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蝇的综合实验

果蝇的综合实验

/ m)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结果。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 因均在X染色体上,是连锁遗传。 F1的观察结果:复眼颜色和翅形
表5 F1表型观察统计表 表 型 反交后代数目 复眼颜色、翅形 ♀ ♂ 合 计 红眼、长翅 白眼、小翅
F2的观察结果: 表6 F2表型观察统计表
表 型 反交后代数目 复眼颜色、翅形 ♀ ♂ 合 计 红眼、长翅 红眼、小翅 白眼、长翅 白眼、小翅 F2中:亲组合﹥50% 重组合﹤50% 用重组值公式计算w和m两个基因间的重组值和图距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结果。
F1的观察结果:体色和翅形 F2的观察结果:
表4 F2表型观察统计表 表 型 正交后代数目 体色、翅形 ♀ ♂ 合 计 灰体、长翅 黑檀体、长翅 灰体、小翅 黑檀体、小翅
F2产生9:3:3:1的自由组合表型比 对实验结果(正交)进行Χ2测验
3、连锁互换规律的验证 只考虑反交实验中复眼颜色( + / w )和翅形( +
分离规律——进行Χ2测验(正反交) 自由组合规律——进行Χ2测验(正交) 连锁互换规律——计算重组值、作图(反交) 伴性遗传规律——进行Χ2测验(正反交) 三点测交——计算重组值、并发率、作图(反交)
实验步骤:
1、分别培养三隐性和黑檀体果蝇,从子代中分 别挑选出处女蝇和雄果蝇。
2、三隐性和黑檀体果蝇进行正反交,23℃培养。
3、7~8天后移去亲本,待F1成蝇出来后观察记 录F1的性状。正反交产生的F1不必挑处女蝇。
4、将F1雌雄果蝇进行自交(反交实际上是测交)
,把20 ~30对雌雄果蝇放到新的培养瓶中( 正反交各5瓶,每瓶5 ~6对),23℃培养。
体、眼、刚毛、翅 ♀ ♂ 合计 ♀ ♂ 合计
灰、红、直、 长
灰、白、焦、 小
表2
F2表型观察统计表
表型
正交F2数目
反交F2数目
(测交后代)
♀ ♂ 合计 ♀ ♂ 合计
1 ++++
2 +w sn m
3 ++ sn m
4 + w ++
5 +w+m
6 ++ sn +
7 + w sn +
8 +++ m
表2 表型
(六)新的实验设计
选用适当的果蝇突变品系作亲本,在一次杂交实 验中包括并完成相关的5个果蝇杂交实验 正交:
P ♀黑檀体 e + + + × + w m sn3三隐性♂
e +++ +

F1
♀ + w m sn3 × e + + +
e +++
+

F2
反交:
P ♀三隐性 + w m sn3 × e + + +黑檀体♂
表 型 反交后代数目 眼、翅、刚毛 ♀ ♂ 合 计 1+++ 2 w sn m 3 w++ 4 + sn m 5 + sn + 6 w+ m 7++ m 8 w sn +
判断w、m和sn三个基因的排列顺序,计算三个基
因间的重组值和图距,用并发率测定干涉的大小
作业:
按实验指导的要求,在表格中填写实验结果, 统计各种实验数据,进行Χ2测验、计算重组值、作 图。

F1
长翅 + vg

F2 1 + + : 2 + vg : 1 vg vg(长:残=3:1)
(二)二对因子实验
P 黑檀体 + + ee × vg vg + + 残翅

F1
野生型+e vg +
↓ F2 野生型 :黑檀体 :残翅 :黑檀体、残翅
9 : 3 :3 : 1
(三)连锁互换实验
P 黑体 + b/ + b × vg + /vg + 残翅
实验用品和材料
❖实验材料 果蝇 ❖实验药品 玉米粉,琼脂,蔗糖,乙酸,酵母,水,乙醚 ❖实验仪器 恒温培养箱,培养瓶,显微镜,托盘(电子) 天平,标签,量筒,纱布,烧杯,电炉,放大 镜,解剖镜,毛笔
果蝇饲料的几种配方
水(毫升) 琼脂(克) 蔗糖(克) 香蕉浆(克) 玉米粉(克) 米粉(克) 麸皮(克) 酵母粉(克) 丙酸(毫升)

F1
野生型♀ + b/ vg + × b vg/ b vg ♂
↓ 野生型 :黑体 :残翅 :黑体、残翅
亲组型>重组型
交换→重组
重组值(RF
)
重组型数目 亲组型数目 重组型数目100%
(四)伴性遗传实验
正交: P ♀红眼 X+X+ × ♂白眼XwY ↓
F1 红眼 X+Xw 、 X+Y (♀、 ♂) ↓
制的灰体和黑檀体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结果。
F1的观察结果:体色——灰体/黑檀体 F2的观察结果:
表3 F2表型观察统计表 表 型 正交后代数目 反交后代数目 体 色 ♀ ♂ 合计 ♀ ♂ 合计 灰体 黑檀体
F2的表型产生3:1的分离 对实验结果(正反交)进行Χ2测验
2、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只考虑正交实验中体色(ee + +)和翅形(+ + mm )
25 ℃ 5天
20℃ 6天 幼虫 →→→→
25℃ 4天
成蝇
实验报告
1. 试述如何区分雌雄果蝇。 2. 对比两性果蝇的外形有何异同,文字说明或图
文结合加以说明。 3. 对比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外观差异,列表加
以对比(突变型要突出突变性状)。 4. 如何研究果蝇的平均寿命?雌雄果蝇的平均寿命
有区别吗? 请你做出实验设计。 5. 果蝇对光有反应吗?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6. 果蝇作为遗传学模式材料的优点有哪些?
果蝇常见的突变表型5 ——翅型
突变型: 残翅(Vg)
突变型: 短翅(dp)
果蝇常见的突变表型6——刚毛
直刚毛
果蝇常见的突变表型6——刚毛
突变型: 短刚毛(Sb)
突变型: 叉毛(f)
果蝇生活史中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
a成虫 b一龄幼虫 c三龄幼虫 d蛹 完全变态发育
生活史:
20℃ 8天 卵 →→→→
性别鉴定
性别 ♀ ♂
个体 大 小
腹端 尖 无黑斑 钝圆 有黑斑
腹背条纹数 7条(可见5条) 5条(可见3条)
性梳 无 有


突变型
突变 名称 野生型 白眼 棒眼 黑檀体 黑体 黄体 残翅 焦刚毛 卷曲翅
叉毛
基因 符号
性状特征
在染色体 上座位
+ 灰身、长翅、红眼、直刚毛
W 复眼白色
X1.5
B 复眼横条形,小眼数少
成实验的能力。
附:果蝇综合大实验杂交设计
1. 果蝇的单因子杂交实验(分离定律的实验分析) 2. 果蝇的二对因子杂交实验(自由组合的实验分) 3. 果蝇的连锁互换杂交实验 4. 果蝇的伴性遗传杂交实验 5. 果蝇的三点测交实验
实验原理:
分 离 定 律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 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连锁互换定律: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交换重
/ m) 和焦刚毛(+/sn)三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结果。控 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均在X染色体上,是连锁遗传。
F1的观察结果:复眼颜色、翅形和刚毛
表9 F1表型观察统计表
表型
反交后代数目
眼、翅、刚毛
♀♂ 合计
红眼、长翅、直刚毛
白眼、小翅、焦刚毛
反交中F1的自交就是测交
F2的观察结果: 表10 三点测交的F2表型观察统计表
正反交结果不同
(五)三点测验
P ♀三隐性 w m sn3 × + + + 野生型♂
w m sn3

F1
♀ w m sn3 × w m sn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测交后代:
w m sn3 + m sn3 w + sn3 w m +
+++
w++ +m+
+ + sn3
根据测交后代8种表现型的相对频率可计算重
组值,并确定基因排列顺序。
+ w m sn3 e

F1
♀ + w m sn3 × + w m sn3 ♂
e +++
e

F2
在F1的杂交中: 对e基因(Ⅲ)—— F1自交 对w m sn3 (X)基因—— F1测交
实验步骤(技术路线)
请有兴趣的同学自行设计: 选用适当的果蝇突变品系作亲本,一次实验 即可验证前述四个遗传基本定律,即在一次杂 交实 验中包括并完成相关的5个果蝇杂交实验。
重组值(RF
)
重组型数目 亲组型数目 重组型数目100%
伴 性 遗 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行为与性别
有关(F2中正反交结果不同)
三 点 测 交:连锁基因间的距离与重组值的大小有
关,则根据重组值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位置和排列顺序,从而作出连锁图
实验说明:
(一)单因子实验
P 长翅 + + × 残翅 vg vg
F2 ♀X+X+ :♀X+Xw :♂X+Y : ♂XwY 红眼:白眼 = 3 :1 雌性:雄性 = 1 :1
反交:P ♀白眼XwXw × 红眼 X+Y ♂ ↓
F1 ♀红眼 X+Xw 、 ♂白眼Xw Y ↓
F2 ♀X+ Xw :♀Xw Xw :♂X+Y : ♂XwY 红眼:白眼 = 1 :1 雌性:雄性 = 1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