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工荒(1)

用工荒(1)

用工荒百科名片用工荒用工荒,是指用工短缺现象。

相对于持续多年的民工潮,用工荒的出现是多方原因造成的,其中既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也和农民工待遇问题有很大关联。

目录简介相继出现出现原因引发关注相应对策破解关键启示与反思简介相继出现出现原因引发关注相应对策破解关键启示与反思展开用工荒编辑本段简介用工荒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

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一边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一边却企业招不到人。

它暴露了我国以前之政策不合理之处,急需要调整。

[1]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常规思维来看,“民工荒”意味着劳动力供小于求,市场会依据供求双方的博弈结果自发上调均衡工资水平。

但事实表明,低端简单劳动供给者因替代性强而不被企业重视,工资水平仍旧偏低。

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所以“民工荒”不能指望企业单方面解决,必须要有调控部门的积极介入与引导。

编辑本段相继出现用工荒石市餐饮协会截至2008年底,石市大大小小的饭店共10147家,2009年来又增加10%。

餐饮行业出现自2005年来最大用工缺口,据协会粗略统计,几乎每家饭店至少要缺一名服务员,用工缺口已达上万人。

[2]2009年7月份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相继出现用工短缺。

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7月份的供求报告显示,企业总需求人数60.3万人,而同期的求职总人数却只有35.4万人[3],用工缺口达到25万人。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最新统计显示,到7月底,江苏省新增就业人数66.5万人,月均增长9.5万人,尤其7月份单月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3.3万人,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7月份上海实际净增就业人数约3.9万人,比6月份的1.8万人增长了一倍多。

广东省统计局对全省598家企业开展的季度用工情况重点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二季度末,广东企业员工总数比上季末新增加6.29万人,企业用工需求总体呈增长趋势。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调查据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调查,目前温州中小企业开工率为70%,较金融危机以来最差的60.9%,有了较大的提高。

[4]编辑本段出现原因直接原因与更深层次的原因用工荒有出口订单恢复增长、企业纷纷扩大生产的直接原因,但从用工荒本身的出现以及发展趋向看,它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与中国发展模式的结构瓶颈甚至财富分配的调整都有莫大关联。

用工荒相关漫画人不好招了,原因其实也简单。

几十年了,中国的各种经济指标都在增长,但沿海出口型企业普通工人的工资基本没有多大变化。

与此同时,都市生活的成本日益增大,富裕了的沿海城市居民、企业主和来自内地的普通工人之间的财富与生活鸿沟日益扩大。

当打工者认识到沿海不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财富梦想之地时,用工荒现象也就自然产生了。

短短几十年里,中国建立了一个依托世界贸易、面向全球市场的出口加工型经济结构,支撑它的就是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廉劳动力优势。

这种优势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口多的现实,另一方面也缘于国人易于满足、吃苦耐劳的民族特性,还有打工者对自身权益认识不足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靠着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再加上其他有利条件,我们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迅速崛起为世界主要经济体。

如今,这种模式遭受了挑战,用工荒也算是对这种发展模式的一个回应。

虽然很多企业为找不到工人而着急,但我们应该更看重用工荒的必然性和它的积极意义。

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用工荒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可以永远持续的神话,也将促使那些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改变在国内一味压榨本国劳动力、在国际上压缩自己利润空间的生产模式。

同时,用工荒也会促使企业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使得整个社会正视几十年大发展中被忽视了的人群的正当权益,正视不同群体之间巨大、不合理的收入差异。

中国的崛起不能只依赖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也不能只把自己变成世界的加工厂。

用工荒是民工潮的一个反向运动,从经济领域看,它提醒我们: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时不我待;从社会生活领域看,它会把我们从“为了发展而发展”中解放出来,促进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认识,从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发展、繁荣共享的社会环境。

[1]根本原因与主重要原因专家称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是“民工荒”根本原因。

一项对珠三角五市1500余名农民工的最新调查表明,2009年加班费收入为0元者为839人,但工作时间为1至8小时者有640人,也就是说有199人有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工作时间更长,收入却没有增加。

另外,从2007年开始,农民工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时间均值都在增加。

但小时工资却在下降,从2007年的8.0258元/小时,降至2009年的6.9658元/小时。

具体原因春节返乡潮"用工荒"考验企业应变能力叶榭镇服装行业的有关企业家分析说,由于服装行业有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之趋势,许多打工者就近实现了就业,外出务工的人员减少,加之这一行业劳动强度较大,本地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干。

不过,除了春节因素之外,当前各种生活成本大幅上涨,是许多务工者萌生“退出大城市打拼”的关键。

中西部快速发展吸引农民工“逆流动”随着沿海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和推进,中国经济的纵深活力凸显,劳动力也不再是单向地流动,“逆流动”的队伍正在壮大。

事实上,近几年来沿海地区频频上演“用工荒”,一定程度上也是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民工争夺战”的结果。

农民工节后提前进京谋生起薪较节前降一成粗略估计,节后各用人单位列出的各职位起薪,普遍比节前降了一成左右,“市场在起着杠杆作用,节前用工是供不应求,而现在则成了供大于求的局势,用人单位降低起薪并不奇怪。

再说,企业也更愿意用调低起薪、拔高最高工资的办法,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

”编辑本段引发关注随着经济的平稳回升,进入新年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运行中的新情况,尤其是近期不少地方出现的“用工荒、招工难”情况更是引发了多方关注。

2010年2月7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也对珠三角地区愈演愈烈的用工荒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点评:“对于企业而言,用工荒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推动了企业成本,甚至对利润微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有可能导致其接近倒闭的临界点,具有较大的‘杀伤力’。

但另一方面,这迫使企业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著名时评人十年砍柴点评:“用工荒,一年甚于一年,这是件大好事。

中国劳动者吃苦耐劳举世闻名,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竟然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引以自豪的引资条件。

用工荒证明中国普通劳动者不是“低贱”的代名词。

普通人的身价不断提高,才有可能组成一个真正有尊严的大国。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此番“用工荒”或许只是企业订单的“超跌反弹”现象,“用工荒”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同时,在用工短缺的背后,也有值得思考与总结的地方。

一方面要从教育制度上着手,不光培养普通教育人才,也需要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以解决中国高级人才之缺。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将信息发布制度完善,企业也要善于利用现在的信息发布平台。

宋颂兴建议,从企业自身建设角度上讲,现在企业需要花力气培养人才,不能全指望现有的招聘人才,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并完善相关的法律、用工制度等。

“三农问题”学者李昌平在媒体上撰文认为,应从最近出现的“用工荒”得到一些启示。

他认为,现在必须改革劳动制度、户口制度、社保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等,同时,加快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西部集群转移的步伐,加快农村合作经济和新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并加大行业协会的整合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对外贸易中的协调和统筹作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常规思维来看,“民工荒”意味着劳动力供小于求,市场会依据供求双方的博弈结果自发上调均衡工资水平。

但事实表明,低端简单劳动供给者因替代性强而不被企业重视,工资水平仍旧偏低。

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所以“民工荒”不能指望企业单方面解决,必须要有调控部门的积极介入与引导。

编辑本段相应对策用“权利”留人中西部开始与东部争抢农民工工资差距逐步缩小对策:用工荒――用“权利”留人!几年前已引起关注的“民工荒”现象,在2011年尤其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地图的悄然变化,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争抢农民工的激烈竞争。

重庆多家企业到火车站截留民工月薪开到4000元用工荒导致市内很多企业把橄榄枝伸向沿海回渝过春节的农民工。

节后,陆续有企业到火车北站等客流密集的地方招工,不乏富士康、英业达这类世界五百强企业。

巧破结构性“民工荒” 湖口万名农民工返乡就业近年来,随着园区工业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的江西省湖口县劳动力需求迅猛增加,沿海城市的“民工荒”也初露端倪。

为了化解这一劳动力供需矛盾,湖口县千方百计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万名农民工返乡就业。

返乡探亲农民工开始返程广州用工荒将缓解春节过后,返乡探亲的农民工开始返程。

广铁集团旅客发送量超过50万人,滚滚南下的务工人潮,将使节前广州的保姆荒等用工紧张局面得到缓解。

用工荒再袭成都多家餐饮企业向大学生抛橄榄枝为缓解春节前后“用工荒”难题,尽管元旦假期还没有结束,成都制造行业、服务行业等春节前后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的单位,已经开始走进招聘会招人了。

在宇辉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综合性招聘会上,记者看到不少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向大学生求职者抛出橄榄枝:明确表示利用寒假兼职的大学生,其在工作期间的待遇与正式员工基本相同。

法律保障工人权益并非增加用工负担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日图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企业用工要有长远眼光,要认识到劳动力成本提高并不是因为实施劳动合同法造成的,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尽管从全球范围来看,特别是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还很低,尽管从国内看,劳动力成本也在逐步提高。

但应该说这些年在这方面提高得还不够,所以中央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乌日图还说,从根本上来讲,我们发展企业、解决就业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目前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太低,收入不高。

记者在采访一些企业时了解到,企业认为劳动合同法导致他们用工成本增加,主要是因为以前一直没为员工交社会保险费,劳动合同法规定“社会保险”一项是劳动合同中应当具备的条款,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没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必须补缴。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张世诚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也有很多企业向他反映社会保险费增加了他们的用工成本,但社会保险费在劳动法中就有规定是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的,劳动合同法只不过将社会保险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

正是因为以前企业没有遵守法律,长期不为劳动者缴费,才造成现在貌似增加了企业负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