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3课时)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 通过+3价和+2价的铁的重要化合物实验探究活动,了解Fe3+的检验方法,认识这些化合物。
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2)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掌握选用不同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实现铁与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铁的化合物的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研究物质性质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2) 学会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建立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思路方法和程序。
(3) 通过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让学生建构起分类观和转化观等化学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铁的化合物知识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氧化还原角度认识+2价和+3价铁的化合物的性质难点: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和验证物质的科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课前准备PPT展示要求准备相应学习材料为上课做好准备导入新课利用KSCN+FeCl3的反应进行魔术表演:“神奇”两字利用生活中化学图片引入,针对缺铁性贫血,补充Fe2+并辅以Vc,为什么?体现了Fe2+的什么性质?学生观看,思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思考利用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学习目标解读解读学习目标聆听目标让学生心中有目标,知道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课堂内容推进新课推进新课1.常见的含铁物质有哪些?然后再展示图片2.回顾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基本程序,对这些物质进行研究3.展示探究主题(1)展示含铁化合物的图片(2)预测物质的性质时先要对物质进行分类①0价、+2价、+3价铁元素可能具有哪些性质?②如何通过实验判断某一含铁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③依据课本提供试剂先对其进行分类(追问)KSCN溶液既不属于氧化剂也不属于还原剂,KSCN溶液的用途?那咱们同学知道引入新课时那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1)观察物质的外观(2)预测物质的性质(3)实验和观察(4)解释和结论观察外观1.物质的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2.标出化合价0价的铁元素具有还原性; +3价铁元素可能具有氧化性;+2价的铁元素既具有氧化性有具有还原性学生回答验证还原性需要氧化剂,验证还原性需要氧化剂对自主学习的检验使学生应用研究物质性质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来具体探究新物质的性质依据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第一步,熟悉过程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第二步,复习分类的依据找出从氧化还原角度的分类依据考察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知识掌握情况。
检查学生对教材P54 【方法导引】内容的预习掌握情况检查学生对教材P54【工具栏】内容的预习掌握情况,并利用氧化还原知识对提供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分类体会化学的神秘与奇妙小魔术的秘密了吗?④为了验证我们的预测进行实验设计强调要求:1.先独立思考1分钟。
2.描述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并说明预期的现象。
3.各小组准备叙述方案。
4.讨论时间5分钟⑤对学生展示的实验方案进行必要的点评(对展示结果进行必要的评价),改进Cl2与Fe的反应实验,换成氯水与铁的实验,能不能发生,让学生进行探究(强调铁用量要少为什么?)。
答案揭秘阅读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完成实验方案,注意整理归纳,然后展示设计方案1.探究Fe的还原性:Fe Fe2+Fe+H2SO4:2.探究FeCl2的氧化性:Fe2+FeFeCl2 +Zn片:3.探究FeCl2的还原性:Fe2+ Fe3+FeCl2 +KSCN+氯水:4.探究FeCl3的氧化性:Fe3+ Fe2+FeCl3 +Fe粉: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mlFeCl3溶液,然后一支加入铁粉,另一支不加,充分震荡后再分别加入KSCN溶液5.探究Fe的还原性:Fe Fe3+明确在活动开始前,要做必要的、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学生开展活动理清思路要完成探究任务,要选择合适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活动的展开【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注意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为了保证现象明显铁粉要少加。
2.保持实验台清洁,把用完试剂放回原处。
3.组长协调实验过程,保证每个学生做一个实验。
4.认真观察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准备展示,写出方程式。
【实验指导】1.规范学生的操作2.随时为学生解答问题,并给予方法导引多组学生展示,并作必要的补充充分体现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开放式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探究将有关问题解决了。
可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暴露他们学习中的不足整理归纳展示实验的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Fe、Fe2+、Fe3+的性质1.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价态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对出现得不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Fe氧化剂氧化剂还原剂Fe2+Fe3+氧化剂1.Zn与FeCl2溶液反应现象不是很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改进能力和分3.学习了铁三角的相互转化总结Fe2+、Fe3+的检验方法3.铁家族物质自我总结4.【盘点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明显,且有气泡解决:反应慢,故也可进行加热处理有气泡:可能亚铁盐水解显酸性(教师解释)2.Fe+FeCl3溶液发现有气泡解释:Fe3+水解显酸性(教师解释补充)让多个学生进行总结并补充(1)知识小结:给出铁三角,完成部分方程式(2)方法小结: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研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方法让多个学生进行总结并补充学生分角色扮演铁家族的几个价态的物质,并自我总结(1)知识小结: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对氧化还原理论有更高层次的理解,能够用还原和氧化反应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化学探究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探究实验之后需要作出详细的总结和概括,要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释。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并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以分角色扮演的形式总结所学内容,活动新颖利于学生记忆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的基础上,有了进行研究实验的程序基础,并且第一章钠用探究物质基本程序的思路对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对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另外学生在刚刚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能从化合价的角度定性的分析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而铁是一种变价金属,就是从价态为突破口,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思路和程序对铁的化合物进行探究,学生有了进行探究实验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则学习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但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间的转化可能是学生的难点,应该重点突破。
效果分析:这堂课按照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用探究实验的思路运用氧化还原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学习,整体感觉效果不错,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动手实验中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质疑提高,通过巩固测评练习进一步强化所学,巩固测评练习这部分题目的考查主要针对课堂所讲内容,学生整体上掌握的还不错,对铁、二价铁、三价铁的转化形成了知识体系,但方程式书写需要再落实再熟练,但是二价铁和三价铁的转化除杂应用是学生的难点,需要强化落实。
教材分析:本内容是高中化学1(必修)(科学技术出版社)中的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中的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3课时。
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凡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而本内容是氧化还原知识利用的一个重要案例,学习了氧化反应的相关知识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从而学会应用新形成的概念,并且通过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熟悉探究物质性的基本程序,而铁也是元素化合物中的重要金属元素,这节内容是利用氧化还原理论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案例,因此本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测评练习1.下列物质与铁反应后的生成物,能与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溶液的是:()A、盐酸B、氯气C、CuSO4溶液D、稀硫酸2.下列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 FeB. FeCl2C.FeCl3 D Fe2O33.能与Fe3+ 作用,且可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微粒是:()① SCN-② Fe ③ Fe2+ ④ Cu ⑤ H2S ⑥ OH-A.②④⑤B.①③⑥C.①②⑥D.除③外4.将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
该化合物是:()A.Fe2O3B.FeCl3C.Fe2(SO4)3D.FeO5.要除去FeCl3溶液中的少量FeCl2,可行的办法是()A.滴入KSCN溶液B.通入氯气C.加入铜粉D.加入铁粉6.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下列实验的最佳顺序为()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③加入少量硫氰酸钾溶液。
A、①③B、③② C 、③①D、①②③7.(1)为什么FeSO4溶液中加入铁钉或铁粉可防止Fe2+ 被氧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为什么工业上可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印刷线路板?(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课后反思:这节课是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对铁及其化合物性质进行了探究,并按照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进行开展的,整体感觉还比较成功,觉得有几个亮点:魔术表演的引入新课方式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这部分属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知识零散,而教学中采用了铁三角的呈现方式,比较直观且能形成体系;最后采用学生分角色扮演Fe、Fe2+、Fe3+的形式进行总结,幽默轻松,让学生在玩中学,效果不错。
但也有些地方不尽人意,比如学生实验的培训及指导上稍有欠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待提高,以后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课标分析:《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以此思想为指导,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利用铁及其化合物为载体,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分析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利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设计并动手完成各种价态的铁之间的转化实验,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关注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