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思维)模拟试卷4(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4,分数:48.00)1.人们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称之为“枣树”,这体现了思维的( )特征。
(分数:2.00)A.间接性B.概括性√C.对经验的改组D.分析思维解析: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
思维的间接性是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的事物,以推测事物过去的进程,认识事物现实的本质,推知事物未来的发展。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作家、画家等的文艺创作更多运用的思维类型是( )。
(分数:2.00)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解析:解析: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3.科学工作者根据实验材料进行某种推理、判断等运用的思维类型是( )。
(分数:2.00)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解析:解析: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的思维。
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形式。
4.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缸中洗澡时突然发现浮力定律运用的思维类型是( )。
(分数:2.00)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解析:解析: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直接的领悟的思维方式。
5.设计师发明一部新的机器运用的思维类型是( )。
(分数:2.00)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创造性思维√D.直觉思维解析:解析: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6.学生运用已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运用的思维类型是( )。
(分数:2.00)A.形象思维B.常规性思维√C.创造性思维D.直觉思维解析:解析:常规性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7.警察在嘈杂的人群中能迅速辨别出罪犯运用的思维类型是( )。
(分数:2.00)A.形象思维B.常规性思维C.创造性思维D.直觉思维√解析:解析: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直接的领悟的思维方式。
8.3岁前儿童主要是( )。
(分数:2.00)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动作思维D.情绪思维解析:解析:形象思维是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多发生在个体的三岁到六七岁之间。
9.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
(分数:2.00)A.集中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解析:解析: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而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这种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产生多种结论或假说。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
10.给幼儿呈现香蕉、苹果、皮球、口琴等物,幼儿将香蕉与苹果归为一类,由此形成的概念是( )。
(分数:2.00)A.具体概念B.抽象概念√C.合取概念D.关系概念解析:解析:抽象概念是按事物内部本质的特征形成的概念,幼儿将香蕉与苹果归为一类,是按事物的内在特征进行分类的,由此形成的概念是抽象概念。
11.“毛笔”这个概念属于( )。
(分数:2.00)A.析取概念B.抽象概念C.合取概念√D.关系概念解析:解析:合取概念是根据同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共同形成的概念。
毛笔有毛,是笔,才是毛笔。
12.“好孩子”这个概念属于( )。
(分数:2.00)A.析取概念√B.抽象概念C.合取概念D.关系概念解析:解析: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而形成的概念。
拾金不昧是好孩子,热爱劳动是好孩子。
好孩子这个概念结合了多个属性,因此属于析取概念。
13.更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是( )。
(分数:2.00)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解析:解析:聚焦类策略是从整体到部分,而扫描类策略是从部分到整体,保守性聚焦给记忆带来的负荷最轻,因此它是一种更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
14.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人们采用的策略是( )。
(分数:2.00)A.算法B.手段一目的分析C.逆向搜索D.爬山法√解析:解析:河内塔问题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游戏:有三根杆子A、B、C,B杆上有若干碟子,大的在下小的在上。
每次移动一块碟子,都只能叠在大的上面,把所有碟子从B杆全部移到A杆上。
本题需要根据碟子的目标状态,需要暂时扩大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距,经过迂回前进,达到问题解决,因此是爬山法策略。
15.凭借经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 )。
(分数:2.00)A.爬山法B.算法式C.逆推法D.启发式√解析:解析:问题解决有两种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
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采用这种策略时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止。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不过使用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
16.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 )策略。
(分数:2.00)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B.逆向工作法√C.计划法D.联想法解析:解析:逆向工作法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就是已经知道结论去逆推原因产生的过程。
17.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是( )。
(分数:2.00)A.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B.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C.制作人工概念的办法D.形象思维的具体策略解析:解析:在任何问题的解决中,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都是可以通用的。
算法策略是罗列出所有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启发法是根据经验做最快的选择。
18.具有证实倾向的推理类型是( )。
(分数:2.00)A.三段性推理B.关系推理C.条件推理√D.归纳推理解析:解析: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为证实倾向。
19.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范式关注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
(分数:2.00)A.知识√B.动机与情绪C.定势D.人际关系解析:解析:专家-新手比较研究表明,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数量上和知识的组织方式上不同,这可能是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20.人们睡眠时做的梦属于( )。
(分数:2.00)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解析:解析: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
人在睡眠时做梦没有目的,因此属于无意想象。
21.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表象的( )。
(分数:2.00)A.翻转性B.运动性C.可操作性√D.灵活性解析:解析:表象的可操作性指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
22.( )与创造思维密切联系着,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分数:2.00)A.再造想象B.睡眠C.创造想象√D.理想解析:解析: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在新作品创作、新产品创造时,人脑中构成的新形象都属于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与创造思维密切联系着,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23.我们头脑中具有的苹果表象和每一个苹果都相似,又和每一个苹果不同,这反映了表象具有( )。
(分数:2.00)A.直观性B.概括性√C.可操作性D.稳定性解析:解析: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概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
24.“龙”的形象是综合了九种动物的特征而形成的,这种想象的综合形式是( )。
(分数:2.00)A.黏合√B.夸张C.典型化D.联想解析:解析: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
黏合、夸张、联想和典型化都是综合的形式。
黏合是指把客观事物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新形象。
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25.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把思维分为( )。
(分数:2.00)A.直观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分析思维解析:解析: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6.思维的特征包括( )。
(分数:2.00)A.概括性√B.间接性√C.对经验的改组√D.直观性解析:解析:思维的特征包括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心里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组。
27.表象的基本特征有( )。
(分数:2.00)A.直观性√B.概括性√C.可操作性√D.间接性解析:解析:表象的基本特征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28.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有( )。
(分数:2.00)A.提出问题√B.分析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解析:解析:问题解决的具体心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发现问题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
善于发现问题是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②分析问题是找出问题的要求和条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③提出假设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或途径。
④验证假设是通过实际活动或思维操作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真正解决问题,达到目的。
29.关于概念的结构,心理学中的主要观点有( )。
(分数:2.00)A.特征表说√B.原型说√C.层次网络说√D.顿悟说解析:解析:关于概念的结构,心理学中的主要观点有:特征表说、原型说和层次网络说。
顿悟说是解释学习机制的学说。
30.下列情形属于定势表现的有( )。
(分数:2.00)A.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会把它读成B,而把它放到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13 √B.老师对某位同学印象好,阅卷时会不自觉地多给他几分√C.一个人因为与我的朋友长得很像,我就把这个人当成了我的朋友D.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我早晨带着伞去上班解析:解析:定势指由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31.以内涵划分概念,有( )。
(分数:2.00)A.集合概念B.抽象概念√C.普遍概念D.实物概念√解析:解析: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实物概念和抽象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