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库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人的发展——参考答案: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其身心发生的连续不断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2、遗传素质——参考答案:遗传素质是指生物的亲代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包括有机体的构造、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3、环境——参考答案: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客观世界。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主体因素——参考答案:主体因素主要是指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环境和自我的能力和活动。
5、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参考答案: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个体身心的发展是具有一定顺序的,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
二、填空题1、人的发展包括和的发展。
2、人的心理的发展包括和。
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以概括为、、、、。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6.所谓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
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上的特点。
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
9.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
1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
11.所谓,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2.个性亦称,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
13. 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14.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
15.人的身心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的。
16.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1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参考答案:1、生理、心理;2、认知的发展、意向的发展;3、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主体因素;4、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
5.典型的 6.发展关键期 7.生理解剖 8.可能性 9.成熟 10.外部条件 11.人的价值 12.人格 13.青年期 14.个体身心发展 15.社会实践 16.白板说 17.华生三、选择题1、人的发展是指人的()A身体的发展 B智力的发展 C个性的发展 D生理和心理的发展2、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A高尔顿 B华生 C洛克 D施泰伦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A制约作用 B决定作用 C辅助作用 D主导作用4、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5、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这说明()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的。
A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D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6.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A 有针对性B 因材施教C 抓住成熟期D 循序渐进7.“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阶段性B 顺序性C 不均衡性D 差异性8.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互补性D 差异性9.“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10.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A 成熟B 遗传素质C 环境D 教育1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A 环境决定论B 遗传决定论C 教育万能论D 二因素论1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 遗传素质B 环境C 个体主观能动性D 教育13.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A 幼儿期B 儿童期C 少年期D 青年期14.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15.提出“白板说”的是()A 华生B 洛克C 卢梭 D格塞尔16.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 系统性B 能动性C 客观性D 主观性17.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 墨子18.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 弗洛伊德B 威尔逊C 格塞尔D 皮亚杰参考答案:1、D;2、A;3、D;4、C;5、C。
6.D 7. B 8.D 9.A 10.B 11.B 12.C 13.C 14.D 15.B 16.B 17.C 18.C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计划性。
(3)学校教育可自觉的调控环境的影响。
(4)学校教育能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5)学校教育能促进个体的个性化。
或:(1)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较多的正面影响;②学校教育给人的教育比较深刻、系统和全面;③学校中有受过专门培训的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法会主导作用的条件在于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和学生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的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
知识具有认识价值、能力价值、陶冶价值、实践价值。
2、怎样理解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三个方面因素间的关系?答案要点:这些因素中的每一项对于人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这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并列的,也非同类,不能相加。
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全过程中,每一个因素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随着个体的变化而变化。
各因素之间的性质的差异、力量的强弱、不同的组合使人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色。
因而我们要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各因素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3、简述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答案要点:(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个别差异性(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互补性4、如何理解先天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答案要点:(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学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影响着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
(4)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5、简述主体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答案要点:主体因素是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相互影响下在人的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寻求发展的积极动机和渴望。
随着人的社会经验的丰富和自我意识的不断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
这表现在个体在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条件下,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水平,能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决定自己的行为,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
因此,客观环境条件无论怎样,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都必须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和实践才能实现。
个人对环境的态度和从事的实践活动不一样,其发展的结果就不一样。
或:①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的。
人是在以自己的活动为中介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自己。
②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人在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发展起来,因而个体也就能够逐步有目的、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在认识自己与周围环境现实关系的前提下,不断地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人勾勒自己的未来前景,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策划实现该目标的行动,并坚持为实现目标而践行,以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
6、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要点:(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
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7.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
答案要点: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
(1)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
是人发展的现实根基与资源没有社会环境的影响,生物人不可能获得人的社会发展。
(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环境的给定性是指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他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
但是给定性并不意味着人的发展、人的命运已经被确定了、注定了。
人的发展还有广阔的机遇,还有很多可能性与不确定性。
因为人还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
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主体对环境的能动性。
选择性在逐步增强。
(3)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而且正因为有了环境的给定性,反而激发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
或:(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8.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参考答案:(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参考答案:(1)要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2)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3)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4)应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而不应该由知识反过来奴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