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2.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认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光辉。

3.知道项羽、刘邦起义和楚汉之争,理解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4.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楚汉之争中项败刘胜的原因分析,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难点】1、重点: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难点:秦的暴政,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自主学习】1.秦的暴政: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________,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________和________。

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一人犯法,________和________都要受到牵连。

秦始皇死后,________的统治更加残暴。

2.陈胜、吴广起义:________年夏,陈胜、吴广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走到________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法要被处死。

陈胜、吴广领导发动了中国历史上________。

起义军在陈县建立“________”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

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由于缺乏后援,最终________,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3.后续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________和________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

项羽在__________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刘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________,________年,秦朝灭亡。

4.楚汉之争:秦亡后,刘邦和项羽为_______,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__”。

最终,刘邦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________,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合作探究】1.秦的暴政体现哪些方面?2.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3.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4.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

这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从秦朝灭亡和项羽争夺帝位失败的共同原因中,你总结出什么历史经验教训呢?【当堂达标】1.从修建骊山陵墓、阿房宫和长城可以看出,秦的暴政表现为()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是指()A.项羽、刘邦起义B.国人暴动C.牧野之战,奴隶倒戈D.陈胜、吴广起义3.下列属于秦末农民起义范畴的历史事件有()①陈胜、吴广起义②项羽领导的起义③刘邦领导的起义④楚汉战争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②③④D. ①②④4.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事件中,依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建立张楚政权②大泽乡起义③吴广、陈胜被杀④刘邦率兵进入咸阳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5.巨鹿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A.刘邦与秦军B.项羽与秦军C.陈胜、吴广与秦军D.刘邦与项羽6.象棋中“楚河汉界”源于秦末“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是( )A.楚国和汉朝之间的战争B.项羽和刘备之间的战争C.楚国与秦国之间的战争D.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7.下列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秦的暴政是起义的最主要原因 B.起义地点在大泽乡C.起义军建立了政权 D.推翻了秦朝的统治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材料二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秦末的什么社会现象?可以看出这种社会现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对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进行起义?(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我的收获】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赋税徭役兵役亲族邻里秦二世2. 公元前209 大泽乡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张楚失败3.项羽刘邦巨鹿之战咸阳公元前2074.争夺帝位楚汉之争垓下【合作探究】1.(1)赋税沉重:秦始皇修建大量工程,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赋税。

(2)徭役、兵役沉重:骊山墓、阿房宫、万里长城的修建需要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3)刑法严苛各种让人闻之色变的刑法,实行“连坐”一人犯了罪,往往会牵连到亲族和邻里。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

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的途中,遇雨误期,导致起义爆发。

这只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直接原因,从当时社会现状来看,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

即使没有陈胜、吴广在渔阳遇雨误期,秦末农民大起义也会爆发,只是时间迟早问题。

所以,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3.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

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

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

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4.目的不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楚汉之争是为了争夺帝位;性质不同:前者属于农民战争。

后者属于封建统治者内部的战争。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当堂达标】1.A2.D3. B4.D5.B6.D7. D8.(1)秦的暴政。

兵役、徭役繁多,租税沉重,“焚书坑儒”。

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痛苦,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2)陈胜、吴广。

为了推翻实行残暴统治的秦朝。

(3)有联系。

正是由于秦朝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陈胜、吴广才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学习目标1.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3.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重难点重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

难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三、知识导图四、学习提纲秦的暴政1、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三分之二的收获上缴国家。

秦始皇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2、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刑罚极其残酷。

3、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的“焚书坑儒”。

4、秦二世残暴统治。

如:将大量宫女殉葬,把修建墓室的工匠闷死,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等等。

5、秦暴政的影响:人民受到压迫剥削,无法生活,背井离乡,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陈胜吴广起义1、起义背景:900多人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在大泽乡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法将被处死。

2、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3、起义领导者:陈胜、吴广。

4、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5、起义政权: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6、起义结果:起义失败,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7、起义影响: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其中项羽、刘邦的起义军队逐渐壮大,分别于秦军作战。

8、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在刘邦起义军的包围下,秦朝统治者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1、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争夺帝位,展开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2、“楚汉之争”结果:四年楚汉之争,刘邦取得最终的胜利。

3、刘邦胜利的原因: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变强五、课堂练习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①秦始皇骄傲自大②繁重的赋税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④严酷的刑罚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说明了( )A.秦始皇死后将葬在阿房宫内B.秦朝刑法残酷,社会混乱C.阿房将发生灭亡秦朝的起义D.秦朝滥用民力,百姓怨声载道3.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这一记载说明了(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B.秦朝的刑法很残酷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发生的地点是( )A.渔阳 B.陈C.大泽乡 D.垓下5.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

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6.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最终率领起义军灭亡秦朝的是( )A.陈胜 B.吴广C.项羽 D.刘邦7.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

它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牧野大战 B.晋楚争霸C.吴越争霸 D.楚汉之争8.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 )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C.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9.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对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修筑万里长城B.修建阿房宫C.刑罚非常残酷D.秦朝的暴政10.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D .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1.C 2.D 3.B 4.C 5.C 6.D 7.D 8.D 9.D 10.B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后练习题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选择题1.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

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推行郡县制 B.繁重的徭役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法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大泽乡起义B.黄巾起义C.黄花岗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3.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以及阿房宫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4.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爆发在公元前209年B.爆发地点是大泽乡C.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D.推翻了秦朝的统治5. 导致秦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A.秦的军队不够强大B.秦皇骄傲自大C.秦的暴政D.农民起义的打击6.下列有关陈胜、吴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们号召农民举行起义反秦B.他们在陈建立“张楚”政权C.相继战死沙场D.没能推翻秦朝统治7. 秦末农民起义中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8.成语“破釜沉舟”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9.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是一项是(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10. 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楚汉之争D.城濮之战11.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残酷的刑法 B.骄傲自大C.剥削沉重 D.失去民心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朝刑法严酷,一人犯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B.秦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两次农民战争C.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D.秦末农民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13. 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