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冷壁组合安装作业指导书

水冷壁组合安装作业指导书

水冷壁组合安装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扬州化工园区供热中心项目一期二台水煤浆锅炉本体受热面水冷壁组合安装项目。

二、工程概况扬州化工园区供热中心项目一期二台水煤浆锅炉,锅炉由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造,产品型号为NG-220/11.5-MY型。

该锅炉设计为水煤浆锅炉,锅筒Φ1730×65mm,安装中心标高为36.9m,采用两组U型吊架,悬吊在Z1~Z2柱间炉顶梁上。

锅炉受热面由水冷壁管Φ60×5mm,材质20G,节距80mm的光管加焊扁钢焊接组成全密封膜式水冷壁。

前后水冷壁下部密相区处的管子与垂直线成一定夹角收缩。

前、后、侧水冷壁分成四个循环回路,由锅筒底部水空间引出4根Φ377集中下降管,再通过分散下降管向炉膛水冷壁给水。

三、编制依据、质量检验标准3.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3.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3.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T5031-943.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范》DL/869-20043.5《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1996版3.6《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1996版3.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3.8《钢制承压管道对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820-20023.9《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821-20023.10《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基建司电基(1993)15号3.11锅炉设计、安装说明书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3.12锅炉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四、主要工程量六、作业前具备条件和准备6.1 水冷系统设备组合前,由业主牵头组织监理、供货方、安装单位有关代表,按供货清册共同进行开箱检查、清点、分类标识。

若发现质量问题或缺陷、缺件。

应详细做好记录,签字确认,及时协调处理。

6.2 施工图纸齐全,并由有关专业人员所熟悉,且经图纸会审、设计技术交底。

6.3 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并经内部审批后,并及时上报监理(业主)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确认。

6.4 施工人员大部分为参加同类工作熟练工人,高空作业人员应体检合格。

6.5 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应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6.6 凡参加作业的焊工,必须经相关部门技术考核合格,取得相应项目焊工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6.7 凡参加焊接作业的焊工,应有良好的焊接工艺作风,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及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施焊。

6.8 膜式水冷壁管组合工作平台已按有关要求搭设完成,整体平整,支撑垂直,焊接固定牢固,能满足物体荷载负重能力,不出现下沉现象。

6.9 施工现场场地平整、压实,道路畅通,并能满足水冷壁系统设备进行二次倒运、组合、吊装基本条件。

6.10 施工所需主要设备、机具已进入现场,应全面检查各性能良好。

具备投运有关条件。

6.11 水冷系统设备管排,集箱,刚性梁组件,按组合计划分别安排进行二次倒运至组合现场,有序存放。

6.12 焊接材料应按工程所需用量,各规格型号及牌号,应及时采购到位。

电焊条、焊丝应验收合格进行入库,分类标识、有序存放(具有生产厂家产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且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烘焙、发放、回收、台帐清楚、帐物相符。

6.13 工程所需氧气、乙炔气、氩气等气体按需准备充足,且能满足施工需求。

6.14 作业人员的配置质量技术管理人员2人施工员2人班组长4人起重工4人操作工2人电工1人高压焊工5~6人安装工 10人设备材料管理 1人普通焊工 10~12人七、工艺流程熟悉图纸→安全技术交底→设备清点检查→组合架搭设→管子通球打磨→设备上架找正→对口焊接→刚性梁安装→密封组件安装→吊装就位→找正→验收八、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8.1 膜式水冷壁管排的组合吊装,计划在现场组合工作平台上,逐片进行组合与吊装,及下部单片管排(安装焊口)空中对口组合、焊接相结合的工艺方法进行。

膜式水冷壁管排组合计划程序:右侧水冷壁上、下部→前水冷壁斜炉顶→前水冷壁上、下部→后水冷壁上、中、下部→风室水冷壁→左侧水冷壁上、下部,共计11片水冷壁组合件。

(说明:钢架Z1~Z2柱间左侧计划作为预留开口端,待水冷壁管排吊入炉内后,左侧水冷壁管排作为关门件吊装就位)。

8.2 按组合程序,分别将膜式水冷壁管排(分段分片)逐一吊至组合工作平台上,对各管子进行全面宏观检查,有无因装卸、运输过程中发生撞伤、压扁、裂纹、锈蚀、重皮、砂眼、龟裂及焊缝质量等缺陷。

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汇报处理。

8.3 将水冷壁管排分别逐一相互调整平行、水平。

根据图纸要求,检测各片管排长、宽几何尺寸,采用对角检测法,测量各管排制造是否相互平行,是否符合图纸设计有关要求。

若发现制造质量问题,及时汇报协调处理。

8.4 各水冷壁管排在组合前,采用0.5MPa的压缩空气,应对管子逐一进行通球试验全面检查。

水冷壁管子通球球径要求如下:水冷壁管Φ60×5mm 直管段管内径:50mm 球径:Φ40mm水冷壁管Φ60×5/×7.5mm R40/R120 管内径:50/45mm球径Φ32.50/Φ33.75mm8.5 膜式水冷壁管子通球工作应由专人负责,所用钢球应编号、标识,严禁将钢球遗留在管子内部。

若因制造等因素,钢球在管内不能正常通过的话,应及时作好标记。

采用略小一点直径钢球,放在管子另一端处,用压缩空气将其进行反冲击,达到使堵在原管子内的钢球,能够正常返出管外的目的。

通球时应由监理专工现场进行旁监,并确认。

8.6 各管排管子通球检查合格后,在未正式进入对口组合前,应及时采用塑料堵盖做好可靠的封闭措施。

水冷壁集箱分别检查清理后,有关管接头应同样及时做好封闭措施,严防杂物进入内部。

8.7 管排与管排、管排与上、下集箱间管口组对前,应全面清理各管口油漆、杂质、油垢、打磨各管口内外坡口两侧10~15mm内锈蚀至金属光亮,坡口30°±5,钝边0~1mm,组合间隙应均匀(2~3mm)左右为宜。

8.8 水冷壁管排与管排通球试验检查合格后(包括集箱),在组合工作平台上逐一将其进一步调整找正最佳尺寸位置,相互平行、水平,对角线值符合图纸及有关规范后,对管排对口进行点焊固定(水冷壁管排左右两侧应采用限位钢板与组合架焊接固定,以防位移)。

8.9 管子与管子间对口,应做到内壁齐平,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量不得超过壁厚的10%,且≤1mm。

8.10 管子对口偏折度用钢直尺检查,距焊缝中心两侧200mm处测量,离缝一般不大于2mm。

8.11 膜式水冷壁管子母材材质为20G(焊接材料的物理性能应与母材性能化学成分相当),焊材采用TIG-J50,Φ2.5mm氩弧焊丝,焊接前应将该焊丝作光泽度处理后,方可施焊(双氩弧工艺)。

8.12焊工在系统焊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评定、作业指导书工艺要求进行,且符合有关安全、质量技术规范要求。

8.13现场焊接时环境温度最低允许,碳素钢-20℃,低合金钢-10℃。

焊接现场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特别是氩弧焊接时,各种防护措施更须加强,管子对口组焊时,应严防穿堂风,以确保焊接质量。

8.14膜式水冷壁管对口焊接时,严禁在被焊接物件表面任意引弧,试验电流或任意焊接临时支撑件。

8.15施焊过程中,若多层焊接的接头应错开,前一层焊缝若发现外观缺陷,应及时清理后,再焊接次层。

8.16 管子对口焊接每一当量完毕后,及时清理焊缝,焊工应进行质量自检合格。

由专职质检员对该批焊接质量进行100%宏观检查,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弧坑、未熔合、裂纹等缺陷。

承压管子的咬边深度不大于0.5mm,管子焊缝两侧咬边深度不得超过周长的20%,且不得超过40mm。

同时,通知监理专工进行检验确认。

8.17 按有关规范要求,分别对水冷壁焊接质量进行探伤质量跟踪检查,探伤比例25%,Ⅱ级合格。

8.18 按图纸要求,逐一组装水冷壁管排对口焊缝处的密封钢板及有关门孔支架组件,焊接应严密不漏。

8.19 按图纸要求,以水冷壁上集箱为基准点,逐一测量划出各片膜式水冷壁管排上,安装不同标高的刚性梁组件中心线,作好标记。

然后组装钢板组件及各层刚性梁组件,各几何尺寸及焊接质量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九、水冷壁管排的吊装、安装9.1 吊装顺序:第一吊装件为右侧水冷壁管上部管排→右侧水冷壁下部管排→前水冷壁上部管排→后水冷壁上部管排→后水冷壁中部管排→前水斜炉顶管排→前水冷壁中下部管排→后水冷壁下部管排→风室水冷壁管排→左侧上部管排→左侧下部管排(关门件)共11件。

9.2 膜式水冷壁系统管排吊装前,计划预先在Z1~Z2柱间炉顶板梁上,分前、后、左、右侧中心相应位置,预先设置4~5个钢丝绳吊点(作为吊装水冷壁临时就位所用)。

9.3水冷壁系统管排的吊装,采用两台5吨卷扬机、32吨滑轮2只,钢丝绳Φ19.50mm等索具牵引,分别吊装膜式水冷壁系统管排上部吊点。

配备50~25吨汽车吊各一辆,分别吊装在组合架上组合的右侧水冷壁管排上下部、相互配合逐一进行抬吊、位移、管排吊装呈垂直状态后,(暂作临时抛锚、临时寄存。

下部设置枕木),然后分别由炉右、炉前、炉后炉顶部板梁吊点接钩,再由炉顶两个不同位置吊点牵引进行彼此松紧,缓慢地吊装、位移各水冷壁管排至图纸设计安装位置、安装标高时,(水冷系统吊挂装置计划预先安装在Z1~Z2柱炉顶梁格上),安装人员准备好吊杆销轴,再分别缓慢起吊管排上集箱吊耳孔与吊杆孔中心两者相互吻合时,安装人员应及时逐一将轴销插入吊杆孔内组装,待临时就位固定牢固后,方可脱钩。

管排下端相应位置与钢架相应横梁之间,应及时采用手拉葫芦将水冷壁管排作临时固定措施,严防水冷壁管排因受风力影响而晃动。

9.4 其它位置膜式水冷壁上部管排的吊装工艺、步骤同上。

9.5 膜式水冷壁系统中、下部分管排的吊装,工艺步骤亦基本同上相似。

由炉顶板梁原设置吊点及汽车吊相互配合抬吊、位移至各水冷壁管排呈垂直状态时,暂作临时抛锚、寄存。

(在已分别吊装定位的上部管排下端两侧相应位置,设置临时吊点),采用2~3只10吨手拉葫芦进行接钩,汽车吊点相应脱钩。

两者彼此松紧、吊装位移管排至所需安装标高、位置时,再将其下部管排临时固定牢固,随后通过手拉葫芦同时受力吊装水冷壁管排上升,再进行调整找正后,上、下部管排分别进行组合对口,(安装焊口),点焊固定、焊接,其余下部管排以此推类进行。

9.6 风室水冷壁管排的吊装、安装,计划在前、后、右侧膜式水冷壁管排找正定位后进行(风室水冷壁管排与两只集箱计划在Z1~Z2柱间零米层进行组合焊接)。

吊装点预先设置在前后水冷壁下部管排相应位置,分别各设两个点吊,采用4只5吨手拉葫芦相互配合同步进行吊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