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汽车工业特点及现状

我国汽车工业特点及现状

华投资。

而随着我国加入世贸后国内汽车产业相关保护政策的取消,加上本身技术、研发以及营销等方面能力的不足.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面临被跨国公司吞并的危险。

世界汽车工业已经步入以更新需求为主的成熟市场阶段,但部分市场还处于产出迅速扩大的市场发展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就是处于这一发展阶段。

中国汽车工业整体上国际竞争力较弱,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汽车工业仍是一个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产业。

国内汽车业的竞争其实基本上是国外汽车巨头在国内的竞争。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汽车市场基本上被外国的品牌所垄断,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汽车工业的利润80%以上被外方拿走。

这主要是合资企业的外资要求很高的技术转让费、支持费,一直在掠夺中方的利益,中方一直处在“合资陷阱”之中。

实践证明,完全依赖国外技术发展汽车工业这条路走不通,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只能走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这些年的引进、消化、模仿、合作创新,己经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开发建设民族品牌,通过自行设计、自行开发、自行生产,生产真正的民族产品,真正形成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使中国汽车工业真正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并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根据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成功范例,制定本地产品标准及合理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技术进步,以提高我国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例如,制定本地产品标准,运用WTO有关机制保护中国本土汽车工业。

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汽车下乡”这一政策加快了汽车在城乡的普及,但北京等大城市因交通拥堵而制定的“限行限购”政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产业的正常发展。

又如,政府应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于专业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给予政策性扶植等。

目前汽车制造业的全球发展趋势,是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和营销进行统一布局,以构建全球生产体系。

汽车跨国公司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主要掌握核心的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这两个高附加值环节,而对于生产、加工和一般设计等非核心业务,则根据相对优势进行外包或转移到其他国家。

因此,我国汽车制造商也要采做好长远计划,采用全球生产体系,使汽车的开发、采购、
生产、物流配送、销售和售后服务走向全球化,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增强全球竞争力。

参考文献:[1]秦远建等,改善我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研究,上海汽车,2008(6)
[2]成清华,杨岩平,发展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思考,汽车研究与开发,2005.2
[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信息网
[4]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5]屈丽萍,国内汽车物流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物流技术,2005(5)
[6]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7]周劲,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及建议,2010(19)
[8]郭从西,外资在我国汽车业的跨国并购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9]成清华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战略研究学位论文2006
[10]袁晓云,颜伏伍,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探讨期刊论文汽车科技2010(5)
[11] 邵秋萍,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制造
业信息化,2005(4)
[12] 程振彪,汽车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01(3)
[13] 邓英达,刘军伟,张海莉,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2007,(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