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6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人教版必修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6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人教版必修一)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6讲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备考指要】
1.结合近代中国屡遭侵略的屈辱史,深刻理解“落后挨打”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

2.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奋起,特别是爱国志士的优秀品质对当今爱国主义精神的启示。

3.纵观近几年高考,从命题的角度上看,着眼于历次侵华战争的背景、签订的条约、影响及各阶层人民的抗争的分析,并注意与世界历史的联系。

【自主学习】
考点1 鸦片战争
1.背景:
(1)国际:英、法、美相继开展________,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国内:中国________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________政策。

(3)导火线: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2.过程: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展:1841年初,强占________,威逼广州。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_______,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_______》。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割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考点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拒绝。

2.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________。

(2)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进逼天津。

(3)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________。

3.结果:
(1)1858年签订《_______》: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_______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同行等。

(2)1860年签订《_______》: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_______为商埠;割九龙司地
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美俄两国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

4.影响:
(1)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考点3 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

2.经过:
(1)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________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8月,清政府迎战。

(2)________陆战:清军失利。

(3)黄海海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4)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________等地。

(5)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_______》。

(1)时间:1895年4月。

(2)内容:割_______、台湾及附属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_______,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3)危害:
①割地:使中国的_______和主权进一步遭受损失。

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开埠:侵略势力深入中国_______。

④设厂:严重阻碍中国_______的发展。

4.影响:
(1)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中国社会_______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考点4 八国联军战争
1.原因:
(1)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2)义和团运动兴起,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发动侵略战争。

2.经过:(1)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1900年7月占领天津。

(3)1900年8月攻陷北京。

3.结果:签订《_______》。

(1)时间:1901年
(2)内容:赔款各国白银共_______,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_______”,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覅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3)危害:
①赔款:加重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②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_______。

③拆毁炮台准许驻兵:列强武装控制。

④承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该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4.影响:
(1)清政府成为_______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重难突破】
一、怎样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①根本原因及结果:打开中国市场,取得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战争性质:侵略性的殖民掠夺战争。

(2)扩大:①战争进程: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两年多→四年之久;侵略区域:东南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②影响: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遭到更多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②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都迫使清最高统治者出逃;③都曾建立过殖民统治机构;④都迫使清政府屈服,促进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2)不同点:①发生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在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②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是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侵略利益。

③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三、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及特征
四、如何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1.含义
(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国家。

(2)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日益发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国家。

2.形成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

(2)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

3.形成与结束
(1)形成:①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东北沿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和掀起瓜分中国高潮的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2)结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4.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理解为:①不完全的或者是部分的封建社会和殖民地社会;②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国家主权;③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④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⑤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中国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则是历史的进步;⑥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深刻内涵;等等。

(2)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正确理解为:①中国社会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②中国社会在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在经济上是半封建的;③中国沿海地区是殖民地社会,内陆地区是封建社会;④中国是封建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社会;⑤中国是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社会;⑥中国已经由过去的闭关锁国变成开放状态;等等。

其中,①②③犯了形式主义错误;④⑤缺乏整体观念,割裂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因而犯了片面性错误。

相关主题