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形位误差及其评定
ff
被测提取中心面 (a) (b)
被测提取中心线
4.5.1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定位最小区域是指以拟合要素定位来包容提取要素, 且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域。 定位误差值用定位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基准中心平面 (拟合要素与它共面) 定位最小区域 f 基准轴线 (拟合要素与它同轴) 定位最小区域
ff
被测提取中心面 (a) (b)
被测提取中心线
4.5.1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3)跳动误差
•圆跳动误差为被测提取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 动旋转一周时,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 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误差为被测提取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 动旋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 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2
4.5.2 基准的建立与体现
3
4
5
4.5.3 几何误差的检测方法简介
1. 直线度误差的检测
平尺
Ma
水平仪
l
Mb
(a)
(b)
(c)
2. 圆度误差的检测
传感器 工件 测头 回转主轴 工作台 工件 测头 工作台 回转主轴 传感器
测量截面
三点法测量
(a)
转台式圆度仪
(b)
转轴式圆度仪
4.5.3 几何误差的检测方法简介
定向最小区域
ff
基准平面
基准平面 被测提取中心线 与基准平面垂直的拟合要素
定向最小区域
(a)
(b)
4.5.1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3. 定位误差及其评定
定位误差——是被测提取要素对一具有确定位置的
拟合要素的变动量,提取要素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 正确尺寸确定。 基准轴线
基准中心平面 (拟合要素与它共面) 定位最小区域 f (拟合要素与它同轴) 定位最小区域
如评定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的最小包容区域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由两平行直线包容实际直线; ②两平行直线与误差曲线成“高—低—高”或“低—高—低”相间接触形式 之一
3、在实际测量时,只要能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也允许采用近 似的评定方法。 4、最小区域法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方法。按最小区域法评定的 形状误差值为最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作为合格件而通过.
图4.92采用基准要素的拟合 导出要素建立基准
4.5.2 基准的建立与体现
•在方向误差、位置误差和跳动的检测中,为了确定定向最小包容 区域的方向或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的位置,必须正确地建立基准,并 在实际检测中予以体现。
表4-14 基准体现的常用方法
序 号 基准 基准要素 基准的建立
3. 基准的体现
1
4.5.1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最小条件”可分为下列两种情况:
(1)对于提取组成要素(轮廓要素)
——符合最小条件的拟 合要素处于零件实体之 外并与被测提取组成要 素相接触,并使提取要 素对拟合要素的最大变 动量为最小。
被测提取组成要素
4.5.1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2)对于提取导出要素(中心要素)
——符合最小条件的拟 合要素应穿过提取导出 要素,并使被测提取要 素对拟合要素的最大变 动量为最小。
3.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导向块
4. .跳动误差的检测
(a)
(b)
被测提取导出要素
形状误差值用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4.5.1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最小包容区域——是指包容被测提取要素且 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区域。 例如:
拟合平面 拟合轴线
4.5.1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指出:
1、最小包容区域的形状与形状公差带相同,而其大小、方向及 位置则随提取要素而定。 2、按最小包容区域评定形状误差的方法,称为最小区域法。不 同误差项目,其最小区域得判别方法不同。
定向最小区域
ff
基准平面
基准平面 被测提取中心线 与基准平面垂直的拟合要素
定向最小区域
(a)
(b)
4.5.1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定向最小区域是指按拟合要素的方向包容被测提取 要素,且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域。 定向误差值用定向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被测提取组成要素 f 与基准平面平行的拟合要素
4.5.2 基准的建立公差和跳动公差时,必 须标明基准。
在定向误差、定位误差和跳动误差的检测中, 为了确定定向最小区域的方向或定位最小区域 的位置,必须正确地建立基准,并在实际检测 中予以体现。
4.5.2 基准的建立与体现
由模拟基准要素建立基 准时,基准要素和模拟 • 基准——是用来定义公差带位置和(或)方向的方位要素。 基准要素之间应尽可能 达到符合最小条件的相 • 基准要素——是在零件上用以建立基准并实际起基准作用的 对位置关系。 实际(组成)要素。 (1)采用模拟基准要素建立基准
4 5 6
f2 h7
h8
l1
•按最小包容区域法评定 导轨直线度误差为f1
l2
h1
•按两端点连线法评定 导轨直线度误差为f2
h0
1
2
i
f1 <f2
4.5.1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2. 定向误差及其评定
定向误差
——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方向的拟合要素 的变动量,拟合要素的方向由基准确定。
被测提取组成要素 f 与基准平面平行的拟合要素
4.5.1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实例:用水平仪测量导轨的直线度误差,依次测得各点读
数据表
数(已转换成线值,单位为m)分别为+20,-10,+40, -20,-10,-10,+20,+20。试评定该导轨直线度误差值。
解:
水平仪
绘制误差曲线图:
hi
l
60 40 20 0
h3 f1 h2 h4 h5 h6
4.5 几何误差的检测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基准的建立和体现 几何误差的检测方法简介
4.5.1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1. 形状误差及其评定
形状误差是指被测提取要素对其拟合要素的变动量
被测提取要素
•理想要素的 评定准则 ——最小条件
所谓最小条件,是指被测提取组成要素相对其拟合要 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2. 基准的建立
a)稳定接触
b)非稳定接触
4.5.2 基准的建立与体现
(2)采用基准要素的拟合组成要素或拟合 导出要素建立基准
• 拟合组成(导出)要素是数字化的理想要素。基准要素的拟 合组成(导出)要素是按规定的方法由提取组成(导出)要素 形成的并具有理想形状的组成(导出)要素。
图4.91采用基准要素的拟合 组成要素建立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