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方法--写景抒情诗PPT教学课件
诗歌鉴赏方法--写景抒情诗PPT教学课件
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
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
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
表态20画20/1面2/1平1 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7
11、(2011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晓至湖①上 [清]历鹗
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
,听2觉020与/12视/11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8淡雅 (或幽静、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三、山水田园:生活方式、生活情 趣
2020/12/11
9
13、(2004年广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江汉 杜甫
2020/12/11
2
一、借景悟道:表达自己对自然、 生命、宇宙的看法
2020/12/11
3
4、(2006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 “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 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答案:
(1)晚:归艭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
,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
动感。
2020/12/11
4
3、(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骤雨 【宋】华岳
答案:(1)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 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
(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 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 、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 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1、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画堂春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4分)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 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 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3)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 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 冲淡了艺术效果。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
析。(炼字类)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形象意境类)
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
”,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
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
作者隐含在“景语”里面的“情语”,此题并不难解。第二小题的诗句通俗易懂
,设题相当开放,答案有好几种,关键要围绕表达技巧进行答题,只要能有根有 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答案】(1)答题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 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 ;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帐:“安得”。(意思对即可。)(2)答题要点:①对 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3分) 【参考答案】(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 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③。(选自《清诗选》)
[注]① 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 (2)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 析
【解析】第一小题要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找出打上作者情感络印的名词,挖掘
2020/12/11
1
• 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道理?
答案:(1)浮云本义是空中飘浮的白云,本 诗指当时的保守势力
(2)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层楼。表达了诗人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的雄 心和壮志。
个阅2读020视/12角/11,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5突兀 。
二、摹写风景: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 情
2020/12/11
6
8、(200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