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词
1、总氮量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
2、酶的抑制作用是指在某个酶促反应系统中,某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加入后,导致酶活力降低的过程。
3、酶的最适温度酶催化活性最高时的温度
4、蛋白质的等电点每个蛋白都存在一个pH使它的表面净电荷为零即等电点
5、盐析增加中性盐浓度使蛋白质、气体、未带电分子溶解度降低的现象
6、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6、酶的专一性酶对底物及其催化反应的严格选择性通常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或一类相似的反应
7、激活剂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大部分是离子或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8、抑制剂凡能使酶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
9、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
二、填空
1、球蛋白可在半饱和中性硫酸铵溶液中析出,清蛋白可在高盐浓度溶液中析出。
2、在PH3.0、和9.5时的电场中,卵清蛋白(PI4.6)移动方向分别为负移
动,正移动。
3、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
4、还原糖与本乃狄试剂共热现象生成生成砖红色沉淀。
5、维生素C也称抗坏血酸,它具有很强还原性
6、用苔黑酚浓盐酸溶液可以鉴定核糖核酸
7、当溶液的PH低于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当溶液的
PH大于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
10.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消化终点颜色为清澈的蓝紫色色。
11.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空间结构被破坏。
12.常用的RNA提取方法有苯酚法、、高盐法等。
13、维持蛋白质亲水胶体稳定的因素是蛋白质颗粒表面的电荷层
和水化膜、
14、蛋白质在等电点时,主要以两性离子离子形式存在;当溶液的P H>PI
时,蛋白质分子以负离子形式存在;当溶液的P H<PI时,蛋白质分子带正离子形式存在。
15、蛋白质分子中氮的平均含量为 5.16% ,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常以测
氮量乘以 6.25 、即 6 。
三、选择
1、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 )
A 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B 次级键断裂蛋白质的构象改变
C 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D 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2、以下哪项不是酶的特性()
A 酶是生物催化剂,催化效率极高
B 易受Ph,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C 能加速化学反应但不改变反应平衡点
D 有高度特异性
3、RNA和DNA的最大紫外吸收值是在()
A 280nm
B 260nm
C 510nm
D 620nm
4、.凯氏定氮法使用的混合催化剂硫酸钾-硫酸铜配比为()
A 1:3
B 5:1
C 3:1
D 1:1
5、下列关于维生素C结构和性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维生素C是含六个碳原子骨架的化合物
B 维生素C具有酸性是因为-COOH释放质子
C 还原性维生素C为烯醇式,而氧化性维生素C为酮式
D还原性维生素C的元素组成C:H:O=6:8:6
6、下列哪条对蛋白质变性的描述是正确()
A蛋白质变性后溶解度增加 B蛋白质变性后理化性质不变
C 蛋白质变性后丧失原有的生物活性 D蛋白质变性后导致分子量的下降
7、下列哪条对蛋白质叙述的描述是正确()
A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时的PH值是它的等电点
B通常蛋白质的溶解度在等电点时最大
C大多数蛋白质在饱和硫酸铵中溶解度增大
D由于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大,所以一般沉淀蛋白质时远离等电点
8、关于酶的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抑制剂中一部分是酶的变性剂 B酶的抑制剂只与活性中心上的基团结合C酶的抑制剂均能使反应速度下降 D酶的抑制剂一般是大分子物质
四判断
1、变性的蛋白质易形成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都发生了变性。
错
2、RNA与10%硫酸共热所得水解液(2ml)氨水(2ml)5%硝酸银(1ml)混
合静置,可观察到黑色嘌呤碱的银化物絮状沉淀。
错
3、氧化性2,6-二氯酚腈酚钠在酸性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红色、
用稀碱法提取RNA时应注意掌握温度,避免在20 ℃~70 ℃之间停留过长错
4、比色皿由两个面组成即透光面和玻璃面,在使用时要将透光面对准光路,用
自来水和间蒸馏水冲洗干净便可使用错
5、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8.0 错
6、蛋白质在等电点是溶解度最大错
7、凯氏定氮法中加硫酸钾可提高硫酸的沸点使溶液沸点由290℃提高400℃对
8、氯化钠浓度为1%时可激活唾液淀粉酶的活力对
9、蛋白质变性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小错
五、简答
1、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哪些因素可引起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尿素、乙醇、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
2、简述常量凯氏定氮法的实验原理(含化学反应方程式)?
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碱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
氮量。
机物中的胺根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 作用下,硝化生成(NH4)2SO4反应式为: 2NH2+H2SO4+2H=(NH4)2SO4 (其中CuSO4做催化剂)
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 ,收集于H3BO3 溶液中 (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2NH3+4H3BO3=(NH4)2B4O7+5H2O
用已知浓度的H2SO4(或HCI)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I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既得蛋白质的含量反应式为:(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3、酶和一般催化剂有何共性,又有什么区别
性:都具有催化作用
特性:高效性,专一性,调节性(高温,低温可是酶失去活性)
5、举例说明酶的五点特性(结合实验内容举例)
高效性,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水解比用Fe快很多倍
专一性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
多样性
4、温和性
5、活性可调节性在37度时淀粉酶催化效率很高70度时很低
易变性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酸、强碱等破坏
6、、电泳、同工酶、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中的不连续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显色原理是什么?
(1)凝胶板由上、下两层胶组成,两层凝胶的孔径不同。
上层为大孔径的浓缩胶,下层为小孔径的分离胶。
(2)缓冲液离子组成及各层凝胶的pH不同。
(3)在电场中形成不连续的电位梯度。
含有指示剂的硼酸容易成紫褐色,吸收氨蒸汽后变绿色,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淡紫色即终点,
9.画出凯氏定氮测蛋白含量。
实验中的消化和蒸馏装置
7、常量凯氏定氮发测定面粉中蛋白质的实验中,取样Mg,消化定容100ml后取50ml进行蒸馏,硼酸吸收以0.10N盐酸进行滴定,消耗盐酸Nml,请计算该样品中粗蛋白的含量。
(P60)
样品中的总氮含量=N×0.1×14/0.5M×1000 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总氮量×6.25=( N×0.1×14/0.5M×1000)×6.25=1.75×10-2N/M
8、A克蔬菜加A毫升2%草酸溶液打成匀浆,取B克匀浆稀释至100毫升,吸取5毫升过滤液,滴定用去X毫升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求蔬菜中维生素C 的含量(1毫升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能氧化W毫克维生素C)(P101)
=A×100×W/5×0.5B=40A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