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或将引领中国老百姓的主流价值观
每谈到中国的主流传统思想,人们必称是儒家思想,其实不然,中国人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是道家思想。
如果让我们一句话说破儒家思想的本质的话,儒家思想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在占有天下稻草的基础上拥有了对稻草的分配权,进而统治阶级用稻草引诱驴子为统治阶级服务或效力”的一种思想体系。
它的推广实施,只适合喜欢吃稻草的驴子,但是它并不适合喜欢吃野草或根本就没有机会吃到稻草的驴子。
历朝历代中国历史事件或人物组成的记载或编制,都来自于官方的记载,它们缺乏对老百姓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于是我们现代看到中国历史人物,多是一些被儒家思想所修订了的历史人物形象。
然而在中国的民间,道家思想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正所谓“外儒内道”。
中国道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不争”的思想。
中国古人深深地明白,与权贵去争财富,那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鸿门宴、杯酒释兵权等兔死狗烹的故事也让老百姓看透的中国仕途的险恶。
于是他们还争什么呢?于是中国道家思想的灵魂就与佛教有了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抛开执着,去遵守自然规律。
古人发现,人生“不争”也未尝不可。
一个故事就说明白了“不争”生存之道的妙用。
话说一日电闪雷鸣,暴风雨马上就要到来了,街头上的人们于是纷纷向前奔跑,街头顿时乱作一片,人踩人、人撞人一片嘈杂,有的人抢去了他人手中的雨伞、有的人拿起了商户家的布匹披在了身上,街头上的哭声四起顿时掩盖了风雨之声,此刻唯有小和尚不急不慢,自在悠闲的走着,当雨点落下之时,他顺势躲避到了身旁的茅舍之下。
事后有人问小和尚:“你为什么不跑呢?”小和尚淡然道:“那些跑的人不是一样被雨水浇透了吗?我如果不去避雨将和他们一样,我们又有什么区别呢?更何况他们的奔跑忽略了我身旁茅舍的存在,结果茅舍被我所用。
”
历史上道家思想最经典的故事也许就是《庄子击缶而歌》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某一天庄子为了考验妻子的忠贞,假装死去了。
此刻庄子发现自己的妻子嚎啕大哭,立志为庄子守寡;不过在庄子的尸体旁边为庄子守灵的还有一个男人,
庄子发现自己的妻子不一会儿就开始与这一位男人眉来眼去了,随即他们又通奸了;此刻庄子起身,击缶而歌。
庄子没有抱怨、没有生气、更没有拿儒家的“妇道”来教训自己的妻子,因为明白女人此刻的出轨是符合人性的,这是自然规律,训斥她、或让自己生气又会有什么用呢?
前些年我看到一篇文章,它以美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为例,阐述的道家思想在经济领域里的妙用。
该文说:美国经济之所以得以迅速发展,其原因就在于美国政府从不采用经济刺激、重点扶持或重点发展等手段来发展经济,美国的发展完全依靠的是市场资源的自动匹配,它不仅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还消除了贫富分化。
古代的中国,就像一个丛林,狼虫虎豹不仅存在,驴子兔子绵羊也要在此生存,驴子兔子和绵羊如何立足于丛林呢?是效仿驴子去为虎豹耕田,到年迈体衰时成为虎豹的盘中餐?还是远离虎豹,去饿一饿他们呢?所以这无疑是对动物们生存智慧的一种考验。
教育改变不了人性,物资基础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
当今中国,垄断利益集团形成已经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格局,当中国老百姓在奋斗中感到迷茫的时候,道家思想的智慧无疑会成为中国主流群体的价值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