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下学期地理周测7

高二下学期地理周测7

2018-2019高二(下)地理周测7组题人:巢方龙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图表示甲、乙、丙、丁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的是()A、甲→丙→丁→乙→甲B、乙→甲→丁→丙→甲C、甲→乙→丙→丁→甲D、乙→丁→丙→甲→乙2、关于图示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使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B、若表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甲为海洋C、若表示山谷间的热力环流,乙为山顶D、若表示特大城市热力环流,甲为郊区2018年11月24~26日,受局地污染积累及周边区域污染传输共同影响,京津冀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3、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A、①B、②C、③D、④4、图中②表示大气的()A、吸收作用B、反射作用C、保温作用D、辐射作用5、当雾霾加重时()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增强6、与晴朗天气相比,通常雾霾天气的气温()A、白天低,夜晚高,昼夜温差小B、白天高,夜晚低,昼夜温差大C、白天高,夜晚高,昼夜温差小D、白天低,夜晚低,昼夜温差大7、为减少该地区污染天气的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B、集中布局有污染的企业C、协同发展清洁能源技术D、大力发展城市私家轿车8、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在田间用干燥的牛粪、草皮一起燃烧,产生滚滚浓烟。

这样做的作用是()A、有利于削弱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B、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起增温作用C、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将部分地面辐射反射回地面D、浓烟使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2018年“十一”长假期间,韩MM同学随父母来海滨旅游。

当她面朝大海,长发在海风吹拂下向后飘起时,切实感受到惬意舒畅的心情。

结合“北半球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图甲)”和“温度变化特征图(图乙)”,完成下列小题。

9、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低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10、如果韩MM头发向后飘起仅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可能发生在乙图中的哪个时间段()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11、下图中,对于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的比较,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点气压高于乙点B、丁点气压低于甲点C、丙点气压高于丁点D、乙点气压低于丙点下图为冬季、夏季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B、冬季、夏季山顶气温日变化均最小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D、谷地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13、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C、夜间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底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14、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B、若甲乙代表夏季的陆地和海洋,则乙地为海洋C、气压值①>②D、若甲乙代表城市和乡村,则甲地为城市1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是()读我国某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6、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A、甲为白天,吹海风B、乙为白天,吹陆风C、甲为夜晚,吹陆风D、乙为夜晚,吹海风17、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A、甲为春季B、甲为夏季C、乙为冬季D、乙为夏季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

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

图中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A、升高,④增强B、升高,③增强C、降低,②增强D、降低,①增强19、北极气温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A、昼夜温差变大B、海冰加速融化C、极地东风加强D、海水蒸发加剧20、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二、综合题2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1)图中a、b、c中,代表气压梯度力的是______,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其指向是________ __________(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一旦形成,马上会受到a、b、c中的______影响,使风向偏转,北半球向______偏。

(4)表示摩擦力的是______,其与风向的关系是____________22、读“大气受热过程图”、“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和“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1)左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左图中,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________(长波、短波)辐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________(填字母),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左图中,受雾霾天气影响而增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右图中a、b两条曲线,表示阴天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

阴天的夜晚,气温比晴天____ ____。

(5)上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__ __,理由是________。

(6)此时,北京的风向是_______。

2018-2019高二(下)地理周测7参考答案1、C读图可知,甲和乙位于近地面,甲地是高压,乙地是低压;丙和丁位于高空,丙地气压较高。

根据热力环流的过程,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

因此热力环流中空气的流向为甲→乙→丙→丁→甲,故C正确。

2、D在热力环流中,高温区近地面形成低压,低温区近地面形成高压。

读图可知甲处气压高于乙处,因此甲处气温低于乙处。

若表示特大城市热力环流,则甲为郊区,故D正确。

热力环流促进热量交换,使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白天山坡上空增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低压,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夜晚,山坡上空降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高压,风从山顶吹向谷底。

故A、B、C 错误。

3、A 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故选A。

4、B 图中②表示大气的反射作用,B对。

5、D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出现雾霾时,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太阳辐射减弱,大气逆辐射增强。

雾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地面升温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能量吸收较少,大气射向宇宙空间的能力减少,故D对,故ABC错。

6、A从上小题分析可知,雾霾天气时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太阳辐射减弱,白天气温降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夜晚气温高,昼夜温差小,A对。

7、C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大力发展城市私家轿车、集中布局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都将增加大气中固体悬浮物,使城市的污染更严重。

协同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有利于减轻污染,C对。

8、D地面长波辐射的能量,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浓烟使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

9、B由甲图可知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应是白天。

因为陆地比海洋比热容小,所以白天陆地近地面气温高于海洋,气压低于海洋,同一水平面上风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同时对流层大气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①④大于②③,高空气流由③吹向②,说明气压③大于②,因此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压最低的是②处,故该题选B。

10、B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陆地温度高,空气上升,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这样风才从海洋吹向陆地,所以在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温度期间,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韩MM头发向后飘起发生在吹海风的时候,由图可知在8时至16时时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故此时吹海风,该题选B 。

11、B根据所学知识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故甲点高于乙点,丙点高于丁点;垂直方向上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故甲点气压小于丁点,所以该题选B。

12、B读图可知,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陡崖,故A错误;对比左右两图可知,冬季、夏季山顶气温日变化均最小;山顶和谷地夏季日温差均大于冬季,故CD错误,所以该题选B。

13、C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故B错、C对;山谷地形闭塞,不利于降温,故A错误;谷地多夜雨,保温效果好,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14、A由等压面分布判断,甲地近地面高压,高空低压,乙地近地面低压,高空高压;则甲地近地面气温低,气流下沉,乙地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A正确。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乙地应该为陆地。

气压值①小于②。

城市气温高于乡村,若甲乙代表城市和乡村,则乙地为城市。

故选A。

15、C风向的判断先由等压线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由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左偏约45º,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由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左偏90º,图中C符合。

选C。

16、C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甲为夜晚,吹陆风,C对。

乙为白天,吹海风,A、B、D错。

17、D我国季风气候区,夏季吹东南风,是海风,冬季吹西北风,是陆风。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甲为冬季,乙为夏季,D对。

A、B、C错。

点睛: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吸收相同的能量,海洋升温慢,陆地升温快。

白天陆地气温高,是低压区。

海洋气温低,气压高,吹海风。

夜晚吹陆风。

我国季风气候区,夏季吹东南风,是海风,冬季吹西北风,是陆风。

18、D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由材料分析可知,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尘埃颗粒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会增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温度较低。

D正确。

19、C北极地区,大气的尘埃颗粒增多,白天气温降低,晚上保温作用加强,昼夜温差减小,A错误;温度降低,海冰融化不会加速,B错误;温度降低,冷空气,冷空气势力加强,极地高压势力加强,极地东风加强,C正确;温度降低,海水蒸发减弱,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