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课件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课件


用药期间
因果关系
AE
ADE
ADR
• 药品不良事件(ADE):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 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 不良事件(AE):是指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 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 制的过程。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控制药品安 全性问题提供预警,因此决定在实际工 作中监测的范围远远大于药品不良反应 本身!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
病例报告增长情况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从1998年的500例,增 长到2012年的1205848份,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 902份。排名前5位是: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 江。新的和严重的报告241451份,占报告数的 20.02%。新疆地区2012年报告数量为11355份,百 万人口平均报告数568份。新的和严重的报告92份, 占报告数的0.8%。
苯甲醇——臀肌挛缩症
2004年,在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发现有495人(2-29岁)患有臀肌挛缩症。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苯甲醇—臀肌挛缩
• 2004年湖北恩施州 鹤峰县某乡495人 (2-29岁)
• 表现:跛行、八字 腿、蛙行腿、难翘 “二郎腿”、下蹲 受限、皮肤凹陷
• 手术费每人3000元/ 人,一个乡150万元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2我国每 百万人口平均 病例报告数为 902份。
•新的和严重药 品不良反应报 告241451份, 占报告数的 20.02%
★临床试验≠临床 应用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工作是上市 后药品安全性评 价的重要手段
医院开展adr必要性
医院开展ADR监测的必要性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法律法规的要求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医院开展ADR监测的优势
我国法律法规中相关要求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 •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
个人



心 经营企业
生产企业
医疗机构
SFDA 国家中心
WHO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
机构现状
34个省级监测技术机构 (包括解放军、兵团、计 生委) 31省均成立省以下监测机构 共333个地级市成立监 测机构或有专人从事ADR监测工作,占地级市总数的 99%。经编办批准的机构有192个(占58%);独立 机构91个(占27%)。地市级ADR监测机构人员732 人。
医院开展adr必要性
医院开展ADR监测的必要性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法律法规的要求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医院开展ADR监测的优势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据统计,全球46个国家有12000名“海豹肢畸形”患 儿出生,其中只有8000名活过了第一年。1962年沙利 度胺在全球范围内撤市。--加拿大网站
ADR≠药品质量问题(伪劣药品) ADR≠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 ADR≠药物滥用(吸毒) ADR≠超量误用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 按药理作用的关系:可分为A型、B型、 C型;
• 按严重程度分级: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
• 按发生机制:
可分为A (Augme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B (Bugs)
C (Chemical)、D (Delivery) E (Exit)、F (Familial) G (Genetoxicity)、H (Hypersensitivity) U (Unclassified)。
静滴香丹注射液
香丹注射液 药品说明书 **偶见 过敏反应
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属 于过敏反应 的表现形式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导致死亡
危及生命
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 残或者器官功能损伤
患者出现对生 命有危险的不 良反应,若不 及时救治就可 能导致人体永 久的或显著的 伤残
沙利度胺(反应停)事件:
药物治疗史上最悲惨的药源性事件!
国外药品不良反应危害事件
➢ 含汞药物与肢端疼痛病 ➢ 氨基比林与白细胞减少症 ➢ 磺胺酏剂与肾衰
国外药品不良反应危害事件
启示 ➢提高临床前研究水平,完善相关资料; ➢加强药品上市前的严格审查;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市后再评价。
药物性耳聋
药品不良事件的可能原因
ADE发生 的可能原因
药物因素 机体因素 给药方法 其他因素
药品不良事件的可能原因
1.药理作用
药 物 因
2.药物相互作用 3.药物的理化性质、副产物、分解
产物、代谢产物的作用 4.药物赋形剂、溶剂、染色剂等附

加剂的影响
5.药物杂质的影响
药品不良事件的可能原因
1.年龄

2.性别
(一)未按照规定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或 者无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 作的;
(二)未建立和保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档案的; (三)未按照要求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报告、 调查、评价和处理的; (四)未按照要求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的; (五)未按照要求开展重点监测的; (六)不配合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相关调查工 作的; (七)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 药品生产企业有前款规定第(四)项、第(五)项情形之一的, 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相应药品不予再注册。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A型(量变型异常):
• 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 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
• 特点:
– 常见
– 剂量相关
– 时间关系较明确 胃复安-锥体外系反应
– 可重复性 – 在上市前常可发现
阿司匹林- 胃肠道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B型(质变型异常):
是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 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药品生产 企业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药 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机 构并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本单位的药 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不可重现
-机制不清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十分常见:≥1/10 常见:≥1/100~<1/10 偶见:≥1/1000~<1/100
罕见:≥1/10000 ~<1/1000
十分罕见:<1/10000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 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 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 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过敏反应等。
特点:
– 罕见
– 非预期的 – 较严重
注射用青霉素钠 -过敏性休克
– 时间关系明确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C型: 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没 有明确的时间关系,难以预测。
特点:
-背景发生率高
-非特异性(指药物) -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己烯雌酚-阴道腺癌
-潜伏期较长
千手观音21 位演员中18 人因药致聋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药品不良事件
药物性耳聋
90年代统计,我国由于药物致聋、致哑儿童达180余万人。其中药物 致耳聋者占60%,约100万人,并每年以2-4万递增。原因主要是抗生 素致聋,氨基糖苷类(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占80%。
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2006-5 齐二药事件——亮菌甲素A注射剂 (广东) 2006-7 安徽华源“欣弗”事件——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
射剂(青海) 2007-3 广东佰易事件——血液制品(免疫球蛋白)注射剂 2007-7 上海华联事件——甲氨蝶呤注射剂 (广西) 2008-6 江西博雅事件——人免疫球蛋白注射剂 (江西) 2008-10 黑龙江完达山事件——刺五加注射液 (云南) 2011 尼美舒利颗粒事件——康芝药业
药品拯救某一特定人群生命的同时 对个体可能存在巨大风险
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动物实验
推测到人
临床试验
病例数有限(too few) 观察时间短(too short)
受试人群限制
(too medium-aged)
用药条件限制
(too homogeneous)
目的单纯(too restricted)
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上市前发现的 问题只是 “冰山 一角”
龙胆泻肝丸—肾衰
• 龙胆泻肝丸—肾衰
透析(1人) 5.2~7.8万元/年
换肾(1人) 20万/5年
北大医院(130人) 透析 676~1014万元/
换肾 2600万/5年
环丙沙星致皮下出血
环丙沙星致光敏性皮炎
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致过敏性紫癜
环丙沙星致剥脱性皮炎
环丙沙星致光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
四环素致药品不良反应
四环素类药物不仅可以影响婴幼儿时期发育的恒牙牙色, 而且孕妇若服用此类药物,还可以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期发 育的乳牙牙色。许多儿童的龋齿与骨骼发育障碍均与四环 素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