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医学专科诊断学教学大纲专科

临床医学专科诊断学教学大纲专科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200032♦英文名称:Diag no sties♦适用专业: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总 学 时: 86 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 64 学时,实践教学 22 学时♦选用教材: 《诊断学》,邓长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7月第 5版一、 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诊断学是研究和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的一门科学,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也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理论讲授和临床实践,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采集和诊断疾病有关的全部临床资料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客观、系统的综合分析, 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

本大纲所安排的课程,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深度,需要“掌握”的内容要讲深、讲透,要求学生 深刻理解、记忆、并能融会贯通;需要“熟悉”的内容要重点讲,要求学生理解和牢记;需要“了解”的 内容则概括地讲解,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印象。

二、 教学方式与方法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概述绪论(一)教学要求阐述诊断学是一门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

使学生学会以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学习掌握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床 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知识点提示1.主要知识点:学习诊断学的指导思想 , 诊断学的内容;概要介绍近代诊断方法的进展 , 学的方法、要求。

2. 重点:学习诊断学的指导思想 , 诊断学的内容。

3. 难点:学习诊断学的方法、要求。

(三)教学内容(按掌握、熟悉、了解三层要求描述)1、熟悉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波检查, 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2、了解临床诊断的意义 , 掌握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

(四)思考题1. 简述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 《诊断学》,邓长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年 7 月第 5 版;第一篇 常见症状第一节 发 热掌握发热的病因与分类;掌握发热的分度;掌握各种热型及相应临床意义;熟悉发热的定义及发热的发生机制、临床过程及特点,了解发热的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通过教学 学习诊断(二)知识点提示1.主要知识点:发热概念、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发病机制、病因与分类、发热的临床表现、热型及临床意义、伴随症状;2. 重点:发热的病因与分类,发热的各种热型及相应临床意义3. 难点:发热的病因(三)教学内容1. 掌握⑴发热的病因与分类;⑵发热的分度;⑶各种热型及相应临床意义;2. 熟悉⑴发热的定义、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⑵发热的发生机制、临床过程及特点;3. 了解发热的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四)思考题1. 发热的病因与分类有哪些?2. 发热的热型有哪些及其相应临床意义?3. 发热如何分度?(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 邝贺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二节胸痛(一)教学要求掌握胸痛临床表现;熟悉常见病因、伴随症状。

(二)知识点提示1.主要知识点: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

2. 重点:病因、临床表现。

3. 难点:发病机制。

(三)教学内容(按掌握、熟悉、了解三层要求描述)1. 掌握1).病因2).临床表现特点2. 熟悉1)伴随症状。

2. 了解发病机制(四)思考题1. 简述胸痛的发病机制?2. 胸痛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第三节咳嗽、咳痰掌握咳嗽、咳痰的病因及其临床表现;熟悉咳嗽咳痰的发生机制;了解咳嗽、咳痰的伴随症状。

(二)知识点提示1.主要知识点:咳嗽咳痰的概念、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2. 重点:咳嗽的病因和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

3. 难点:咳嗽的病因、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三)教学内容1. 掌握:掌握咳嗽咳痰的病因和临床表现;2. 熟悉:咳嗽咳痰的发生机制;3. 了解⑴ 咳嗽咳痰的的定义;⑵ 咳嗽、咳痰的伴随症状及及问诊要点。

(四)思考题1. 咳嗽咳痰的病因有哪些?2. 痰的性质有哪些及其临床意义?(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 邝贺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 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四节咯血(一)教学要求掌握咯血的定义及咯血与口腔、鼻咽部出血和呕血的区别重点;掌握咯血的病因与机制和临床表现;熟悉咯血的伴随症状及相关疾病。

(二)知识点提示1.主要知识点:咯血的定义,咯血与口腔鼻咽部出血和呕血鉴别病因与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问诊要点;2. 重点、咯血与口腔、鼻咽部出血和呕血的区别,咯血的病因与机制。

3. 难点:咯血与口腔、鼻咽部出血和呕血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1.掌握⑴咯血的定义,咯血与口腔、鼻咽部出血和呕血的区别;⑵病因与机制;⑶临床表现;2. 熟悉:咯血的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四)思考题1. 咯血与呕血如何鉴别?2. 咯血的病因有哪些?3. 咯血的大小如何界定?(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 邝贺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 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五节呼吸困难(一)教学要求掌握呼吸困难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呼吸困难发生机制;了解呼吸困难的定义及伴随症状及相关疾病(二)知识点提示1.主要知识点:呼吸困难的定义、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问诊要点;2. 重点:呼吸困难的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3. 难点: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三)教学内容1.掌握:呼吸困难的分类及原因和临床表现;2. 熟悉: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3. 了解:呼吸困难的定义、伴随症状及相关疾病。

四)思考题1. 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分类及其临床表现是什么?2.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什么?3. 呼吸困难如何分类?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 邝贺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七节心悸(一)教学要求掌握心悸的定义、常见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熟悉发病机理(二)知识点提示1.主要知识点:定义、发病机制;常见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

2. 重点:基本概念、病因和临床表现。

3. 难点:发病机制。

(三)教学内容(按掌握、熟悉、了解三层要求描述)1. 掌握1).定义、病因2).临床表现、伴随症状。

2. 熟悉1)发病机理。

3. 了解1)问诊要点(四)思考题1. 简述心悸的常见病因?2. 心悸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第八节恶心与呕吐一)教学要求掌握呕吐的病因及分类。

熟悉呕吐的临床表现。

了解恶心、呕吐的概念,呕吐的机理。

二)知识点提示主要知识点:呕吐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重点:呕吐的病理生理基础,临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难点:呕吐的特点,结合伴随症状进行分析诊断。

三)教学内容1、病因及发生机理2、临床表现(1)中枢性呕吐(2)反射性呕吐3、伴随症状(四)思考题1 .试述呕吐的发病机制。

2.试述呕吐的常见病因。

第九节呕血与便血一、呕血(一)教学要求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疾病。

熟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了解柏油便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二)知识点提示主要知识点:呕血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重点:呕血的病理生理基础,临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难点:呕血的特点,结合伴随症状进行分析诊断。

(三)教学内容1、病因及发病机理(1)消化系统疾病(2)血液病(3)急性传染病(4)其他原因2、临床表现(1)呕血与黑便(2)失血性贫血症状3、伴随症状(四)思考题1 .试述呕血的常见病因。

2.试述呕血的临床表现。

二、便血(一)教学要求掌握便血的概念、临床表现;熟悉便血的病因、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了解便血诊断方法。

(二)知识点提示主要知识点:便血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和诊断方法。

重点:便血的病理生理基础,临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难点:便血的特点,结合伴随症状进行分析诊断。

(三)教学内容1.便血的概念。

2.便血的病因。

3.便血的临床表现。

4.便血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方法。

(四)思考题1.试述便血的常见病因。

2.试述便血的临床表现。

第十节腹泻一)教学要求掌握腹泻的发病机理。

熟悉急性、慢性腹泻的特点。

了解伴随症状。

二)知识点提示主要知识点: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腹泻的临床表现;腹泻的问诊要点。

重点:腹泻的病理生理基础,临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难点:腹泻的特点,结合伴随症状进行分析诊断。

三)教学内容1、发病机理2、病因及临床表现(1)急性腹泻(2)慢性腹泻3、伴随症状四)思考题1.试述急慢性腹泻的概念。

2.试述腹泻的发病机制。

第十一节黄疸(一)教学要求掌握黄疸的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

熟悉三种黄疸的发病机理。

了解正常胆红素的代谢过程及伴随症状(二)知识点提示主要知识点:黄疸的概念、临床表现、胆红素的正常代谢,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及发生机制,三种黄疸的鉴别,黄疸的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黄疸的诊断方法。

重点:黄疸的病理生理基础,临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难点:黄疸的特点,结合伴随症状进行分析诊断。

(三)教学内容1、正常胆红素代谢(1)胆红素的形成(2)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3)胆红素在肝脏的代谢(4)胆红素的肝肠循环2、病因、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1)溶血性黄疸(2)肝细胞性黄疸(3)阻塞性黄疸3、伴随症状(四)思考题1. 试述黄疸的分型。

2. 试述肝黄疸的鉴别。

第十二节血尿,尿频、尿急与尿痛(一)教学要求血尿的定义、病因、临床特点:确定真性血尿或假性血尿、判断出血部位确定病变部位;伴随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的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二)知识点提示(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1. 重点:血尿伴随症状及病因2. 难点:本节较易理解,无明显难点(三)教学内容1. 掌握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的定义及伴随症状。

2. 熟悉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少尿的临床特点。

3. 了解相差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的临床意义。

(四)思考题1. 血尿病因有哪些?2 •尿频、尿急、尿痛伴随症状有哪些?各举一例临床疾病。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诊断学》,邓长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7月第5版;2•《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9月第3版;3•《中国肾脏病学》,黎磊石、刘志红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第十三节水肿(一)教学要求掌握水肿的定义、常见病因;掌握常见水肿的临床特点;熟悉水肿的发生机制、不同原因水肿的鉴别要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