

15、在铺设好的轨道上卸浮煤,把道床捣固紧实,浮煤回填高度同木轨枕上平面平,并整道直至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16、检查设备回撤运输路线经过的所有轨道,确保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

处理运输沿线不够宽、不够高的巷道。

第二节通风系统一、按CH4涌出量计算:Q=100q×kc m3/min=100×0.55×1.5=82.5(m3/min)式中:Q-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q-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0.55m3/min,kc-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选取1.5。

二、按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数计算:Q=4N(m3/min)=4×52=208(m3/min)式中 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52人。

三、风速进行验算:Vmin×S<Qm3/min<Vmax×S式中:=Vmin×S=0.15×60×13.34=120.06m3/min<208m3/minQmin=Vmax×S=4×60×13.34=3201.6m3/min>208m3/min QmaxQ--------工作面的风量,取最大风量208m3/min;-------岩巷最低允许风速,取0.15m/sVmin-------最高允许风速,取4 m/sVmaxS---------工作面的净断面积,取13.34m2四、根据以上计算,确定10201综放工作面拆除时所需风量为208m3/min。

五、通风采用2台FBD№6.0/2×11KW对旋压入式风机(单台风机供风范围为270-360m3/min)向工作面供风,风机开启二级进行供风,风机供风量大于208 m3/min,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范围。

风筒选用1趟φ600mm柔性胶质双反边阻燃风筒,即可满足通风要求。

六、风机安装位置以及风筒口距工作面的距离:①对旋式风机安装在距离二采区皮带巷皮带机尾5m处的新鲜风流中,离回风流不小于10米,保证风电闭锁灵敏可靠。

巷道采用双电源双风机供风,并能自动切换。

②风筒采用直径为600mm的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岩壁的距离不能大于10米。

③风筒采用双反接头联接,风筒吊挂执行逢环必挂,缺环必补,吊挂平直,拉紧平稳的原则。

通风工在延伸风筒时,要严格执行《通风工操作规程》相关的内容规定,做到规范操作。

④实行双风机双电源,本巷道采用2台2×11KW的对旋式风机,一趟电源供一个电机使用,保证工作面风量不出现风量不足和停风现象。

⑤对旋式风机必须实现挂牌管理,且专人负责,每天进行切换试验。

第三节绞车布置及选型一、绞车布置1、JH-20型回柱绞车切眼1台2、JH-20型回柱绞车切眼机头处1台3、JH-20型回柱绞车10201运输顺槽口2台4、JH-20型回柱绞车10201回风联巷上口1台5、JD-2.5调度绞车10201运输联巷岔口1台附:工作面绞车布置图二、绞车拉力计算及选型本次运输路线中10201回风联巷坡度为15°,长度120米,安装JH-20绞车,功率30KW,牵引力200KN,钢丝绳直径21.5mm,钢丝绳破断拉力为389KN,最大运输的设备重量为17吨。

1、运输绞车、钢丝绳各项系数计算:F=[n(M0+M)(sinθ + f1cosθ)+ PL(sinθ+ f2cosθ)]gF 绞车实际牵引力n 拉车数量,取1M平车自重(1500kg)M 支架重量(17000kg)θ巷道坡度f1矿车滚动摩擦系数(0.015)f2钢丝绳滑动摩擦系数(0.2)P 每米钢丝绳自重(Φ21.5 = 1.66kg/m)L 钢丝绳最大使用长度g 重力加速度10 N/kg2、代入公式:F=[n(M0+M)(sinθ + f1cosθ)+ PL(sinθ+ f2cosθ)]g=[(17000+1500)×(sin15°+0.015×cos15°)+1.66×120×(sin15°+0.2×cos15°)]×10=(18500×0.273+90.03)×10=51460 N3、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对提升绞车备用系数的要求取1.5~2倍,则F ×2=103 KN <200 KN,因此符合要求。

4、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对钢丝绳安全系数的要求取6.5,则F×6.5=334.5 KN < 389KN,因此符合要求。

第四节其他1、准备好撤除工作面所用的各种工具、配件,如固定支架使用的特制封车螺丝,封车所用的钢丝绳和封车棍,各种起吊工具如葫芦、吊环,提升液压支架的需用的绳套、卸扣,液压管路、变通、U型卡、乳化油等。

2、按工作面撤除绞车布置图在工作面相应位置安装好绞车,并按要求缠绳,检修绞车,确保达到完好标准。

3、安装、敷设撤面所需的电缆、管线、开关等,确保完好可靠。

4、检修支架装车平台,保证其完好,并装车运输至适当位置安装好。

5、检修工作面待撤液压支架,所有支架由邻架操作改为本架操作,检修好选定的掩护支架,保证其操作灵活可靠。

第四章回撤工艺和方法第一节工作面设备撤除顺序移动变电站、泵站→转载机、破碎机→简易皮带机→采煤机→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泵站→运输联络巷皮带机第二节拆除方法一、设备分解用专用工具按设备的结构将其螺栓、销轴、连接件等拆除,使设备分解成部件并满足装车、提升、运输、升井的要求。

对不能正常拆除的螺丝要用剁斧人工剁开。

对有歪倒、旋转、掉落、移动的部件或部分在解体前要用吨位相适应的手拉葫芦控制住其重心并稳定后,再拆除其余螺栓、销轴等连接部件,公共场所要保证清洁、无杂物、后路畅通。

回收设备时,要对各电气设备经停电、验电、放电确保安全后拆线甩火,解体成单独件、电缆、附件等。

电缆、附件、单独设备要分别集中装车、集中运输。

二、移动变电站1、对移动变电站系统和有关电缆经停电、放电、验电、接地、挂牌、看管,确保安全后甩火。

2、甩掉1140v电源电缆、各开关电缆、各开关之间串线电缆、所有电机的负荷电缆。

3、拆掉车与车之间连接装置并与绞车钩头连接,绷紧绞车钩头,拆掉轨道锁车装置,将移变列车运走,提车时一钩只准提一车。

4、人工拉电缆并装电缆车运走。

5、安全技术措施:⑴移动变电站系统解体成一车一件。

电缆用电缆车集中装车。

⑵绞车司机和把钩工必须严格执行提升运输要求。

⑶各开关盖必须闭锁牢固,接线口或盒必须封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