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盘点:常见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策略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
康的第一大类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血小板在血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多种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使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现就常见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总结如下。
冠心病
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1)如无禁忌予阿司匹林75〜100
mg/d,不耐受患者予氯吡格雷75 mg/d[1]。
(2 )择期行冠
脉支架术(PCI)者:阿司匹林100〜300 mg ,100 mg/d (长期)+氯吡格雷300〜600 mg (术前>6 h )/600 mg (术前2〜6
h ),氯吡格雷75 mg/d 。
金属裸支架(BMS )至少4 周,药物洗脱支架(DES )至少6 个月[2,3]。
2. 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 :(1)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 替格瑞洛(无禁忌证、缺血中-高危者首选)180 mg 或氯吡格雷300 mg (保守治疗者)或600 mg (行PCI者)。
(2 /阿司匹林75〜100 mg/d (长期)+替格瑞洛90 mg , 2次/d 或氯吡格雷75 mg/d 或(至少12个月),如阿司匹林禁忌,予氯吡格雷75 mg/d (长期/。
(3 /需用GPn b/川a 受体拮抗剂情况:①紧急情况或冠脉造影提示大量血栓,慢血流或无复流和新的血栓并发
症;②拟行PCI的高危而出
血风险较低者;③未知冠脉病变者,不推荐予此类药物预处
理。
3.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3] :(1)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 , 75〜100 mg/d (长期)。
(2)使用阿司匹林基础上:①溶栓者:氯吡格雷150 mg (<75岁)或75 mg
(>75岁);②行PCI者:替格瑞洛(无禁忌证首选)180 mg , 90 mg ,2 次/d 或氯吡格雷300 〜600 mg , 75 mg/d 或至少12个月;③未溶栓或未行PCI者:氯吡格雷75 mg/d 至少12个月。
(3)需用GPn b/ m a受体拮抗剂情况同(2)。
4. 围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 )期[1,3] :(1)CABG 前:阿司匹林100〜300 mg/d ,正在服药者术前无需停药。
氯吡格雷术前至少停用5 天,除非紧急手术。
替格瑞洛术前至少停用5天,急诊手术至少停用24 h。
(2)CABG后:①
术前未服阿司匹林,术后6 h 内开始服用,75〜150 mg/d ,禁忌阿司匹林者,氯吡格雷75 mg/d :②PCI后的CABG
患者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75〜100 mg/d (长期)+氯吡格雷75 mg/d 或替格瑞洛90 mg ,2次/d (至少12 个月)。
5.冠心病特殊人群[1,2] : (1 )>75岁高龄患者:①阿司匹林75〜100 mg/d ,不耐受或禁忌者予氯吡格雷75 mg/d长期维持;②急性期使用氯吡格雷75 mg/d,酌情降
低或不使用负荷剂量;③合并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时,加用质子泵抑制剂。
(2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①择期行非心脏
手术需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未行PCI 术前7〜10 天停药, 术后止血后重新用药;BMS 植入者尽可能推后4~6 周或DES 植入者推后6 个
月,如PCI 术后行外科手术必须停用氯吡格雷,应继续阿司匹林治疗,并在术后尽快恢复氯吡格雷治疗;② 根据手术出血风险调整剂量,单用阿司匹林者,风险低继续使用,风险高停用。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者,
风险低仅停氯吡格雷,风险高均停用。
(3 )心力衰竭:①阿司匹林75〜100 mg/d 或氯吡格雷75 mg/d ;②扩张型心肌病,无适应证不建议抗血小板治疗。
(4)糖尿病:替格瑞洛
(首选)180 mg , 90 mg , 2次/d (至少12个月)+阿司匹林75〜100 mg/d (长期)。
(5 )慢性肾脏病:替格瑞洛(首选)180 mg , 90 mg , 2次/d。
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TIA ) [4]1.非心源性卒中:(1)氯吡格雷75 mg/d或阿司匹林75〜100 mg/d ,高危者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一般不联用。
(2)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或行PCI 1年内患者,氯吡格雷75 mg/d+ 阿司匹林100〜300 mg/d 。
2. 心源性卒中:(1)心脏瓣膜病:①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无论是否伴有房颤,单用抗凝药物。
②对已规范抗凝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出现复发性栓塞事件,加用抗血小板药物。
③合并二尖瓣脱垂或钙化者,单用抗血小板药物。
(2)人工瓣膜置换后:应用口服抗凝药物后仍发生卒中者,华法林+阿司匹林100 mg/d ,保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
(3)卵圆孔未闭:阿司匹林50〜100 mg/d 。
3. 卒
中急性期:(1)如未溶栓且无阿司匹林禁忌患者尽早服用阿司匹林
150〜300 mg/d,急性期后75〜150 mg/d。
(2)溶栓患者在溶栓后24 h 开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3)缺血性卒中再发的高危患者如无出血高风险,第1 个月内阿司匹林75
mg/d 联合氯吡格雷75 mg/d 。
心房颤动[ 1 ]房颤患者应选用抗凝药,抗血小板治疗作用有限。
(1 )CHA2DS2-VAS 评分 > 2分、HAS- BLED < 2分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者:BMS 或新一代DES 植入后,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100 mg/d+ 氯吡格雷75 mg/d (至少1 个月),然后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100 mg/d 或氯吡格雷75 mg/d (持续至1 年)。
(2)HAS-BLED 评分 < 2分的急性冠脉综
合征合并房颤者:不考虑支架类型,均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100 mg/d+ 氯吡格雷75 mg/d (6 个月),然后口服抗凝药+ 阿司匹林100 mg/d 或氯吡格雷75 mg/d (持续至1年)。
(3)HAS-BLED 评分 > 3分的冠心病患者:不考虑支架类型,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100 mg/d+ 氯吡格雷75 mg/d (至少1 个月),然后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100 mg/d+ 氯吡格雷75 mg/d (持续时间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而定)。
周围动脉疾病[5]PAD 多累及下肢动脉,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并改善患者间歇性跛行症状。
(1 )有症状的PAD 已行血管重建术的患者,阿司匹林75〜100 mg/d 或氯吡格雷
75 mg/d 。
(2)无症状的PAD 但踝肱指数减低或有颈动脉
粥样板块狭窄的患者,阿司匹林75〜100 mg/d或氯吡格雷
75 mg/d 。
( 3)除非心血管事件风险高且出血风险低的症状的PAD 患者,不推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4)合并间歇性跛行而无心力衰
竭的PAD 患者,可选用西洛他唑100 mg , 2次/d。
审核专家:江苏
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蔡高军副
主任医师参考文献1.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
杂志,2013 年41 卷03 期,183-194 页.2.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
入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 年44 卷05 期,382-400
页3Levine GN, Bates ER, Bittl JA, et
al. 2016 ACC/AHA guideline focused update on duration of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6 Nov;152(5):1243-1275.4.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 年48 卷04 期,246-257 页.5.Rooke TW, Hirsch AT, Misra S, et 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Compilation of 2005 and 2011 ACCF/AHA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s):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J Am Coll
Cardiol. 2013 Apr
9; 61(14):155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