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非洲专题 练习题

浙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非洲专题 练习题

浙江高二第二学期非洲专题练习一、单选题读尼罗河和刚果河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2.关于两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刚果河流域面积大,经过的气候类型复杂B.刚果河水量大且稳定,以湖泊补给为主C.两河流水的补给,都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D.两河流的汛期都在6——9月份河堤是指沿江河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可抵御洪水、保护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安全,是世界上最早广泛采用的防洪工程之一。

下面为世界上两条著名河流中下游某河段河堤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造成两条河流河堤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特征B.景观设计C.航运条件D.气候类型4.推测图1和图2中的河流分别可能是A.莱茵河、尼罗河B.黄河、尼罗河C.黄河、莱茵河D.尼罗河、黄河在决定建设长江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埃及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下游供水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6.从年径流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正确的是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D.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取水量较大下图中斜线区为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不断向北延伸的原因是A.地形影响B.降水影响C.大气环流影响D.洋流因素8.图中分布最广的自然带是A.热带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9.有关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投入的劳动力较多,商品率低B.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农业C.主要作物为玉米、小麦D.该农业地域类型以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最为典型为打击索马里海盗,吉布提港逐渐成为各国军舰后勤物资补给基地。

2014年8月,中国企业中标吉布提港口码头建设,一旦多功能码头建成,吉布提将成为区域航运和物流中心。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吉布提港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A.气候湿热,易发生中暑B.河湖密布,投资成本大C.人口稠密,地价水平高D.地质复杂,技术要求高11.未来吉布提港将成为A.北非国家的出海口B.红海及周边中转站C.非洲最大物流中心D.中东地区航运中心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岛屿中央部分平均海拔800~1500米。

猴面包树是马达加斯加岛上常见的树种,该树耐旱力极强,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或降水量1000 mm 以上却生长较差。

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利于储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马达加斯加岛A.山地东侧地势平缓,而西侧陡峭B.山地东侧降水多,而西侧降水少C.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岛雨林茂盛D.东岸为暖流流经,西岸为寒流流经13.猴面包树的特性是为了适应生长区A.降水年际变化大的特点B.昼夜温差大的特点C.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D.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读甲、乙两国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与甲国相比,乙国()A.河流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B.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上C.地势低,气候相对湿热D.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15.影响甲、乙国铁路走向的共同区位因素是()A.河流B.地形C.城市D.资源16.在乙国的大河是21世纪世界上两条比较健康的河流之一,其重要判断依据是()A.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循环活跃B.该河流量丰沛,水体自净能力弱C.周围地区没有大规模的工业中心D.流域内经济发达,环保措施完善9月23日某摄影爱好者在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7.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上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季节草原上的迁移动物不断南迁B.乙附近湖泊为世界最大淡水湖C.N河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图中等高线密集地区地形崎岖,为高大山脉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9.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为热带草原气候B.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C.③地为热带沙漠气候D.④地为地中海气候20.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B.②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终年高温多雨C.③地大气对流运动强烈多对流雨D.④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21.下图为沿20°E经线所做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

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所示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尼罗河进入汛期,河流径流量大增B.开普敦天气晴朗,附近海域风平浪静C.A地草类葱绿,动物大规模向南迁移D.与C海区相比,D海区降水更多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景观以热带草原为主B.地形以平原为主C.甲、乙两国均大量出口棉花D.乙国耕地资源较甲国丰富23.关于乙国境内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A.流量大B.多“V”型谷C.流速平缓D.有凌汛现象读“世界某大陆西岸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24.该图表示的大陆可能是( )A.澳大利亚大陆B.南美大陆C.北美大陆D.非洲大陆25.该大陆F处沿海多大雾天气,其原因可能是A.有暖流经过B.有寒流经过C.板块交界处,多温泉D.副高控制,水汽不易扩散读下面“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26.C处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高山气候27.图中各地气候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有关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8.E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29.A处气候形成的原因,说法合理的是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②受盛行西风带影响③受暖流影响④受寒流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读世界两个区域海陆分布图(阴影代表海洋),完成下面小题30.根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A.520千米B.5200千米C.6400千米D.4000千米31.Ⅰ、Ⅱ所在国的描述正确的是A.Ⅰ国黄金、石油资源丰富B.Ⅰ国盛产棉花C.Ⅱ国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旅游业D.Ⅱ国河流夏季汛期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2500~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高原大多位于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位于海拔2400米的高原上,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现代化电气化铁路——连接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的“亚吉铁路”于2016年10月5日正式通车,这是我国企业承建的海外首条全产业链“中国标准”电气化铁路。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2.下列不属于该国主要可再生能源的是( )A.地热能B.水能C.太阳能D.潮汐能33.关于修建亚吉铁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于埃塞俄比亚生态环境的保护B.岩层破碎,火山、地震多发,建设难度高C.地形起伏大,建设投资大D.中国铁路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二、综合题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甘树又名刺阿干树,树身长满长刺,耐干旱和高温,生命力顽强,是西地中海地区的一个特有的树种,主要生长于摩洛哥南部等地区的石灰质的半干旱土壤上。

由于其木质坚硬,摩洛哥人又称其为“摩洛哥铁木”。

这种树一般能长到8-10米高,能生存150-200年,树叶极小,花也小,每年4月开花,果实要一年左右才能成熟,收获季节正是在六七月份。

下左图为摩洛哥示意图。

材料二每当阿甘树果实成熟时,当地会出现独特的“羊爬树”的现象。

牧羊人会来到阿甘树的下面,随时拣拾从山羊嘴里掉落地上的果核。

然后把果核砸开,从中取出具有苦味的果仁,磨碎之后,从中榨出十分珍贵的阿甘油,整个生产过程多采用手工完成。

如今,阿甘油被公认为美容界的“液体黄金”,深受欧美人士喜爱。

(1)简述摩洛哥的地理位置特征。

(2)归纳摩洛哥城镇分布特点。

(3)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当地山羊具备爬树本领的原因。

(4)分析人们不直接收集果实,而选择让山羊帮忙收集的原因。

35.读有关尼罗河的资料,回答问题。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主要支流有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等。

(1)尼罗河上游流量巨大,下游则流量较小,分析其原因。

(2)概述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的原因。

(4)分析近年来尼罗河泥沙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简述泥沙减少对尼罗河入海口自然环境的影响。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洲境内尼日尔河上游流经海拔800~1 000米的山地,沿途有许多支流汇入;中游流经冲积平原,其中马西纳东部河段多沼泽分布;下游地区地形较平坦,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盛产油棕榈,其果实可提炼优质的棕榈油。

近年该地区出口棕榈油以代替油棕榈。

下图示意尼日尔河流域(左图)和布雷姆河岸诸多圆环状水利工程景观(右图)。

(1)尼日尔河有“上游一碗水一碗电,中游一碗水半碗沙,下游一碗水一碗利”之说。

分析上中下游“电、沙、利”的形成原因。

(2)解释马西纳东部河段多沼泽分布而西侧没有的主要原因。

(3)简述本区以棕榈油代替油棕榈出口的好处。

(4)推测当地居民在布雷姆河岸修建圆环状水利工程的用途。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乍得湖一直是湖岸四个国家的“母亲湖”,为周围的千万居民提供饮用水和灌溉水源。

在5400年以前,乍得湖的面积为30万~40万km2,是现在面积的几十倍;丰水期乍得湖还与非洲两大河流——尼罗河、尼日尔河相通,并成为尼罗河的河源之一。

乍得湖在20世纪还是非洲著名的淡水鱼基地之一,物产丰富。

现在的乍得湖湖面海拔为280米,面积约为1540km2(2006年),北部的博德菜洼地海拔为155m。

自2001年以来,乍得湖正在经历一个干旱周期,乍得湖开始大面积萎缩,如今在旱季只有沙里河入湖口附近还保持有一片常年有水区域。

乍得湖是世界上面积消失最快的湖泊之一。

下图为乍得湖流域示意图。

(1)推测乍得湖由外流湖泊转变为内流湖泊的原因。

(2)分析几千年来乍得湖没有形成咸水湖的原因。

(3)说明2001年以来乍得湖面积快速缩减的原因及主要危害。

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密度南北部差异大。

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是该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出口占国家出口总额的97%以上,其中90%以上要出口西欧,近年来其原油出口量呈下降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