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功和能习题集解答

第4章功和能习题集解答

第4章功和能4-1如图,质量为 m 的小球由长为I 的轻质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 o 点,求小球沿圆弧从最低位置a 运动到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的过程中重力mg 所做的功。

(不考虑空气阻力)r ndW G dr mg cos( )ds mgs in ds式中ds 是位移dr 所对应的圆弧,ds ld ,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dW 0 mgl sin d = mgl (14-2 如图,一根长为I ,质量为M 的匀质木杆,其一端挂在一个光滑的水平轴上而静止在竖直位解方法一,建立如解用图1所示的直角坐标系,重力 Gr r rmgj ,位移 dr dxi dyjr r r rdW G dr ( mgj) (dxi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方法二,如解用图yW dW o mgdy2 ,设质点位置与竖直方向夹角为dyj) mgdy mgy mgl (1 cos 0)rrn,重力G 与位移dr 的夹角为(-cos 0)习题4-1图习题4-1解用图1置。

现将细杆在拉力F的作用下,缓慢地从竖直位置拉到木杆与竖直方向成0角的位置。

求在此过程中重力矩所作的功(不考虑空气阻力)。

解如图,设刚体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此时重力矩M mg*sinl0 0 l重力矩做的功W o Md 0 mg —sin d mg—(1 cos 0) Array习题4-2解用图r4-3质量为5kg的质点在变力F的作用下沿空间曲线运动,其位矢r r r Ir 3 4 2 2r (2t t)i (3t t +8)j 12t k m。

求力F 的功率。

r dr 2r 3r r=(6t2 1)i (12t3 2t)j 24tk m/sdtr r d r r 2 r rF ma m 60ti (180t2 10)j 120k Ndtr r 53P F (2160t -120t +2960t )W4-4质量m 2 kg的质点在力作用下沿x轴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t t3 m,求力在最初2.0秒内所做的功。

果物体在沿着x轴方向的作用力F 3 4x N的作用下运动了3米,计算物体处于3米处的速度和加速度各为多少?3解力F在3米内做的功W FdxF 15 / 2 彳 u /2a m/s 1.5m/sm 104-6质量为m的物体在阻尼介质中以低速作直线运动时,阻力近似为速度的线性函数km ,式中k是正常数。

试证明物体以初速度°开始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阻力所做的功正好等于物体损失的动能。

证物体开始时速度为0后来静止,则在此过程中损失的动能E k 0 1 2 m 0 2x阻尼力所做的功W fdx mk dx0 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d d dx dmk m m一或dxdt dx dt k0 1 2代入功的表达式积分得W m d m 0 E k0 24-7质量分布均匀的柔软绳子,一部分置于光滑水平桌面,另一部分子沿桌边下垂,未找到引用源。

开始时下垂部分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绳初速度为零,试用动能定理求整个绳全部离开桌面时的速度(设绳不伸长)。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绳子所受合力为m yg错误! 未dx 1 3t2 m/s dt d2xd26t m/s2 F ma 12t N力在最初 2.0秒内所做的功W F 2dt q 12t(123t )dt 168J方法二dx1 3t2m/s,(1) 1 m/s,(2) dt应用动能定理W 12 1 m⑵2m ⑴168J2 () 213 m/s10kg的物体沿x轴无摩擦地运动,设t 0时,物体位于原点,速率为零。

如3o(3 4x)dx 27J根据质点的动能定理^m 20 W得22.32m/s m质点处于3米处的力F 15N,加速度绳全长为错误!解以整个绳子为研究对象,下垂部分为4-5 质量为m找到引用源。

若在此力作用下,绳子下移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合力做的元功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整个绳全部离开桌面时合力所做的功W dW : mpygdy 2L m g (L " L 0)血- L 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8 铁锤将一铁钉击入木板,设木板对铁钉的阻力与铁钉进入木板内的深度成正比。

在铁锤击第 一次时,能将小钉击入木板内 1cm ,问击第二次时能击入多深?假定铁锤两次打击时的速度相同。

解 由于铁锤质量远大于钉的质量,因此可以认为击钉后铁锤和钉具有相同的速度,即铁锤打击铁 钉时的速度。

铁锤能将小钉击入木板内,是由于铁锤的动能E k 全部转化为铁钉克服阻力所作的功,所以可将铁锤和小钉视作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阻力对它所作的功即为其动能的变化。

设木板对铁钉的阻力为 F kx ,第一次击入深度为 为,则阻力的功X iX|W 0 Fdx 0 kxdx设第二次打击钉后深度达 x 2,则阻力所做的功X 2W 2kxdxx i根据动能定理得力 F 所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可得| 2 2k (x ;铁锤两次打击时的速度相同,w W 2,解得x 2 - 2为第二次击入深度为x 2 x 2x 1 x 1 0.41cm4-9 质量为m 的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绳穿过水平面上一小孔,使小球限制在一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先使小球以速度 0绕小孔做半径为r 0的圆周运动,然后缓慢向下拉绳使圆周半径减小为 r 1,求力右所做的功。

解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除受重力、支持力这一对平衡力外,还受绳子的拉力作用,拉力对小孔的力 矩为零,满足角动量守恒条件,设小球速度的大小变为 ,则r 0m 0r 1m或r2 2 2(r ° A 0 (2~r i4-10如图,长为I 、质量为m 的匀质细杆竖直放置,其下端与 一固定铰链o 相连并绕其无摩擦地转动,此杆因受到微小扰动在重力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绕 o 点转动。

以O 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当 角为何 值时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等于其重力势能。

解经分析知,刚体在绕铰链 o 点定轴转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 做功,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取O 点为势能零点。

1. 2 I 厂 I IJ mg — cos ,即 mg 2 mg — cos 2 2 2 2解得4-11长为I 、质量为M 的匀质木杆,一端挂在光滑的水平轴上,开始时静r止于竖直位置,现有一粒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从杆的中点穿过,穿岀r 一速度为,如图所示,求杆的最大摆角。

解选子弹和木杆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子弹和木杆相互作用过程角动量守刚体处于竖直位置EEk0E p0 0 mg 5,处在如图所 示位置时的角速度为,E E kE p1J 2 mglcos22I mg-!J2I mg — cos2 2 2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等于重力势能有600习题4-10图恒。

开始时,系统相对于0点的角动量L_0~ (_)m 0设相互作用后,木杆转动的角速度为,则系统的角动量L 】MI2 3 1 m 2L0 L得到(2)m0(2)m ’Ml2 3解得3m (2MI ( 0)Mg -sin0 2Mg? sin ,负号表示与转动方向相反,所做的功d Mg - (cos 1)木杆在摆动过程中(图示位置),所受重力矩为应用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得将式(1 )代入上式,求得最大摆角Mg Q (cos 1) 0 1】MI22 3cos 1[13m2(4gM 2I( 04-12 如图,质量为m、长为I、初始角速度为的匀质细杆,可绕光滑垂直轴O在粗糙的水平桌面内定轴转动,设细杆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求细杆在停止转动前所转过的角度。

解取0为正向,由习题3-12的结果知整个细杆所受的摩擦力矩为―”表示力矩使杆减速。

根据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MdE k E k。

得M =0 〔ml2解得4-13 如图,一半径为R、质量为m的匀质圆盘,平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设盘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令圆盘最初以角速度0绕通过中心且垂直盘面的轴旋转,求圆盘在停止转动前所转过的角度。

解取0为正向,由习题3-13的结果知整个圆盘所受的摩擦力矩为2 mgRM =—3-”表示力矩使盘减速。

根据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Md E k E k0 得M =0 ^mR 2 o4解得3R 0「0 12 D 6E p (r) E 0 (卫)2(卫) ,式中r 为两个原子间的距离。

试证明:(1)r 0为分子势能极小时的原子间距;(2)分子势能的极小值为 E 0 ;(3)当E p (r) 0时,4-14 质量为M 、长为I 的匀质细杆,可绕 光滑端点0自由转动,质量为m 的小球和细杆均 在摩擦系数为 的水平面上。

初速度为 0的小球与细杆另一端垂直相碰,设碰撞后小球弹回的速度 为。

求细杆从静止开始转动到转动停止时所转过 的角度。

解取细杆逆时针转动的角动量正方向, 设碰撞后细杆获得角速度为 m 0I J m(- )l解得由习题3-12的结果知整个细杆所受的摩擦力矩为3m(。

+ )Ml ―”表示力矩使杆减速。

设细杆转过的角度为解得M=-如2,则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得M 0 -〔Ml 2 22 33m 2( ° )2gM 2I4-15质点沿X 轴运动,势能为 E P (X ), 总能量为E 恒定不变。

开始时质点静止于原点,试证明质点到达坐标X 处所经历的时间ttdt0 X1 Xdx■dx E E p (x) /m证明 机械运动的总能量为EE P (X ) E k (X ) 1m 2E E p (x)对上式分离变量后积分,并注意到t 0时XttdtX1 dxE k (x),得2 EE p (x) dx 或v ----------- —\ mdt0,则质点到达坐标X 处所经历的时间t 为Xdx4-16一双原子分子的势能函数为由相碰的过程角动量守恒原子间距为 r °. 62 o(3)解方程 E p (r ) 0,得r r °. 62质量m 、地球的半径R 、万有引力常量 G 和地球的质量 m e 来表示:(1)卫星的动能;(2)卫星的引力 势能;(3)卫星的总能量;(4)卫星对地心角动量的大小4-19试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重解习题4-7证明(1)令空dr0,得 r r o(2)将r r 0代入势能函数,得分子势能极小值E p (r o )E o4-17 质量为m 的地球卫星,在地球上空高度为3倍于地球半径R 的圆轨道上运动。

试用卫星的解(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G m e m “ -m4R(4R)1 2 m e m E k-m G 」28R (2) 卫星的势能E pG m -m4R (3) 卫星的总能量E E kE pG m -m8R(4) 卫星对地心角动量的大小 L 4Rm 2m Gm -RGimm 4R卫星的动能4-18 如图,发射一宇宙飞船去考察一 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行星,当飞船静止 于空间且距行星为4R 时,以速度0发射一质量为m (m M )的仪器,要使仪器恰好掠着行星表面着陆, 角应是多少?着陆滑行初速度大小为多少?解 仪器处于行星的引力场中,仪器所受引力对行星中心的力矩为零,所以仪器对行星中心的角动 动量守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