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了。
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流程]课前:放一些京剧的带子,让学生跟着唱唱、交流交流。
一、谈话导入⑴揭示“京剧”:小朋友,我们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戏剧的品种有很多,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听,这是什么剧?(京剧)⑵引出“梅兰芳”:说起京剧,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曾多次出国访问,他的表演受到外国观众的连连称赞。
他就是梅兰芳(出示照片)。
板书:梅兰芳梅兰芳怎么会成为一位这么有名的京剧大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梅兰芳学艺,好吗?⑶揭示课题:板书:学艺。
⑷读题:谁能读一读题目?⑸理解题意:这儿学艺就是学什么呀?老师并没有把自己和学生局限在课堂、教科书的小圈子里,而是努力在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知识面,引导学生而向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
二、整体感知自由读全文:能自己读读课文吗?但要注意读准字音哦!三、细度领悟(一)学习第一段1、读通、读准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
相机正音:拜师学艺没有神儿料子唱戏(2)自由读2、读中生疑:小朋友,我们读书要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你能再读读这一段,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打上小问号“?”3、交流“小问号”:你读出小问号了吗?4、学生相互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有小朋友知道吗?5、师生共同解决问题:(1)解决“有神儿”、“唱戏的料子”:有问题非常好,我先请小朋友看一段京剧,你仔细观察他的眼睛。
(放京剧录像)你发现了什么?(眼睛很灵活;眼睛像会发光……)这就是有神儿,一般京剧演员都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具备了条件,就是唱戏的料子,而梅兰芳呢?学生读出有关句子。
(2)指导述说:如果你是师傅,你会怎样对他说呢?能来演一演吗?师生共演,注意对学生说的表情、语气加以指导。
首先,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并让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尝试着解决问题,而老师只是在学生困惑时加以指点。
其次,当学生在理解上出现问题时,老师的指点并不是采用“告诉”,而是继续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观察、说说中去自悟。
(二)学习第二段1、感悟第一句(1)角色转换,进入情境:如果你听了师傅这番话,会怎么想呢?(2)入境生情,以情促读①梅兰芳想的和我们一样吗?自由读句子。
②你能用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他的决心吗?“读”在课堂上处处发挥着它的作用,“读”并非是机械地重复,而是有层次地一步步展开,教学中,老师领着学生一步步走入语言文字。
2、感悟第二句(1)读准句子①自由读句子。
②指名读。
(2)读懂句子:这句话你读懂了吗?有不明白的地方吗?①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②让学生相互解决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理解“紧盯”:先观察书上小梅兰芳盯的时候眼睛是怎样的?再让学生来表演紧盯空中鸽子时的样子(鸽子由老师的手来演示)。
并说一说眼睛是怎样盯的?从而理解“紧盯”。
(3)体验情境,读好句子①体验:你们能这样来紧盯吗?全班一起紧盯鸽子,并说说眼睛的感受。
②感悟梅兰芳的勤奋:小朋友刚才盯了一小会儿就很累、很酸,而梅兰芳却常常这么在做,一分钟、两分钟,一小时、两小时,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盯着、盯着,此时,你想对梅兰芳说些什么呢?③指导读:此时,再让你来读这句话,相信感受是不一样的,想来读读吗?指名读;同桌互读。
“紧盯”一词在感悟上,很有层次,先是让学生通过看图、表演理解“什么是紧盯”,然后通过全体学生的体验,感受到“紧盯”时的辛苦,接着再通过语言的描绘,知道“常常紧盯”写出了梅兰芳学艺的辛苦和勤奋。
3、感悟第3句(1)读准句子:自由读;指名读(2)读懂句子:能把这句话的意思也读出来吗?有难度的,行不行?自由读;指名读(3)以评促读:①指名赛读,其他小朋友要用心去听,听听谁读得最好?②评议:刚才几位小朋友读的,谁读的最好?好在哪?③学生相互读。
读书是一种情感的表露,表达了每个学生对所读句子的一种理解和情感。
在朗读过程中,通过相互的评议,可以促进对句子的理解,帮助读好课文。
4、感悟第4句①引读: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
②创设情境,读懂句子:小朋友,眼睛会说话吗?我们不妨来做个试验:这位小朋友回答了问题(我演示),你说我在对他说什么?学生说。
你做了错事回到家,爸爸这样(我演示),在对你说什么?③小结:原来眼睛真的会说话呀!这时,他的眼睛不再是没有神儿,变得有神儿了。
板书:有神儿梅兰芳的眼睛怎么会从没有神儿到有神儿呢?学生说。
板书:勤学苦练通过表演,让学生很容易明白“眼睛是会说话的”这一难点,由于在学习中,老师把所学的知识和表演的方式紧密结合,课堂仿佛成了学习的乐园,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轻轻松松就学了知识。
(三)学习第三段1、读准第三段:指名读;同桌比赛读2、理解“世界闻名”:你能换个词放入句子中读一读吗?3、指导用“终于”说话:梅兰芳经过努力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那你还知道哪些到最后终于成功的事吗?4、读好第三段:你想来夸夸他吗?比比谁夸得最好。
5、小结:梅兰芳靠自己的勤学苦练,终于练出了一双有神儿的眼睛。
(四)齐读全文用学生已有的、懂的词儿去替换不明白的词儿,从而理解意思,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不但理解了词语,而且也是一种词语积累的方法。
四、识写生字1、自学生字。
2、哪些字觉得比较难,和大家交流一下。
相机学习新部首3、能为哪些字找朋友?指名说。
4、自学笔顺图。
5、在课本上按笔顺描红。
6、完成习字册上的生字。
附板书:梅兰芳学艺常常紧盯注视没有神儿——————————有神儿勤学苦练第二课时一,复习1,读课题2,出示剧照,这个人是谁?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京剧大师,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却不是一帆风顺,这是为什么呢?二,精读课文(一)第一小节1,自由读,找出原因2,交流,出示句子: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齐读,你读懂了什么?(理解,不是唱戏的料子)3,填空师傅说梅兰芳不是,是因为。
因为梅兰芳,所以师傅说他。
4,假如你是梅兰芳,听了师傅这么说,你会怎么想?交流(二)第二小节1,梅兰芳和你们想得一样吗?出示句子: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你能用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他的决心吗?2,光有决心是不够的,重要是如何去做?用“”画出梅兰芳是如何做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这句中,有两个词的意思差不多,是近义词,你能找出来吗?回答,加点(2)出示图,观察图中梅兰芳是怎么看鸽子的?你们现在也在紧盯我,注视我,可以练出梅兰芳那样的眼神吗?(目标太大,静止不动)梅兰芳为什么选择鸽子和鱼来练眼神?(3)我们也来练练眼神,怎么样?(活动)眼睛有什么感觉?(4)梅兰芳可不是只练这么一会儿,只练这一次,他(指读句子)他一有时间就练,练得眼睛红了,他还是。
练得眼睛流泪了,他还是。
练得脖子酸了,他还是。
冬天,对着刺骨的寒风,他。
夏天,迎着刺眼的阳光,他。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练啊,练啊!5,出示句子: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日子一长,你知道这日子有多长吗?学生猜整整十年,他每天清早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飞翔,十年从没间断。
6,出示句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师述眼睛会说话吗?你做小动作了,老师的眼睛会对你说什么?你回答问题很精彩,老师的眼睛对你说什么?你做了错事回家,爸爸的眼睛会对你说什么?现在,梅兰芳在表演时心里想说的话,他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眼神表达出来,就像会说话一样。
人们是用这句话来赞美他的演技高超,更赞美他的苦练精神。
7,梅兰芳先生是有多么大的毅力财能坚持下来的啊!齐读第二小节(三)第三小节功夫不负有心人,梅兰芳先生终于成为了。
1,出示句子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吗?(举世闻名,闻名中外,驰名中外)2,怎样才算是世界闻名呢?多媒体播放课件师述:以梅兰芳命名了公园,大剧院,发行了梅兰芳头像的金币,邮票,磁卡。
在国外,人们争抢他的演出票,很多外国人开始学习京剧。
3,梅兰芳为什么可以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从课文中找到词语。
(勤学苦练)梅兰芳能这样闻名中外,容易吗?你从哪个词可以感受到?(终于)4,练习说话梅兰芳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姚明经过,终于。
青蛙经过,终于。
经过,终于。
5,齐读,第三小节三,总结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到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出示)勤能补拙。
读词四,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