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引起抑郁的原因是什么呢?
• 主要是由于大脑里生化物质的不平衡导致的吗? • 抑郁是由于个体内部的冲突所致? • 是由于强化的历史决定的吗?
• 是由错误的观念引起的吗?
• 是繁重而持续的选择的压力造成的损伤,还是由
于其自我意识的障碍和混乱,丧失了选择的能力
导致他的抑郁?
本章内容
一、医学或生物学模型
对本章中关于异常心理的理论模型进 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的形式把总结 结果呈现出来。
(5)夸大或缩小(magnification or minimization) (6)个人化(personalization)
(四)评价
• 目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 注重认知对人的情绪与行为的影响 • 认知治疗理论的局限
五、人本主义模型
• 在20世纪中活跃起来的人本主义学派,
关注的是生活中的自由选择、自我价值
基因遗传不仅仅影响人的身体特点,而且也影 响行为。 研究方法: • 家庭研究
• 双生子研究
• 领养研究
(四)评价与总结
• 诊断:医学诊断系统 • 病因:遗传(基因缺陷)、神经系统(器 质性精神病,如脑损伤)、生物化学因素 (神经递质)等
• 治疗:医学治疗方法(药物等)
• 生物学观点明确了精神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 每个人都很喜欢Hennie Robinson的神秘小说(推 理小说),并盼望着他的下一部。但是再没有出 现。尽管Hennie很成功,但他一直觉得自己很失 败,对自己一直都不满足。对自己的很成功的书, 他打了折扣说是“那是去年的工作”,并且责备 自己说:“我最近都作出什么了”?近来,他努 力写作,感觉自己没有任何价值,食欲很差,睡 眠很成问题。在每个人的眼里,他都是一个很成 功的人。我们如何理解他的抑郁状态呢?
和个人目的与决定。
(一)三种基本观点
人天生有一种成长的潜力推动有机体生长、前进、 成熟,比如:幼儿学步;心理的成长也是如此。 在合理的、良好的环境里成长为一个健全的、机能
完善的人;不利的环境条件使人的成长驱力受到扭
曲和阻碍,形成冲突,人就会感到适应困难或表现
为各种古怪的行为。
如果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咨询治疗
认知歪曲
Beck将思维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归纳为: (1)武断的推论(arbitrary inference)
(2)过度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
(3)选择性概括(selective abstraction)
(4)“全或无”的思维方式(all-or-none thinking)
现麻痹性痴呆是一种躯体性疾病,是由于大
脑皮层受到梅毒的感染所致。
(一)脑结构与心理活动 —额叶 —颞叶 —顶叶 —枕叶
(二)脑神经化学与心理异常 1、神经元与神经递质
2、几种重要的神经递质 • 如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五 羟色氨等
• 神经化学物质对维持人们正常精神活动起着 重要作用。
(三)基因
(二)病因
行为异常是通过学习得到的
(三)治疗
行为治疗-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消退 旧的行为方式,建立新的适宜反应。
(四)评价
• 实验室研究、客观性 • 行为治疗理论的局限
四、认知模型
(一)基本观点
• 情绪、行为是受认知影响的 • 认知的歪曲、非理性信念是心理障碍产生的原 因
(二)病因: • 歪曲的认知、不良思维方式、认知图式 (三)治疗方法: • 认知重建、认知行为矫正等
(五)评价 • 首次运用心理学原理解释异常现象 • 其理论、概念、方法等至今具有影响力 • 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局限
三、行为学习模型
(一)基本观点
• 行为是学习的结果: 正常行为、异常行为
• 人们之间的差异都是由于不同的学习的结
果,强化的历史不同
• 这些学习来的行为类型,正常还是异常的,
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受其所处的环境的影响, 并且随着环境的变化,行为类型也发生改变。 •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 习。
二、心理动力学模型
三、行为学习模型
四、认知模型
五、人本主义模型 六、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型
一、医学或生物学模型
主要观点
• 心理障碍的症状是由生物学因素导致的
• 生物医学模型确认心理障碍可能的原因
是大脑的缺陷、感染、生物化学失衡、
以及遗传素质 。
• 麻痹性痴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都被认为是
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20世纪初,科学家发
关系和气氛),便可以发挥其潜力,改变自己的
适应不良行为,在这个环境中获得成长。
平等的身份 真诚相待,无条件尊重,设身处地的理解
(二)病因 • 个体具有的指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 受到了阻碍或歪曲,无法发挥作为人所具有 的潜能 • 个体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失调 • 价值的条件的作用 (三)治疗 • 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个体朝着具有社会 建设性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四)评价
• 强调人类具有对自己负完全责任的能力, 以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异常行为 • 人本主义观点的局限
六、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型
• 任何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都可能是生
物-心理-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
用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心理与行
为异常的观点,称为综合分析观点或生
物有生物学上的原因,有 助于我们对心理异常的实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和机制进行科学的了解。 • 只看到人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一面,忽略了人
同时受社会条件制约的一面。
二、心理动力学模型
(一)无意识论:意识、前意识、
无(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观
念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 情绪和行为。
(二)人格结构论:本我、自我、超我 (三我论)
本我:快乐原则,其活动是无意识的;
自我:现实原则,部分意识的; 超我:理想原则,少部分意识的。 三者的协调发展才是健康的人格。 (三)焦虑与防御机制
(四)病因与治疗 • 病因
• 心理发展的固着、退行 • 防御机制的过分运用或运用失效 • 三种力量是否平衡
• 治疗
• 心理分析治疗-自由联想、释梦、解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