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学案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2、建立: 年 月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 成立。

3、纪年: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4、机构:选举

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5、意义: 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

下诏退位;

2、窃取果实:2月13日,孙中山辞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 为临时大总统。3月,

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3、结果:

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 窃取。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

第 5 页 参议院制定的《 》。

2、内容:

内容

民权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 、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三权分立 参议院行使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3、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性质的重要文件。

4、意义:它肯定了资产阶级 制度和

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一、孙中山 1912 1 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黎元洪 南京临时政府

二、宣统帝 袁世凯 元时代 临时政府 袁世凯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全体国民 平等 选举

第 6 页 立法权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民主共和

民主自由

【合作探究】

【探究一】袁世凯是如何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

结论:(1)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一方面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

(3)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4)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加紧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

(5)清帝退位的第二天,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

(6)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探究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意义

第 7 页 及局限。

结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意义。

意义: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的作用。从此以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谁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复辟帝制,也没有人敢公开的实行专制。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几千年来封建君主专制的合法地位由此颠覆,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有自己的局限。它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建立民主政治,巩固革命成果的过程,其中重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约法的颁布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进步性。通过向学生展示有关《临时约法》的各种历史资料,以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陈述交流本组对《临时约法》的评价,能很好的解决难点。还有

第 8 页 值得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比如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和运用、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过渡等。

【达标检测】

1.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在( )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2.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这意味着中国( )

A.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专制统治者的结束

C.封建统治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3.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 )

A.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

B.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C.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D.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体现了三权分立

5.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第 9 页 (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

1.C 2.A 3.A 4.A 5.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